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叫我來巡山,聽聽三刀侃大山。
作者:黃三刀
每加一個好友,總會翻看一下他的朋友圈。
就像某種條件反射。說窺探欲也好,說了解了解也罷,總像完成一種儀式。
朋友圈像個會所,別人可以選擇進不進入,你也可以進行會員篩選,然而一旦你進入了我的空間,事實上,便是代表一種默認。
我不拉黑,我不分組,我不屏蔽,就代表我認可你。
如今,朋友圈裏朋友的成分被稀釋了。您比如刀圈一千多個朋友裏,據不完全統計,一年期間聊天不超過十個字的,占比達到百分八十。據說,有超過一億的人在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
根據2018年的微信報告,和2015年相比,通訊錄朋友人均多了110%。超過1/5的微信用戶有201至500位“好友”,還有10%的用戶有500位以上的“好友”,但不到四成的用戶每周只和10人以內的好友交流
也就是說,有時候,連偶爾的問候,都變得越來越金貴。
很多朋友的生活很有趣,卻鮮見他們發朋友圈。不像我,沒事瞎BB。
所以,沒錯,我的意思是,歡迎朋友們有空找我聊個五毛錢一塊錢的。
在微博上看過一個熱搜:爲什麽發朋友圈越來越少?
有網友總結了自己不願意發朋友圈的三個原因:
一是,覺得朋友圈有點OUT了。
有一種說法,微信那是老年人玩的,年輕人更喜歡發微博或者qq空間。
二是,有些內容需要屏蔽一些人。
您比如領導啊前女友啊有利益關系者啊等等,主要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以致“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早在2016年,中青報的一份調查就發現,想要關閉朋友圈的人已經達到了35.8%,還有13.8%的人曾經關閉過。不止微信,現在的facebook用戶也越來越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生活細節和觀點。
這種現象被稱爲“社交情景崩塌”,就是因爲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的界限模糊。
三是,不知道發什麽內容。
發高大上了,羨慕嫉妒就算了怕遭恨,發LOW了,怕被冷嘲熱諷。
除卻以上三點,最令人共鳴的原因是:總待在朋友圈裏,有點認不清現實了。
朋友圈裏的人設,總讓人們忽略真實的生活。大家更願意分享光鮮亮麗的一刻,那些熬人的抓狂時光,總是被選擇性遺忘。
蔡康永在談到對朋友圈的看法時說:我們爲了要營造給別人看的那個美麗櫥窗,壓抑了多少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只想換來別人對自己的認同或者點贊。
也就是說,長此以往,容易抱著手機,豔羨別人的詩和遠方,厭惡自己的苟且。
更悲哀的是,發了朋友圈真心互動的卻沒有幾個人。
您比如你發了P了仨小時的自拍美照,配上精心撰寫的解說,結果朋友圈下只有名字爲AAA的微商和某某租房中介給你點贊……您就說這氣不氣人吧?好比你精心化了妝赴約,卻被放了鴿。
話說聰明的人,從不需要把真切的幸福曝光于大庭廣衆之下,去尋求認可;然而話說回來,樂于把小確幸小歡喜公布于朋友圈的,卻也是值得交往之人。
沒錯,我就是醬,說什麽都對。獨樂樂和衆樂樂,都挺快樂。
還有更無奈的事,我們發現,本以爲是私人領地的朋友圈,早就不屬于自己了。
2019年社交網絡行業報告發現,不是所有人都減少發朋友圈了,還有30.6%的人,因爲工作需要,發了更多的朋友圈。
這樣你就不難理解,朋友圈爲什麽漸漸有種工作圈的感覺了吧。
您比如單位有條評選先進的宣傳活動貼子,要求轉發,你發不發?
上司的娃娃要參選“最萌寶寶”,把投票鏈接發進群裏,希望轉發,你轉不轉?
三刀寫的破文,還差9999個閱讀量就能上萬了,懇請幫忙,你幫不幫?
據說安徽六安有一位女員工,她肯定也想不到自己剛工作三周就被要求離職,而原因居然是“在工作期間沒有發過任何與公司有關的朋友圈”。
我們南方人做人真的太難了。我就問你怕不怕?
以前我們熱衷發朋友圈,是爲了找共鳴。我們希望得到感同身受的反饋,而不是杠精秒到戰場。
就仿佛我們發照片,總希望聽到“好美”,而不是“好假”;我們吐槽訴苦,總希望得到“老板就是變態”,而不是“你需要調整心態”;
我們微商曬貨,總希望有人直接下單,而不是直接拉黑;我們評論時事,總希望客觀分析後理性討論,而不是一言不合就問候全家。
人類的悲歡離合千年相通,個體的悲歡離合卻不相同。
也就是說,想看你朋友圈的人,其實並沒有幾個。
朋友圈也有它的正能量。
您比如不定時地刷一下朋友圈,就像朋友遠隔天邊,卻近在眼前。哪怕滿屏的微商和曬娃,誇誇其談和燈紅綠燈,都沒有關系。
你要知道,每個人都在爲自己而活,沒有什麽規定要求別人,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得守著對方的日月星辰和家長裏短。
話說圈裏朋友們生龍活虎的存在,也是這個世界最暖心的組成部分。
多虧有了朋友圈,讓我們可以偷瞄每一個你想關心的你所喜歡的人的生活模樣。
話說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不在乎別人怎麽看,才是發圈應有的遵循原則。
也就是說,如果你發的時候感覺快樂,那你就發;如果你轉念一想不太好吧,那你就不發。
與其迎合別人,不如取悅自己。正確對待朋友圈,是每一個人的成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