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悖論》裏有這樣一條理論:“一個人花時間的能力,代表著他生活和成功的能力。”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措手不及,接踵而來的是被數次充值的加長版假期。習慣了上班忙碌的人們,面對突如其來的閑適,在經過初始的措手不及之後,出現了兩極分化:
散漫的人在無所事事中,打發掉了這段漫長又無聊的時間;自律的人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實現了自己升級。
如今,漫長的禁足期即將結束。也正如一位網友說的那樣:“一切終將過去,但過去之後,有的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的人已經叠代升級。”
會花時間的人,更具成功潛質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莎士比亞
美國作家托馬斯曾經做了一項研究,他用5年的時間分別采訪了233名白手起家的富人和128位窮人。通過對比他們的生活軌迹,他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一天24小時,1440分鍾裏,大部分人在衣食住行以及工作上花費的時間爲平均1200分鍾。而最後造成富人和窮人區別的就在那一天中剩下的240分鍾休閑時間。富人們利用這240分鍾來提升自我,窮人們在悠閑中將240分鍾時間揮霍一空。
這兩種不同的對待時間的方式也讓他們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時間是公平的,它給予每個人一天24小時。有的人花時間頹廢,有的人花時間成功。
在《富有的習慣》一書中,科裏寫道:“88%的富人每天至少會閱讀30分鍾,內容以自學和自我提升類閱讀爲主。大多數人都不會爲了娛樂而去讀書,富人閱讀是爲了獲取知識。”
舞台上,我們看到了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董卿,高貴又優雅,古今中外的詩詞典句她談笑間就能信手拈來,看得很多人羨慕不已。
而富有才氣的背後是她日複一日的閱讀和積累。
董卿曾聊起自己閱讀的習慣:“我基本上保持每天睡之前1個小時的閱讀習慣,這是雷打不動的。很多人問我還能堅持啊!無所謂所謂堅持不堅持,這是一個習慣了。”
當自律成爲一種習慣,將是一個人變優秀的開始,你會慢慢拉開與普通人之間的距離,開始變得不再平凡!
登峰造極的成就源于自律
蕭伯納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唯有高度自律,才能主宰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日前,年僅41歲的球星科比意外去世,讓人惋惜。生前科比曾說過,自己的成功並不是輕松得來的。他基本每天都會早起運動,常年堅持在淩晨四點半起床健身,黑夜裏的洛杉矶街道上,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而這種長年累月的自律生活也爲科比換來了事業上的成功,以及健壯的體魄和無與倫比的自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正如李嘉誠說過的那樣:“自律是修身立志成大事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和條件,希望每個人都能做到自律!”
馬雲,對這個一手締造了一個電商帝國的男人,羨慕者有之,欽佩者有之。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
12歲時候,馬雲對英語産生了濃厚興趣,于是他每天早上騎行40分鍾到杭州西湖旁的一個小旅館去學習英語。這一學就是8年,不論寒暑,風雨無阻。他還經常給那些到杭州旅遊的外國旅客充當免費導遊,通過與他們對話來練習英語。後來在馬雲的自述中說到;“8年的學習深深改變了我。外國遊客帶給我的知識和從老師、書本學到的很不一樣,我開始比大多數人更具全球化的視野。”
成功沒有一蹴而就,所有的成功都是蓄莫已久。
成功也不會將來才有的,它是從我們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堅持積累而成。毫無疑問,堅持的過程是痛苦的,唯有自律者才能長久堅持去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