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一個我認識的人物故事。
她是小編所屬街道的街道主任,吳阿姨。
說到吳阿姨,附近的居民大多對她有著很複雜的感情,吳阿姨古道熱腸,是真的用心在爲群衆們付出著,自始至終,從來沒有占過公家或群衆的便宜,甚至願意自掏腰包幫大家解決問題。
這麽一個正直無私的街道主任,按理說應該很受群衆歡迎吧?
可她的口碑著實很尴尬,甚至有的老街坊,甯可接受新來的小年輕的調解,也不願吳阿姨參與其中。
大家都說,她這一輩子過得太過于順利了,沒吃過苦,沒受過委屈,自然就不理解別人家的難處。人確實是好人,沒私心,更沒一點壞心眼,值得欽佩,但這並不妨礙大家討厭她。
我先簡單說一下吳阿姨的背景,這個很重要。
她算是“軍二代”,軍人世家,自小長在軍區大院,是家裏的老幺,又是唯一的女兒,家裏將她視爲掌上明珠,妥妥的溫室裏的花朵,一家子性格大都正義耿直,她性格更是如此,換句話說,就是,不接地氣。
根正苗紅的吳阿姨,打小不愛學習,因爲那個年代的特殊性,她被安排在了街道辦事處。
很多吳阿姨的同齡人唏噓不已:一手好牌,打了個稀爛……
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就很好奇,可具體情況,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我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會大概知道爲什麽大家對吳阿姨評價這麽複雜了。
事例一:“就算老人有天大的錯,他畢竟生了你……”
前兩年,街上出現了一位80多歲的老大爺,穿著破爛,甚至撿別人丟掉的東西吃,並聲稱自己的女兒就在旁邊的小區,但女兒不讓他進門,更不管他。
這件事當時還上了電視新聞報道。
于是身爲街道主任的吳阿姨和記者就采訪了老大爺和老大爺的女兒。
老大爺這邊就是淒慘無助加老淚縱橫。
大家看了也都心生不忍啊,捐錢捐物的都有,紛紛指責,這是誰家啊!連自己的親爹都不管不顧,自己卻住這麽高檔的小區,簡直沒人性……
視線轉到了老大爺的女兒,方阿姨這邊。
方阿姨說,她的生父在她還沒出生的時候,就抛棄了她母親,那個年代還有“劃成分”一說,她母親家算地主,生父後來爲了怕受牽連,就跟她已經身懷六甲的母親劃清了界限,她出生到成年、結婚生子,她這個生父從來沒幫過一把,反倒是她的繼父,沒嫌棄她們母女,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護著她長大,她只會對自己的母親和繼父盡孝道,生父是死是活,跟她沒關系!
大家沒想到竟然會出現這樣的反轉,之前罵女兒沒人性的人,大都閉嘴了。
還有一小把部分說,老人太可憐了,你現在過得不也挺好的嘛,過去的恩怨就放下吧。
不巧,吳阿姨就屬于這一小部分人。
鏡頭裏的吳阿姨,深情地勸方阿姨:“你看你現在人生這麽幸福,那也有你生父的一份功勞啊,就算老人有天大的錯,他畢竟生了你,現在他老了,做兒女的不能不管啊!”
雖然鏡頭裏沒有將方阿姨反駁的話播出來,但大家也知道肯定是說話要不好聽了。
百味倒是覺得這事不能怪方阿姨,就算鬧到法院,也是老大爺敗訴。
最後派出所民警,聯系到了老大爺後面那段婚姻生的子女,教育批評了他們,老爺子由他第二窩的孩子接走了。
事例二:“你婆婆大老遠的來了,你也多體諒一下老人……”
這件事的發生,差點動搖了吳阿姨的主任地位。
有一天,一個老太太跑到街道辦事處求助,要公家給評評理。
老太太說,她大老遠的坐了一天火車,來到大兒子家,結果兒媳婦給她吃了閉門羹,大兒子那麽辛苦的賺錢,結果他媳婦竟然苛待他的老娘,她要讓各位街坊鄰居知道,她兒媳婦這幹的是人事嗎!
吳阿姨立即表示責無旁貸,自己也是做婆婆的人,知道婆媳關系不好相處,她一定會幫助這個婆婆解決問題。
(果然話說得太滿,接下來就打臉了……)
吳阿姨就這樣帶著老太太去了她大兒媳婦家。
大兒媳連門都不讓她們進,表示這是她的家事,外人不知道什麽情況,請不要插手!
