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清王朝的軍隊,大家平時看電視電影應該都不陌生,分爲旗兵和漢兵,而這其中旗兵又分八旗滿、八旗蒙和八旗漢,而每旗又分弓、炮、騎等兵種。漢兵前期分爲綠營和鄉勇,之後有發展出新式的新軍。
然而這些軍隊在近代的各國戰爭中,在列強的洋槍洋炮面前,可謂是不堪一擊。甲午戰爭,大清國投入25萬清軍,最後陣亡近4萬人,剩下的軍隊不是被打散,就是跪地舉白旗。
八國聯軍侵華,清朝11萬裝備精良的清軍,被敵方5萬聯軍打的落花流水。
但是卻有這麽一直清軍軍隊,執著不屈,雖然對面就是英國軍隊,但硬是面對大清滅亡,也仍舊守衛國土,一直堅持到了1987年,香港回歸的前夕。
清朝最後的軍隊
清朝有一支5萬人的守軍因爲地處偏遠而被世人所遺忘,這支軍隊就是駐九龍清軍。
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其中有一條就是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但是香港島北面的九龍城寨卻依舊屬于清政府管轄。既然有管轄權面對貪得無厭的英國鬼子,就要駐兵防守,清朝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向九龍派遣了一支現代化軍隊,並且加固了城牆和修築巨型炮台,這就讓九龍成了一塊難啃的骨頭。
雖然九龍城寨背靠內陸,是一塊交通的咽喉之地,但已經擁有香港的英國,也犯不著爲了這一小塊土地大動幹戈,因此香港和九龍之間在多年之內也是相安無事。
但是清朝滅亡之後,英國就想趁機取下九龍地區,爲下一步侵略計劃做准備,奈何這支清軍頑強抵抗,一次又一次的抵抗住了敵國的堅船利炮,雖然九龍許多地區被英軍占領,但是其中一支清軍堅守的九龍城寨卻一直無法攻破。
最後英國人無可奈何,民國也不想管,這裏就成爲了一塊難得人間淨土。
在指揮官的帶領下,沒裝備就花錢買,沒錢就自食其力,沒兵就在當地征兵,這支軍隊就這樣堅守九龍城寨長達75年之久。
雖然他們知道清朝已經滅亡,但是他們堅守土地的決心未變,這是他們身體流淌著的中國血液賦予他們的天性,是自古就流傳下來的“男兒可灑熱血,國土一寸不讓”的愛國情懷的一種表現。
時光荏苒,隨著中英兩國對香港問題達成共識之後,香港回歸已然板上釘釘,爲了能夠全面回歸,在中英雙方的努力下,這支清朝最後一支軍隊宣布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