前兩年,阿裏巴巴一條招聘資深用研專員的信息格外引人注意,我們來看一下基本的崗位要求:
1.60歲以上;
2.有穩定的中老年人群體圈子,廣場舞KOL優先;
3.有1年以上的網購經驗;
4.愛好閱讀心理學、社會學等書籍者優先。
完整的崗位要求見圖:
什麽?竟然招聘60歲以上的老爺爺老奶奶?還花40萬的高薪?不會是假的吧?
就當廣大群衆都抱著質疑的態度看待時,阿裏收到了3000多份簡曆,最終入選的只有10位。其中年齡最大的是一位已經83歲高齡的李奶奶:
李奶奶,畢業于清華大學,曾經做過8年清華大學杭州校友會秘書長。李阿姨退休後開始學電腦,三四年前開始用智能手機。她覺得只要經常學習,就不會被時代淘汰,所以除了網購,她還經常請那些“小清華”講講比特幣、區塊鏈、機器人、心理學等新鮮事物,還自學了手風琴。
看了李奶奶的簡曆,我們不禁汗顔,沒想到李奶奶退休後居然還保持著學習習慣,學會了多項新技能!爲什麽李奶奶、這些老人能夠應聘成功?我想,我們不難看出,是因爲他們有持續學習的能力。
持續學習,才不會被時代抛棄
現在時代更叠得很快,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很多舊産業已經被新産業所替代,很多工種不複存在。就在前不久的疫情中,我注意到兩條新聞——
一條是“廣東醫用配送智能機器人,出發支援武漢雷神山醫院”:
另一條是“疫情期間,南京鍾鼓樓醫院請人工智能醫生來幫忙”:
看到這兩條新聞的時候,我心裏一驚:什麽時候人工智能發展得這麽快了?連人工智能醫生都開發出來了?以後還有多少崗位將被人工智能取代?
但是比起焦慮,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坦然面對時代帶來的急速變化。
如何面對?
答案是:保持學習習慣,持續學習,不斷給大腦注入新的血液。
魯迅曾言:“倘若能生存,我當然要學習”。
作家高爾基說過,“經常不斷地學習,你就什麽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股神巴菲特在演講中透露自己,即使年紀大了,每天依然堅持讀5、6個小時的書。
名人志士之所以能夠在曆史長河中持續閃爍自身光輝,離不開他們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好習慣。反觀我們,要想在瞬息巨變的時代中立足,又何嘗不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我呢?
否則,就像劉慈欣在《三體》裏說的——“我要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幹?”,時代要抛棄你,連聲招呼都不會打。
持續學習,讓自己增值
一招鮮吃遍天。
那是從前。
喬布斯說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才是當下。
一個人倘若失去了持續學習的能力,很快,他在社會上就會貶值,飯碗不保。
去年,全球最大的企業軟件公司“甲骨文裁員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在本次裁員中,有900多名高校精英被裁。事後,阿裏、騰訊、華爲等巨頭企業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這些名校出身的精英們表現卻讓人跌破眼鏡——大部分人都沒有通過初面,就算有部分人進入到複試,最終也還是在技術面被刷了下來。
要知道,甲骨文在當初招他們的時候門檻極高:
必須在清華、北大、上交、複旦和北郵,這五所學校讀過本科才有資格進;同時必須具備碩士學曆。
帶著名校和高學曆的光環進入職場,最終還是被裁,求職還屢屢碰壁。
這是爲什麽?
沒有堅持學習,和持續提升自我罷了。
我們常常說“中年危機”,但在我看來,沒有某個特定年齡段的危機,只要你放棄了學習,放棄了自我增值,哪怕20歲、30歲,危機隨時都有可能來臨。
不斷用新知識、新技能、新本領來武裝自己,才是最好的“鐵飯碗”。
在持續學習中感受充實
人爲什麽要持續學習?
詩人雪萊“吐槽”:“我們愈是學習,愈覺得自己的貧乏”。
哲學家笛卡兒也說:“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越來越發現自己的無知”。
如果學習真的是件讓人感覺“我怎麽這麽蠢”的事情,爲什麽他們一生都在堅持學習?
這兩句話沒有錯,但真正的意思是“學習豐富了我的大腦,但學得更多,發現自己不會的越多”。
學習能給人帶來什麽呢?
你去問一個學生,他可能會告訴你,“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你去問一個廚師,他可能會告訴你,“我學到了很多新料理的制作方法”;
你去問一個新晉媽媽,她可能會告訴你,“我學到了很多育兒經驗”;
或者你去問一個嗜書如命的讀者,他可能會告訴你,“學習沒給我帶來什麽好處,但我就是喜歡,我覺得它讓我的精神不再寂寞”。
學習給人帶來的好處千千萬萬,歸根到底都是讓我們的知識、思想和精神都更豐富充實了。
所以熱愛學習吧,短暫的學習可能不會給你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持續學習的好處一定會在日後回贈給你。
那麽該怎麽學習呢?歡迎移步到我的另一篇文章:
接下來我也會給大家輸出更多幹貨,力求兼顧實用性和趣味性。歡迎關注。
結語
“日日行,不怕千萬裏;時時學,不怕千萬卷”。
持續學習,讓83歲老奶奶勝任阿裏40萬的高薪工作;放棄學習,讓名校精英步入“中年危機”。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技能永遠不被更叠,也沒有哪一個工種永遠不被替代,但保持學習、堅持學習,可以讓你從容應對這世界的起起伏伏,和千變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