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2月4日,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在紫禁城養心殿,急召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和原內閣學士麻勒吉觐見,口述遺诏,交代繼承人的問題。
這位年僅二十四歲的皇帝,因爲身患天花,躺在龍床上已經奄奄一息了。
他的長子牛鈕不滿一歲就夭折了,所以理應由次子福全繼位。
但這個決定遭到了順治母親孝莊太後的反對。
反對的理由之一是福全沒有出過天花,將來有染上天花甚至病死的風險。如果一旦福全病死,那麽大清又要換個皇帝了,政局動蕩對剛入關不久的清朝可不是什麽好事。
第二個理由是福全的一只眼是瞎的。
《永憲錄》卷三:“裕親王向以損一目不得立。”
一國之君起碼要儀表堂堂,豈能讓一個獨眼龍坐上龍椅。這不僅讓文武百官看笑話,如果外國使者來進貢,看到天朝大國的皇帝是獨眼龍,豈不是有損天朝形象贻笑萬邦?
順治接受傳教士湯若望的建議,改立出過天花的第三子玄烨爲皇太子。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1661年2月5日),順治死于紫禁城養心殿。玄烨登基,是爲康熙帝。
玄烨之所以能被立爲太子,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極大地避免了夭折的風險。
據《聖祖廷訓格言》記載,康熙在晚年曾說:
“朕幼年時未經出痘,令保姆護視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此朕六十年來抱歉之處。”
玄烨兩歲的時候染上天花,在紫禁城西華門外的一處皇家宅院(即今福佑寺) “躲避天花”。經過保姆的精心照顧,小玄烨轉危爲安,只是留下了滿臉麻子。
這對康熙來說是一個幸運 ,清朝來說更是一個幸運。因爲康熙開創了康乾盛世,把清朝的國力推向了巅峰。
天花對當時的滿族人來說是一個催命鬼般的存在。
它像一個幽靈一般在滿族人中傳播,在清朝皇族愛新覺羅家族中傳播,奪走了一個又一個王公貴族的性命。
《清世祖實錄》記載:順治元年(1643年),清軍整饬軍備准備入關。肅親王豪哥憂心忡忡對部下說,自己沒有出過痘,這次入關,簡直是讓他去送死。
“我未經出痘,此番出征,令我同往,豈非特欲置我于死地乎?”
豪格是清朝的一員猛將,入關後帶兵攻入四川,射殺張獻忠,擊潰大西軍,戰功赫赫。
這樣一員猛將不怕在戰場上厮殺,卻對天花畏之如虎。
豪哥的擔心是有原因的。
清朝的猛將、豪格的堂兄嶽托、堂弟瑪占就是因爲闖入關內搶掠,結果在山東染天花而死。
其實不止豪格,連順治、豪格的老爹黃台吉也對天花怕得要死。
在當時清朝的京城盛京(今沈陽)郊外有個天甯寺,曾作爲黃台吉躲避天花的地方。
滿清入關後,因爲滿族人對天花沒有免疫力,所以天花成了他們的天敵。
清朝王公貴族如嶽托、瑪瞻、莽古爾泰、多铎、代善的3個兒子、阿濟格的2個妻妾,順治最寵愛的董鄂妃、永琮(乾隆第七子),都是死于天花。
順治的八子六女中,有皇子四人、皇女五人都未能活過八歲。而這些皇子、皇女主要死因是疾病,就是天花。
爲了不患上天花,滿族人想盡了辦法來躲避。
順治八年,京師(今北京)天花大爆發。驚慌失措的順治帶著太後和皇後以打獵的名義出宮,躲到河北遵化一帶的山林中。這叫做“避痘”。
滿清執政的基礎是滿蒙聯合,聯蒙制漢,所以清朝對蒙古貴族一向非常優待,滿族皇族、貴族和蒙古貴族經常通婚。比如大玉兒孝莊就是蒙古科爾沁部人。
所以,清朝皇帝接見蒙古王公大臣是一項政治制度。但順治連續六年拒絕接見從蒙古大草原來觐見他的蒙古王公貴族。
原來,當時蒙古大草原流行天花,順治怕自己被這些蒙古人傳染上,所以拒絕接見。
可見順治對天花的恐懼已經到了草木皆兵的神經質的地步。
但盡管順治千方百計的想要躲避天花,結果還是不幸被傳染上。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二,正值春節期間,順治帝前往憫忠寺觀看親信太監吳良輔削發出家儀式。下午回宮後,就發現自己已感染了天花
