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有珍貴的回憶,有人說回憶是支撐他走完余生的力量,有人說希望用余生創造更多的回憶。
過去,我們爺爺輩的人,會把那些回憶夾在相冊中,放到鞋盒裏,時不時的拿出來,或獨自品味或向晚輩炫耀。現在,我們更喜歡找個地方,把那些回憶儲存起來,然後也許再也不會去碰。
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我的那些美好的瞬間也儲存在這些硬盤裏。過去上學時通宵寫的論文,工作後制作的珍貴視頻,全部在這些硬盤中。
我以爲他們可能永遠都會在那,就像每天對我們唠唠叨叨的長輩一樣,你以爲他們永遠都在那,直到你想起他們的時候,才發現不知什麽時候,他們不見了,永遠不見了。
那天我像往常一樣把硬盤連到電腦,准備把做完的視頻素材備份到硬盤,卻發現硬盤無論如何在電腦裏就是讀不出來,嘗試了各種網上能找到的解決辦法,最後靠希捷官方的一個檢測工具,查出來硬盤應該是故障了,本來以爲是噩夢的結束,誰知道這才是噩夢的開始。
根據我以往的經驗,這種還在保修期內的電子産品,出了問題,直接聯系官方,不管是修還是換新應該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這個希捷的硬盤比較特別,他們希捷中國官方是不管售後的,你東西在哪兒買的,去哪兒保修。但是我這個硬盤是在美國買的,我肯定不可能把東西寄到美國去。
最後幾經周轉,聯系了美國我買硬盤的商家,又聯系了希捷美國。然後又通過希捷美國,最後轉到一個什麽亞太區的客服,前後花了一個多禮拜,提供了各種證明,終于同意給我換個新的硬盤。
硬盤雖然能換,但是硬盤裏的數據他們可不管。我又找數據恢複中心,看看他們能不能幫我恢複數據。找他們之前我還嘗試自己恢複,花800多買了個數據恢複的軟件“Disk Drill”,這Disk Drill又是另一個天坑,有機會再說,反正最後的結果就是完全沒用。聽到數據恢複的報價,我心都涼了,相信我,你真的不會想到自己的數據竟然這麽值錢。早知道再買一個硬盤備份一次,再沖個百度雲再備份一次,都比現在便宜。
恢複好數據,把舊的盤寄給他們,差不多一周左右就收到的新的盤。當我以爲噩夢終于結束的時候,誰知道命運就是這麽的無情。這個新寄來的希捷硬盤,不到三天,又壞了,還是和之前一樣,讀不出來。結果就是,我前兩天剛把恢複的數據拷到這個新硬盤上,不到三天,數據又沒了。當我第二次站到數據中心的門口,我開始自我懷疑,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幹嘛?當老板在這麽短的時間第二次看到我的時候,我不知道他是該高興還是難過,生意有的時候來的就是這麽,可遇而不可求。
這次就熟練了很多,不到一個禮拜又再次收到了新的硬盤。人的一生面臨很多抉擇,爲了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陷入命運的輪回,我這次選擇不去打開這個新的硬盤,讓他就像“薛定谔的硬盤一樣”,壞或者沒壞,都與我無關。
而我應該感謝這塊硬盤,讓我在絆倒兩次之後,終于開始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能保存我的那些回憶。而我也成長了,意識到任何東西都是有壞的可能,所以雞蛋絕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重要的東西一定要雙保險。
通常我們接觸最多的移動硬盤,都是HDD(Hard Disk Drives),也就是機械硬盤,裏面是有一張光碟的,運行的時候,聽到的聲音就是碟轉的聲音,所以硬盤摔了,撞了,進水了,碟只要壞了,基本就涼了。我的硬盤之所以能恢複是因爲碟沒壞,只是讀碟的頭壞了。
