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存續時間約爲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曆時約470年,共傳13世、17位君王,爲商湯所滅,最大國土面積爲210萬平方公裏,劃分爲九個行政區,即“九州”: 冀州(今山西、河北省境、遼甯西部)、兖州(今山東西部、河北東南部)、青州(今泰山以東的山東半島)、徐州(今淮河以北的江蘇、安徽以及山東南部)、揚州(今淮河以南的江蘇、安徽以及浙江、江西北部)、荊州,(今湖北、衡山以北的湖南以及江西西北端)、豫州(今河南省境、湖北北部、陝西東南、山東西南部)、梁州(今四川以及陝西、甘肅南部)、雍州(今陝西、甘肅、甯夏、青海)
商朝,又稱殷或殷商,是中國曆史上第二個朝代,也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延續時間約爲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曆時554年,傳17世31王,後爲周武王姬發所滅。最大國土面積爲320萬平方公裏,即在夏的原有基礎上,向東南現今的江蘇和浙江、東北的遼甯、西北的甘肅,及西南的四川和重慶繼續擴展。
周朝是中國曆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朝代,也是中國曆時最長的朝代,約爲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統治達791年,共立32代37王,爲秦莊襄王嬴子楚所滅。最大國土面積爲340萬平方公裏,采用分封制,“立七十一國”,國土面積與商朝差不多,只是在東北抵達了遼東半島,在東南所控制的四川重慶的範圍更大。
秦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存續時間爲前221年—前207年,享國15年,共傳三世,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而亡。最大國土面積爲360萬平方公裏,采用郡縣制,最初將全國分爲三十六個郡,後來增加至四十八個。疆域東起遼東、西抵高原、南據嶺南、北達陰山,爲西漢鞏固漢地奠定了基礎。
漢朝是繼秦朝後出現的大一統王朝,在中國曆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代表地位,兩漢立國時間從公元前202年起到公元220年,國祚422年,共曆29帝,于公元220爲曹丕篡漢自立而宣告滅亡。漢初國土面積由秦末天下大亂,中原戰亂不休,致使河套爲匈奴所占據,南越、閩越、黔中等地相繼獨立,國土僅剩214萬平方公裏。到兩漢最鼎盛的時代,由西漢武帝和漢宣帝、東漢光武帝和漢明帝開疆拓土。現在的朝鮮半島、越南的北方,以及大半個新疆,包括中亞相當大的土地都在漢的西域都護府範圍中,還有四川全部和雲貴的大片土地,遼甯、吉林的全部和內蒙也有相當大的土地在漢的統治之內,國土面積達1040萬平方公裏。到東漢後期又出現嚴重縮水,除失去雲貴和內蒙外,新疆北部的土地也喪實殆盡,國土只有890萬平方公裏。
三國是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曆史時期,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鼎立,從公元220年(廣義說法則從184年黃巾之亂算起)魏文帝曹丕稱帝,到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東吳重新統一中國,曆時160年。當時曹魏政權占有12個州: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並州、幽州、兖州、涼州、雍州、荊州、揚州,即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東至黃海東南與孫吳對峙于長江淮河及漢江長江一帶、西至甘肅、西南與蜀漢對峙于秦嶺、河西一帶,有領土590萬平方公裏。
劉備所建立的蜀漢僅有益州一個州,再加22郡,勢力曾一度涵蓋荊州、益州及漢中。荊州丟失後,諸葛亮平定南中後獲得雲南一帶疆域,至此,蜀漢疆域固定爲:北方與曹魏對峙于秦嶺;東與孫吳相鄰于三峽;西南至岷江、南中,與羌、氐及南蠻相鄰。領土面積約爲190萬平方公裏。
東吳開始只擁有揚州一州,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今廣東、廣西至越南北部),並在擊敗關羽後獲得了整個荊州南部,至此東吳的疆域穩定下來:北與曹魏對峙在長江淮河及漢江長江一帶、西與蜀漢相鄰于三峽、東及南至東海和南海,其中南到達今天的越南中部,共分三州:荊州、揚州、交州32郡,擁有領土260萬平方公裏。
晉朝(266年-420年)是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它分爲兩個時期,即西晉(266年-316年)與東晉(317年-420年),合稱“兩晉”,共154年,西晉爲晉武帝司馬炎所建立,首都爲洛陽;東晉爲晉元帝司馬睿所建立,首都爲建康(今江蘇南京)。
