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伊戰爭是1980年至1988年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邊境戰爭。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屬于西亞,但各自的理念並不完全相同,大家又都想壓倒對方,最終引發沖突。戰爭前後長達8年,兩國均打得大傷元氣,除常規戰爭外,兩國在戰爭過程中還發明了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非常規作戰手段。
俗話講: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戰爭時期,兩國消耗巨大,但自身工業能力有限,只有大量進口軍火。于是,物美價廉的中國軍火便成了最佳選擇。有這樣一種說法:整個80年代,中國軍工在國內訂單大量削減的情況下,硬是靠著兩伊戰爭堅強地活了下來。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國內的59式坦克,出口到伊拉克才100萬人民幣,整個兩伊戰爭期間,成交額就在十億美元以上,可見59式坦克賣了多少輛。更好的69II坦克,一口氣出口3100輛。還有殲七戰鬥機、56式沖鋒槍、蠶式反艦導彈、63式裝甲車和107毫米火箭炮等等,兩伊戰爭可是讓整個中國的軍工企業都吃飽了。
據說,兩個國家都急著買裝備,國內軍工廠的報價是直接把人民幣單位改爲美元,例如:一顆炮彈給國內部隊的價格是300人民幣,賣到中東的價格就變成了800美元,真可謂數錢數到手抽筋。北到內蒙古,南到西南三線,用本山老師小品裏的話就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生産氣氛熱火朝天。”
于是,另一種說法産生了:很多軍工廠因爲賺錢誤判了形勢,錯過軍轉民的最佳時機,兩伊戰爭結束後,國內軍工廠立刻被打回原形,陷入困境。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
第一,兩伊的軍火消耗沒有想象中那麽多
據說,僅伊拉克在兩伊戰爭期間的軍費開支就高達1200億美元,其實,許多裝備並不是完全損毀,而是伊拉克軍隊的自身管理能力不行,有些裝備稍有損壞就不知道怎麽修理,只能丟棄不用,很多裝備就是這麽損耗掉的。伊朗差不多也是這個樣子。
第二,國産武器的表現不盡人意
我國給兩伊出售武器,多多少少還要看美國人的臉色。當時,向伊拉克出口80架殲七,還是先出口到約旦,再通過約旦轉手給伊拉克。戰爭後期,還賣了30架殲七改進型給伊朗。國産武器便宜是便宜,但質量並不好,加上售後服務也跟不上。殲七運到伊朗後,兩國已經停火,伊朗一氣之下就把這批殲七打折轉賣給了蘇丹和坦桑尼亞。兩伊戰爭打下來,國內武器是賣了不少,但在國際市場積累的不是美譽度,而是許多的差評。戰爭之後,國産武器出口份額急劇下降,甚至有一陣子的出口份額還不如三哥。有點錢的買家都認爲還是美歐的産品比較好,我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武器銷售渠道一下化爲烏有。
第三,國內軍工企業陷入困境有其深層次原因
八十年代,國內在全面搞經濟建設,軍隊被大量縮編,導致很多軍工廠就沒有了訂單。那時軍工企業靠什麽維持生計?唯一的出路就是進入民品市場,不管有沒有技術含量,能賺錢就行,據說,大名鼎鼎的成飛還生産過洗衣機呢。但是,軍工廠長期以來習慣從國家接訂單,其僵化的模式是無法與民營企業競爭的。
因此,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國內軍工企業陷入困境有其曆史必然性,與兩伊戰爭並沒有太大的關系。並不是兩伊戰爭讓很多軍工廠錯過軍轉民的最佳時機。過了那陣子轉折期以後,各家軍工企業都在市場競爭中搏擊,所以大家現在才看到各家企業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