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一則消息:經國務院同意,2月17日零時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具體截止時間另行通知。這則消息發布後,2月17日當天A股主要的快遞物流企業股價應聲大漲:
那麽,爲何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對這類企業會利好?原因在于這有望緩解快遞企業的業績壓力,從而降低快遞企業的運輸成本。尤其是快遞行業經曆了2019年價格戰之後,相關快遞企業的“內傷”受到了重挫,例如圓通、申通的盈利能力受到了影響。因此,這次的收費公路車輛免費通行,對快遞行業內企業而言,可謂是雪中送炭!此外,疊加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快遞需求量加大、快遞公司減稅降費的利好,這也有助于提升快遞公司的盈利水平。
收費高速全部免費,能爲快遞公司運輸成本省多少錢?
就當前來看,國內主要快遞公司采用的主要運輸方式有兩種:航空運輸和陸路運輸(主要包括鐵路、公路運輸)。根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我國公路貨運量在全國貨運總量中的占比達到了78.0%,而通行費就占到了運輸成本的30%。因此,看得出來,公路運輸發揮著重要作用,運輸成本占成本大頭。
例如,根據2018年財報,順豐、韻達、圓通運輸成本分別爲494億元、58億元、53億元。另外,根據招商證券《高速公路暫免征收通行費,快遞企業全面複工》可知,快遞物流企業高速公路通行費約占總體運輸成本的10-12%。(例如,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披露,公司全年陸路運輸快遞業務量占公司總快遞業務完成量的77.3%,鐵路等其他運輸方式占公司總快遞業務完成量的1.2%。)。如下表:
數據來源:券商研報
也就是說,2018年順豐的公路通行費約爲49億,通達系通行費約則約爲5-6億。如果按季度折算,則順豐通行費約爲12億、通達系通行費約爲1.4億。
另外,再對比2018年淨利潤,按季度折算的通行費占比當年淨利潤比例最高的是順豐,達到了27%,而通達系在5-7%範圍內。換言之,如果此次疫情結束時間比較長,或者說,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時間延長,則意味著順豐的利潤彈性會遠高于通達系快遞企業。
當然,這次高速公路之所以會免費通行,主要是受到疫情影響,也就是短期的事件驅動。而我們投資一家企業,重心在于其基本面,倘若不考慮這次疫情影響,這些快遞企業的實際情況又會如何呢?
價格戰愈演愈烈
一般而言單件收入和業務量這兩個指標能很真實反映快遞行業的現實情況。
先來看單票收入。快遞行業的平均單價從2007年的28.5元/件降至2019年的11.8元(見下圖)。換言之,快遞單件收入不斷下降,這背後的邏輯與快遞行業長期的價格戰有關。
數據來源:券商研報
那麽,行業內公司爲何會降價?
我們知道,降價是快遞公司搶占市場份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而快遞這個行業,規模效應又很重要,量越多則成本越低,市場整體價格下滑情況下,你不降價,就意味著你無法從客戶那裏掙到,所以不搶就意味著等死。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爲何申通在2019年6月份最低將每票價格打到9毛錢,價格戰在快遞行業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經常在打。
“以價換量”顯得格外饑渴
在各家價格戰背後,折射出其實是快遞行業洗牌正在加速,而隨著各家快遞企業不斷上市,對業務量變得更加格外饑渴。隨著通達系(中通、圓通、申通和韻達)對快遞品質的追求提升,以及2019年順豐拓展下沉市場至電商快遞件,看得出來,這些快遞頭部企業在電商快遞件的市場份額爭奪戰顯得更爲激烈,而“以價換量”的價格戰仍是最直接有效的戰術。
回首過去10年,快遞行業與電商行業可以說是相互成就。例如,在2010-2016年期間,快遞行業迎來了曆史性的發展機遇,增速一度達到50%+。但是,隨著整體基數的提升及網購增速的下降,快遞行業增速目前大致保持在25%左右,未來的增速也大致在10%-16%(見下圖)。
數據來源:券商研報
近觀2019年,快遞行業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是仍然保持較快的增速,行業的服務質量與業務量也相互促進,龍頭效應亦更爲顯著。通過長期的價格戰,快遞物流行業開始步入成熟期。下方圖表是2019年Q3及2019年全年快遞企業的業務量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看得出來,順豐的收入規模最大、但是業務量最少,快件量增速最高的是中通的35%,圓通和申通大致在30%,順豐和韻達則最低爲25%的水平。整體來看,行業龍頭的成長性仍然保持不錯的增長勢頭。
因此,綜述後可知,快遞行業2019年價格戰硝煙四起的原因,在于各家企業爲了搶占市場份額而進行的,因爲大家都深知,要想在行業生存,把規模和市場份額做大做強,是必經階段。所以,行業價格戰也就成了必然選擇。
2022年價格戰會否消停?