西晉承襲曹魏領土,統一後領有蜀漢、東吳疆域。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肅、雲南,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計有國土920萬平方公裏。
東晉政權的疆域由于外族入侵與晉軍北伐,北疆時常變動。四川先後出現成漢、谯蜀等政權,東南疆域則大致固定。晉元帝時期,由于後趙石勒入侵,北疆只剩淮南江陵一帶。至公元383年淝水之戰前後,東晉疆域一直都在變動,直到公元417年才大體固定下來,此時東晉僅剩揚、荊、江、廣、交、豫、徐、兖、益、甯七州,約302萬公裏,加上北方各胡人占據的地方,合約國土面積爲935萬平方公裏。
隋朝由隋文帝楊堅所建,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又統一了中國。從公元581年至618年滅亡,享國38年。隋朝滅南朝陳後,疆域東起遼河、北抵大漠、西至新疆東北部、南據交趾,國土面積達到840萬平方公裏。這是由于突厥占領了甘肅和甯夏大部分地區,雲南和貴州也在謀求脫離隋朝中央政府,同時還失去了對越南和朝鮮半島的控制。
唐朝是由唐高祖李淵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曆21帝,統治289年(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其間,武則天在690年以周代唐,15年後恢複唐朝國號。唐朝版圖最大時期爲唐高宗李治在位的龍朔年間,達1237萬平方公裏,疆域包括東起朝鮮半島,南抵越南順化一帶,西達中亞鹹海以及呼羅珊地區,北達貝加爾湖至葉尼塞河下流一帶。可在數十年後,竟縮爲1030萬平方公裏,安史之亂後更是縮爲800萬平方公裏。
宋朝與晉朝一樣,分爲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是由宋太祖趙匡胤創立的中央集權制政體。宋朝自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政權定都開封,經靖康之亂後遷都杭州建立南宋,至宋懷宗趙昺投海自盡共曆18位皇帝,統治319年(960年—1279年)。宋朝雖然結束了自安史之亂以來的分裂局面,基本完成了統一,但國土遠遠不能與唐朝相提並論,宋朝與遼國的疆界長期穩定在雁門山——大茂山——白溝一線,在與西夏的作戰方面,宋神宗曾將疆土開擴到湟水流域、洮河上遊與貴德一帶,國土面積僅爲460萬平方公裏。
元朝是中國曆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統治者爲蒙古孛兒只斤氏,共傳11位帝王,統治中原97年(1271年-1368年)。由于元世祖忽必烈自認爲中國之主,馬克思、恩格斯、列甯等偉大導師也視其爲中國,因此元朝疆土包括整個中國、蒙古,及俄羅斯西伯利亞大片土地,即東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貝加爾湖,國土面積達1372萬平方公裏,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則有2267萬平方公裏。
明朝中國是曆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爲明太祖朱元璋。共傳16帝,享國276年(1368年——1644年)。明朝版圖最大時期爲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永樂年間,爲997萬平方公裏,疆域“東起朝鮮,西據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東西11750裏,南北10940裏。”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12帝,享國296年(1616年—1912年)。清朝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平定准噶爾統一西北後,疆域達到頂盛:東北與俄羅斯分界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與外興安嶺,這條疆線直到鄂霍次克海與庫頁島;正北與沙俄分界薩彥嶺、沙畢納依嶺、恰克圖與額爾古納河;西北與哈薩克汗國等西北藩屬國分界薩彥嶺、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至帕米爾高原;西南與印度莫臥兒帝國、尼泊爾、不丹等國分界喜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跟眼下與東南亞國家的分界相近;東與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與東海,與朝鮮王朝沿圖們江、鴨綠江分界;另外還領有台灣、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諸島(時稱千裏石塘、萬裏長沙、曾母暗沙),總面積達到1316萬平方公裏,至晚清1908年時縮水至1135萬平方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