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甯靜因爲國籍一事上了熱搜,隨後,甯靜發文回應,表示自己從未更改國籍,短短幾句話,15個歎號,將甯靜的那種霸氣和絕對一覽無遺。
可即便是這樣的甯靜,心底裏也一直有一塊柔軟的地方,留給了生命停留在2003年的那個人。
2003年的4月1日,這一天,愚人節染了血,帶走了無數人爲之傾倒的哥哥,張國榮。而爲他送行的一衆明星好友裏,卻有兩個人沒有來,這兩個人,便是跟哥哥一起參演《新上海灘》的劉德華和甯靜。
本文,只說甯靜和哥哥那未盡的情和遺憾。
01
著名攝影師潘恒生曾經說過張國榮是他認爲最完美的一個人:“他散發出來的光和熱是不可取代的,鏡頭下很美,臉可以說幾近完美,他是我拍過唯一一個不用對鏡頭的演員,站在那裏就是風景”
在甯靜心裏,張國榮何嘗不是一個“站在那裏便是一道風景的人”?
1972年出生的甯靜,原本就是一個普通的學生,高中畢業後,先是學了動畫,隨後修習了表演。
在珠江電影制片廠擔任動畫師期間,客串了電影《冰上情火》的一個小角色,隨後被發掘,開始參演大大小小不同的電視電影。
從動畫師轉向專業演員,是她一步步走近張國榮的開始。
1994年,22歲的甯靜已經拍了不少的作品,但始終是影視行業的小透明,直到姜文的出現,改變了一切。
1994年前後,姜文從王朔的小說《動物凶猛》裏得到靈感,隨後改編成劇本《陽光燦爛的日子》,同時,劉曉慶也爲他拉來了投拍電影的資金扶持。
萬事俱備的情況下,電影的女主角人選始終沒能定下來,突然有一天,姜文在飯廳上看到了甯靜,當下便決定邀請甯靜出演他的處女作女主米蘭這個角色。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塑造米蘭這個角色上非常大膽,半裸鏡頭配上甯靜絕美的笑容,滿屏都是恰到好處的荷爾蒙。
甯靜借此一夜成名,甚至拿到了當年的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一時之間成爲國內炙手可熱的國民初戀。
《陽光燦爛的日子》像是打開了甯靜演藝事業的新世界,隨後拍攝的《紅河谷》更是徹底豐富了她的人生軌迹。
因爲《紅河谷》,她找到了摯愛並迅速閃婚,也因爲《紅河谷》,她得到了香港導演潘文傑的賞識,走入了張國榮的視線。
那一年,甯靜僅僅24歲,剛在影視圈出頭,而張國榮40歲,早已是國內外的天皇巨星,傳奇人物。
1996年,潘文傑的電影《新上海灘》開機,張國榮飾演許文強,甯靜飾演許文強的心上人馮程程。
這部電影,光從名字,其實我們就知道是一部黑幫劇情片,劇中的主角,也是赫赫有名的舊上海風雲人物。
和戲裏的腥風血雨,許文強和馮程程身上帶著太多的亂世情仇不同,甯靜和張國榮戲外俨然是親兄妹,兄友妹恭的樣子。
02
張國榮,是真喜歡甯靜呀。
張國榮在圈內有著最喜歡提拔後輩的好名聲,但能做到爲甯靜操心大小事,就真的是太不一樣了。
他不僅公開稱甯靜是自己的妹妹,間接地將甯靜納入自己的保護圈。
在片場拍戲的時候,張國榮看甯靜吃的不好,常常邀請甯靜回自己家裏,直接給甯靜下廚。
總愛在外人面前誇贊甯靜“戲好,人美”,滿滿的都是爲人兄長的驕傲和得意。
甯靜畢竟是新手演員,對于角色的把握和表演不到位,張國榮會詳細給甯靜講故事,把每個細節講得清清楚楚,才讓她去嘗試表演。
講粵語長大的張國榮,甚至特地用蹩腳的國語講話,甚至是用國語講髒話,大概也是怕甯靜聽不懂,這樣的周全遷就,最後也將這個“壞習慣”傳染給了甯靜。
甯靜飙髒話的習慣,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學的有模有樣的。
張國榮曾經在片場的角落裏,哄甯靜一起戒煙“我抽白萬寶路,你抽紅萬寶路,你說我口味多重?要不,咱倆先抽白萬寶路,然後一起戒煙好不好?”