那麽,有個問題,行業價格戰何時會消停?
關于這一點,可以參考國外市場海外較爲成熟的美國和日本快遞行業發展。例如,美國2017年行業排名前三甲CR3爲90%,日本2015年CR3達到了93%,相較而言,我國當前的CR3 僅有 44%,這意味著,我國頭部企業市場份額有待進一步集中。參照國外的發展進程,國外快遞業是在增速降至20%後才加速整合,通常需要曆經三年行業整合期,行業格局才進入到加速出清段。換言之,在這個階段,價格戰開始結束,此時企業水平也會觸底反彈。因此筆者預計到2022年,大概率是行業價格戰的拐點,也可能是行業投資價值的拐點。
回到國內,2020年各家快遞公司目標依舊是提高市場份額。但是,有一點我們也必須注意,由于我國的人口基數龐大,快遞業務量巨大,短期內很難由 2-3 家承擔 90%以上的業務,因此短期(2-3年內)競爭格局變化應該不大,而價格戰仍將同時進行,而未來隨著市場不斷集中,二三線快遞不斷出清,快遞行業走向整合階段,未來應會形成類似于美日的寡頭壟斷格局,必然是大魚吃小魚的發展態勢,即集中度提升是大趨勢。
各家公司財務數據對比
用財譯平台數據對比當下幾家快遞企業的收入及淨利潤增速情況(見下圖)。可以發現,雖然順豐收入及淨利潤規模最大,但是順豐和圓通收入增速低于韻達及申通。淨利潤增速方面,韻達仍然高居榜首且有見底回升態勢。當然,順豐也出現了一個好的迹象,即淨利潤增速連續兩季見底回升且由負轉正。反觀申通快遞,淨利潤增速繼續下滑,即增收不增利(事實上,19單三季度收入增速放緩及淨利潤增速下降)。另外,圓通則保持比較穩健的態勢,雖然收入增速在同行最低,但淨利潤增速也有25%的水平,也不錯。
資料來源:財譯網
資料來源:財譯網
再看毛利率和淨利率。毛利率、淨利率方面,優勢較強的是韻達。雖然順豐毛利率最高,但是淨利率卻最低。但如果從趨勢來看,順豐處于上升趨勢,而韻達、申通、圓通處于下降趨勢。
資料來源:財譯網
資料來源:財譯網
順豐的毛利率最高但淨利率卻最低,原因在于:其一,公司定位于高時效、高質量及高服務的中高端市場;其二,順豐相對同行幾家企業,公司采用的是直營模式,即公司時效業務本身就對快速運輸提出了高要求,對于遠距離時效業務,運輸方式基本上都是空運,這是導致成本較高淨利率低的主要原因。
從趨勢來看,除了順豐的毛利率不跌反升以外,其余三家都出現了下跌趨勢。尤其是韻達股份,毛利率從2019年開始大幅度下降,原因在于公司派件服務業務模式調整,即調整後公司將向攬件加盟商收取派費收入(計入營業收入,即公司的增量收入),但是公司同時也要對派件加盟商支付派送費(計入營業成本)。因此,雖然收入規模上來了,但成本也相應上來了,所以對淨利潤影響不大。
最後,需要補充的是,2019年順豐主動挑起了價格戰,單票收入從2018年的23.18元,下滑到2019年的22.2元,明顯出現了下降。而從申通及圓通毛利率來看,同樣也出現了下滑,而且價格戰影響了這兩家企業的盈利情況。
綜合業務規模及成長性、毛利率變化趨勢來看,順豐、韻達、圓通這三家表現還是不錯的。從財譯平台估值數據來看,順豐控股估值最高,爲34.5倍。中通和韻達爲27-28倍,圓通和申通則爲20倍。
資料來源:財譯網
當前財譯平台顯示的物流行業整體市盈率爲42.34倍,相對來說,快遞企業的估值低于行業平均估值。從估值角度來看,快遞行業似乎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
總體來看,整個快遞行業目前逐步進入成熟期,未來集中度繼續提升應是趨勢,預計行業價格戰未來2-3年仍會繼續,要想在未來勝出,必須具備規模優勢的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雖然行業價格戰拐點大致會在2022年才會出現,但是並不意味著近兩年就沒有投資機會,畢竟那些真正優秀的、有前瞻性的企業會在殘酷的價格戰的生存下來。而此次突發的新冠疫情,國家的支持短期對行業帶來了正面刺激,行業值得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