正月初七,順治死在紫禁城養心殿,年僅二十四歲。
康熙繼位後,因爲他爹患天花病死,令他很受刺激,所以他一反順治消極躲避的態度,轉爲積極防治。
他下令在太醫院專門設立了痘診科,向天下征求名醫和治療天花的方法。又在北京設立專門負責八旗子弟防治天花事宜的“查痘章京”,力求減少天花在八旗子弟中的傳播和死亡率。
這時,有兩個神醫傅爲格和朱純嘏擅長種痘,二人得到康熙的重視,讓他們到全國各地去種痘。
來自南方的吹鼻痘法傳到北方,療效顯著。康熙非常重視這種方法,大力推廣道全國各地。
經過康熙的推廣,這種吹鼻痘法挽救了不少滿族人的生命,其中就有康熙的兒子。
康熙十七年(1687年),南方三藩之亂激戰正酣,而康熙的皇太子5歲的二阿哥胤礽出痘。康熙十分擔心兒子會夭折,愛子心切竟然親自去護理太子,一連12天沒有批閱奏折。
幸好最後太子痊愈,康熙十分高興,又是祭天,又是頒布诏書,宮中張燈結彩,大肆慶祝。
此後,皇子種痘成爲慣例在宮中正式確立下來。
康熙帝晚年時曾對皇子們說:
“國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種痘方,諸子女及爾等子女皆以種痘得無恙。”(雍正《庭訓格言》)
由于康熙大力推廣,天花得到了有效遏制,紫禁城內很少有人再患上天花。這個死神似乎漸漸離他們遠去了。
比如鹹豐。
鹹豐在兩歲時染上天花,經禦醫精心調理保住了性命,同樣在臉上留下了麻點,成了繼康熙之後的第二位“麻子臉皇帝”。
但到了鹹豐的兒子同治時,天花再一次露出猙獰的面目,對愛新覺羅家族痛下殺手。
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崩于皇宮養心殿,年僅18歲,爲清朝壽命最短的皇帝,死因是天花。
據正史記載,同治是死于天花。據《翁同龢日記》記載,說同治得了天花,導致毒熱內陷,最終“走馬牙疳”而死。
據宮中的十六日“脈案”記錄(即診斷記錄及處方),同治“腎虛赤濁,余毒挾濕,襲入筋絡,以致腰軟重痛、微腫,不易轉坐。腿痛筋攣,屈而不伸。”
十九日後,天花病毒病毒侵入體內五髒六腑,形成多處痘後癰毒,並從腰部潰爛,漫流膿水。
二十五日,腰與臀部的潰爛在一起。
二十八日,太醫告訴翁同龢,皇上“腰間潰處如碗,其口在邊上,揭膏藥則汁如箭激。醜刻如此,卯刻後揭又流半盅,前進溫補並未見效”。
至此,同治死于天花而不是梅毒,可以蓋棺定論了。
太醫積極救治同治,慈禧等人在宮內外按照祖上留下的規矩“供送痘神”,爲同治祈福,希望他早日痊愈。
但死神天花又一次奪走了一個愛新覺羅家族的人。
113年前,同樣在養心殿,同治的祖宗順治也是死在這裏。
同治,順治,在養心殿宣告不治。
後記。
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醫生的努力,人們在與天花的戰爭中,逐漸占了上風。
1950年10月,新中國全面推廣牛痘接種。
1961年6月,中國最後一名天花病人胡小發痊愈出院,天花在中國徹底絕迹。
1979年10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世界都已經消滅了天花。天花病是在世界範圍被人類消滅的唯一一個傳染病
天花病毒只保留在8個實驗室中,供研究之用。
人類的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同各種病毒的鬥爭史。
在人類社會的早期,科學不發達,病毒奪去了許多人生命,甚至連皇帝都不能幸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在同病毒的鬥爭中,利用科學爲武器,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病毒。
我們堅信,只要崇信科學,一定會取得疫情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