我現在已經不再把機械硬盤當作主要的備份工具。如果你要用機械硬盤備份的話,我建議你至少准備兩個,把東西分別備份到兩個地方,這樣就算壞了一個,還有一個二號備胎。
除了這種常見的HDD外,還有一種男生知道的比較多的SSD(Soild State Drive),也就是固態硬盤。固態硬盤就不靠碟存儲數據了,沒有了碟,體積就能小很多,所以大部分SSD相比HDD體積上都要小很多。而且相比HDD,SSD沒有那麽容易壞。
但是SSD有個致命的問題,就是價格,這東西真的是太貴了。
1TB的固態硬盤,比4TB的機械硬盤,價格還高。像我這種東西比較多的人,還真買不起這麽多SSD。而且這東西沒那麽容易壞,並不代表他不會壞,所以爲了保險還要再X2,我看了看錢包,還是算了。當然你如果錢多的話,你隨意。我覺得用SSD做儲存,唯一比較方便的就是體積小,出去旅遊備份照片視頻比較方便。除此之外,做長期數據保存的話,SSD相對HDD並沒有明顯的優勢。
還有一種這種桌面式的移動硬盤,容量比較大,價格也不算貴。但是本質上他和我們前面說的HDD沒什麽區別,該壞還是得壞,該完蛋還是得完蛋。
接下來,再說說雲儲存。百度雲,微雲,iCloud,Dropbox。我用過的這幾種雲盤,Dropbox無敵,但是國內用不了。iCould蘋果全家桶用戶,強烈推薦,每個月幾塊錢,性價比奇高。雖然Windows系統也能用iCould,但是我真沒見人用過。百度雲真的惡心,但是又沒辦法,不充錢那個速度真的是,但是又沒別的選擇。我建議有條件的,iCould或者百度雲上面,把重要的東西備份一下。雖然每個月都要交錢,但是想想數據恢複的價格,只能忍了。
我本來只給iCould 充了錢,後來發現不行,因爲iCould那個儲存空間不夠用,最多只有2T,所以現在是iCould+百度雲的組合。
網盤這個東西,你基本上不太需要擔心數據丟失,數據泄漏的概率也不是特別的高。但是,我個人來說比較不能接受的就是,有些東西(大家都懂)不讓你往網盤上傳,比較討厭。而且網盤的儲存空間極其有限,只適合東西不多的小夥伴。
我現在主力的儲存設備就是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中文叫“獨立冗余磁盤陣列”。他說白了就是一種把雞蛋分開放的技術,RAID至少需要兩個硬盤(4,6,8更常見),你的數據是被分別儲存和備份在不同的硬盤上,一塊硬盤出了問題,問題不大,只需要換一塊新的硬盤,系統就會根據其他硬盤的信息,進行數據恢複。所以RAID相比于單塊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你的那些回憶就安全的多。
說到RAID就不得不提NAS,NAS你可以理解爲網絡版的RAID,只屬于你自己的百度雲。這個東西是可以插網線的,你通過網絡就可以訪問上面的數據。
我們把RAID和NAS放到一起說,RAID不需要聯網,使用上和傳統硬盤沒什麽區別,插上線就能用。NAS需要插網線需要聯網,你可以通過你家的局域網或者外網來讀取和存儲。
這兩個東西我都接觸過,我最終選的RAID。主要原因有這麽幾點:1.這東西真的方便,開箱插上就能用。2.讀寫速度真叫一個起飛,直接剪輯RAID裏存的視頻完全不卡。3. 用的時候開開,不用的時候關上,方便安靜。
NAS相對RAID一個主要的優勢,就是可以世界各地只要有網就能訪問,但是這個功能對我來說用處不大。而且你在外面訪問的速度跟你網速關系非常大,有的酒店那個網速真的是慢。再有NAS還要設置好多東西,我是屬于那種比較怕麻煩的人。NAS不光是硬件,你還需要使用配套的軟件,而且那個軟件很多功能還要收費,那我真的還不如直接用iCould,幹嘛自己費這麽大勁。
我現在的三駕馬車就是,主力儲存就是RAID,備份用之前剩下的機械硬盤,比較重要的東西還會有一個備份在雲端,三層保險,應該沒什麽問題了。
大家在選擇的時候,我覺得就是看你的需求和預算,有問題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