甯靜比較老實,真的戒煙了,可2年後再見,張國榮仍舊煙瘾很重,也就是說,他純粹是想勸甯靜戒煙,又或者,他自己也想戒,只是抵不過三千煩惱絲的侵擾,最終沒有實現。
張國榮早在8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紅透全國乃至世界了,拼搏了這麽多年,他一直都有一個導演夢。
可當時,他的導演夢連個影子都還沒見著的時候,他就已經欽定要讓甯靜出演自己的女主角,要爲甯靜拍一部專屬的作品。
爲此,當兩人再見面的時候,已經是張國榮籌拍自己的電影《偷心》的時候了。
當時的張國榮正在和大家開會,看到甯靜進去,立刻高興地招呼她,摟著甯靜的胳膊就向大家介紹:“這就是我的女主角,漂亮吧”。
這樣的自豪發言,我們能感覺到張國榮那種想要向全世界宣告“這是我的人”的感覺。
隨後,他甚至“把胳膊練結實點;臉上這幾顆小豆豆,去找一個好中醫調理一下,小心到時候鏡頭大到可以看到你的汗毛”。
可想而知,張國榮對甯靜的事無巨細的溫暖呵護,以及他對事物的完美追求。
這樣的溫情,不是兄妹勝似兄妹。
03
張國榮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
可完美的追求,有時候並不見得是好事,太過于執著的完美追求,往往會變成一個人的執念,更容易讓一個人瘋狂。
2002年,張國榮開始了自己的轉型規劃,他不僅成立“夢幻聯隊”制作公司,同時也在構思自己的導演處女作的故事。
《偷心》,就是他的第一個想要導演的故事。
爲了掩蓋自己創作劇本的不足,他甚至找了好友著名作家何冀平參與劇本的編寫,甚至跑了上海,北京,山東青島等許多地方找合適的取景地,連服裝、道具、演員、執行導演全都做了選擇和聯系。
可以說,爲了這部電影,張國榮勞心勞力,費盡了心思,到最後,這部電影卻因爲三個重要因素沒能開機。
一是電影的取景地不對,原本,《偷心》的故事背景就是依托于張國榮看到的早期的內地城市面貌。
可當他找了對應的取景地去現場踩點的時候,即便是最符合設想的青島,卻都早已脫離了原本的城市景象。
這意味著,故事的背景依托,全然出了問題,不得已,張國榮艱難地選擇推翻劇本,重新編寫。
二是,張國榮原本找的電影投資人出了事,最終導致拍攝資金沒有到位,電影被無限期擱置。
三是,長期的郁結于心,求醫無門,加上多年來,張國榮總站在事業的頂端,有著“高處不勝寒”的落寞,和難以接受自己失敗的困擾,導致他抑郁症加重,精神不振,已無力再做什麽。
張國榮曾經跟好友在餐敘中提到“若果要死,最直接系跳樓”,最後,張國榮也確實是選擇了這樣的方式和這個世界告別。
《偷心》最終也沒能和全國觀衆見面,這不僅是張國榮一生未竟的執念,也是甯靜一輩子的遺憾。
曾經有個采訪問甯靜最想和香港哪位演員合作,甯靜的回答是“張國榮”,主持人提醒,你們已經合作過《新上海灘》了。
可甯靜卻堅持說張國榮要給自己拍的電影最後沒拍成,他還是自己最想合作的演員,在其他的一些采訪節目中,甯靜也多次提及張國榮和自己的一些往事。
這樣的一個對自己呵護備至的人,可最終,自己卻沒有送他一程,甚至,一次次到了香港,明明說要去看看他,最終也沒有一次成行。
甯靜在《跨界歌王》的時候,提到張國榮,說起這些經曆,滿身都是落寞和無法自抑的痛。
和張國榮的那些年,到底誰欠了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