吳阿姨不願就此放棄,繼續勸說:“你婆婆大老遠的來了,你也多體諒一下老人,贍養老人也是你的責任呀,有什麽事,讓你婆婆先進門再說!”
就這麽一句話,將大兒媳婦惹火了:“你都知道她幹了什麽,就要我體諒她?她從我老公小時候就偏愛小兒子,大兒子就跟她撿來的似的,家裏家産全都給小兒子,這沒什麽,我們不爭!小兒子結婚,又要大哥大嫂出錢買房子買車,我的孩子從出生到上學,她也從來不過問,但人家幫小兒子當牛做馬的,現在小兒子不管她了,知道跑來投奔大兒子了?
再說了,你算什麽東西!你就算是街道主任,也不能睜著倆眼說瞎話!她兒子有責任孝敬她,我沒有!”
咣當一聲,把門砸的巨響。
吳阿姨在衆目睽睽之下,丟了大臉。
隨後那家的兒媳婦更是撥打了市長熱線,跟進式的投訴吳阿姨。
說這樣一個連有關家庭法律都搞不明白的人,怎麽進街道工作的,連事情前因後果不弄明白,聽信一面之詞就上門質問別人,就這樣腦子不好的人,又是怎麽做到街道主任的?
她婆婆跟她家的糾紛,她婆婆可以去法院起訴他們,她服從法院判決,但她吳主任算哪根蔥,憑什麽幹涉別人家的家事……
她這一投訴,讓之前覺得吳阿姨是“攪屎棍”的居民們特別贊同,各種向上反映情況。
吳阿姨自己覺得特別委屈:“我全心全意爲大家服務,這難道也是錯嗎?尊老愛幼,孝順父母這不是中華傳統美德嗎?”
最後以街道公示了吳阿姨的道歉信算是收尾,結束了那一陣的鬧劇,吳阿姨終歸低頭了。
實例三:“你是怎麽爲人父母的!這麽小的孩子坐在路邊上……”
吳阿姨,前一陣子在路邊撿了一個孩子。
據後來了解,小孩3、4歲,父母是過來打工的租戶,爲了省錢,沒把孩子送幼兒園,就天天把小孩鎖在家裏,結果有一天,門只是帶過來了,沒用鑰匙再鎖一道,小孩自己打開門跑出去玩,結果,門被風刮得關上了,小孩進不去家門,就跑馬路上坐著了。
隨後被吳阿姨給撿到,經過排查打聽,好不容易找到了孩子的父母。
當孩子的父親穿著一身工裝急匆匆趕到街道的時候,吳阿姨劈頭蓋臉的就一頓罵:“你是怎麽爲人父母的!這麽小的孩子坐在路邊上,如果遇到意外怎麽辦!就算現在治安再好,萬一遇到人販子,你哭都沒地方哭去!……”
孩子的父親,聽了吳阿姨炮筒子般的指責,一個大男人竟然眼淚大顆大顆的掉下來,表示自己也沒辦法,抱著孩子就沒辦法養活他,抱起轉就沒法抱他,他也想送孩子去幼兒園,也想孩子能早點接受教育,可他們家沒那個能力!
他跟妻子已經是起早貪黑的打工掙錢了,就爲了讓孩子後面能盡可能的過得好點,他跟妻子自從孩子出生後就再也沒買過新衣服……
吳阿姨平時很健談的一個人,聽完這個父親的話後,無言以對。
隨後又跟著這父子回了他們的家了解情況,那是一片即將拆遷的老房子,跟這片老破矮的小區,一牆之隔的就是一大片高檔小區,偶爾有駛過的豪華轎車,跟身邊這對窘迫的父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吳阿姨感慨萬千,心裏有些難受了。
吳阿姨詳細了解了這個家庭後,自己出錢,將這個孩子安排在了社區的幼兒園。
孩子的父母感激得無以複加。
結尾:不經曆過別人的生活,就不要勸別人大度!
吳阿姨心地是善良的,但她沒經曆過別人的那些苦,就隨便勸人爲“善”,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傷害呢?這才是附近居民排斥她的原因。
吳阿姨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她一輩子順風順水,她的眼睛裏的世界比真實的世界美好太多了,現實中有的人悄悄地舔舐著命運帶來的傷口,留著委屈的淚水,更甚至,光活著就耗盡了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