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關系還不錯的朋友,她休完産假就上班了,白天上班比較辛苦,晚上她就把孩子扔給婆婆,讓婆婆哄孩子睡覺,自己偷得一點空閑,刷刷手機、購購物,看個電影。
但是她又比較注重孩子的睡眠,看著婆婆每次帶孩子都是淩晨十二點左右才睡,她心裏非常不舒服。但是她婆婆的作息本來就是這樣,晚上十二點睡覺,白天十點左右才起來。爲此,她經常向我抱怨,說這個老太婆怎麽就不能帶著孩子早點睡呢?
從一開始我就勸她和孩子睡,因爲我自己就一直堅持和兒子睡,想給兒子一個好的睡眠習慣,還可以建立良好的母子關系。但是她因爲不想太累,就一直沒和孩子一起睡。
這次我看她說得過分了,我就直接怼了回去,“你想孩子有個好的睡眠習慣,你自己爲什麽就不能犧牲下,晚上九點就給孩子洗澡、講故事、哄睡?孩子究竟是你的,還是你婆婆的呢?你才是孩子的媽!”
她一聽我的話直接傻眼了,但是也無法反駁我的話。因爲她不想陪孩子睡,和她婆婆一樣,不想犧牲自己那段可以追電視、追電影、刷手機、玩微信的時光。所以她一直想的是讓婆婆改變,而不是自己改變。
有句名言,在這個世界有兩難:一是改變別人,二是改變自己。既然改變別人那麽難,那你就只能嘗試改變你自己了。
一、記我那段哄娃睡覺的時光,曾犯過的兩大錯誤
剛做媽媽的時候,我當時手忙腳亂的,坐月子的時候指望著月嫂,出了月子指望我婆婆。但是,在月子裏看到月嫂很多不專業的行爲,像她在我兒子出生後第七天就給90毫升奶粉,給我兒子洗澡導致肚臍流血,還有我得了乳腺炎等,我當時就就已經主動去學習育兒知識了。
孩子出生第一年,最重要的兩個大事就是餵養,還有睡覺。餵養方面,很早我就決定母乳了,所以最讓我頭疼的是睡覺。
在我兒子睡覺這個事情上,我曾犯了兩大錯誤,給大家做個提醒。
1、孩子睡得少,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學習
月嫂在的時候,我兒子睡得挺多的。其實,那會,月嫂幫我擋了不少事情,每當爺爺奶奶要和孩子玩,月嫂就說孩子要多睡覺,這樣才更養腦子。
月嫂走後,我兒子睡得很少。有一個星期,我把兒子的睡眠時間進行了統計,發現一天下來,他才睡十二個小時左右,那時候我就開始焦慮了。
有一次,我老公的表姐來看我兒子,我記得那會我兒子都犯困了,但是他表姐一直逗著玩,我婆婆也是。我當時就說,我兒子睡覺睡得太少了。他表姐來了句,有的孩子就是天生睡得少的。我婆婆也跟著贊同,說是有孩子天生這樣的,讓我不用擔心。
後來,我查詢了育兒書籍,還有一些育兒大號的文章,才發現自己犯了這個大錯誤。其實不是孩子天生睡得少,而是孩子的睡覺能力是需要學習的,他並不是天生就會自主睡覺的。如果在睡覺這個事情上,大人不去給孩子做協助,孩子就不會自主睡覺,所以孩子睡得少,問題是在于照看孩子的人身上。
知道了問題的根源,下面,我們先來看看,0-1歲的孩子,睡眠時長是多少才是合理的。在《韋氏嬰幼兒睡眠聖經》中,對于寶寶的睡眠,給出了更具體的睡眠時長建議。
所以作爲新手爸媽的,千萬別相信孩子天生睡得少這樣的論調。
如果孩子睡得少,又出現身高、體重不達標,那麽一定要把孩子的睡眠重視起來。
2、孩子除了奶睡、抱睡外,還有一種方式叫自主入睡
一開始,我和我婆婆根本不懂得什麽叫自主入睡,我婆婆習慣用她的方式,抱著孩子哄睡,我習慣用更簡單、原始的方式,那就是奶睡。那時候,我和我婆婆都沒有意識到對方的錯誤,我們錯誤地共存著,白天的時候,不是婆婆抱著哄睡,就是我奶睡,晚上則是我一直奶睡。
後來,我才發現我和我婆婆犯了大錯,導致孩子差不多一歲半左右,還得抱著哄睡,孩子才能睡著。
估計很多媽媽都有和我們一樣的問題,從一開始,就給孩子用錯了哄睡方式。
(1)經常抱睡的三大不利影響
一是不利于寶寶的脊椎成型。有醫生指出,部分成年人的脊柱側彎和脊柱發育不良是與幼時過多被抱睡有關。
二是抱睡的孩子休息不好。抱著寶寶睡覺,因爲家長懷裏沒有很大的空間,寶寶的身體及四肢的活動舒展不開,全身肌肉得不到休息,導致入睡不深。
三是不利于寶寶的新陳代謝。因爲抱著寶寶睡覺,寶寶離我們的距離一定是比較近的,所以,不利于新鮮空氣的轉換。
(2) 奶睡帶來的兩大問題
奶睡是睡眠裏最高級的武器,但是奶睡會導致兩個問題。
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奶著奶著就睡著了,很有可能導致孩子吃不飽也睡不好。而且如果孩子沒有吃飽就睡了,睡覺也不會踏實,沒有一會就會醒過來再喝奶,喝完又睡,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此外,會把孩子喝奶和睡覺搞混。我當時真的是強迫性給我兒子奶睡,爲了讓他能在晚上九點前睡覺,基本上我得奶半個小時以上他才會睡覺。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我是有多愚蠢呢。
第二個問題是這個哄睡方式根本沒有人可以替代。我上班後,記得有一個晚上因爲開會,晚上十一點才到家,回到家發現兒子在哭,一看到我就馬上撲到我身上,我餵了幾口奶馬上乖乖睡覺了。婆婆說,沒有看到我回來,兒子都困了,卻怎樣都不肯睡,一直在哭鬧。
最後,我們要思考一個事情,其實不是孩子要奶睡、抱睡,是照顧孩子的我們導致的,我們在協助孩子入睡的時候,輸入了錯誤的幫助方式。
二、什麽是自主入睡?如何讓孩子進入自主入睡?
每個孩子,都是可以自主入睡的。但是關于孩子自主入睡,大家的認識是不同的。
有的父母認爲完成睡前儀式後,大人離開房間寶寶能自己睡是自主入睡;有的父母認爲完成把寶寶放床上,大人只需陪著或是哼哼拍拍,寶寶能自己睡就是自主入睡;還有的父母認爲即使需要抱哄餵奶,只要能夠迷糊放床上,寶寶能自己睡著也算自主入睡……
那麽,什麽是自主入睡?
對一歲以內的寶寶來說,自主入睡指的就是在完成入睡准備後,嬰兒不再需要大人提供持續的幫助,能夠自主完成從大人放到床上到睡著的過程,進入睡眠。
爲了幫助寶寶順利入睡,我們需要給寶寶完成兩大准備活動,協助寶寶入睡。
1、生理上的准備活動
在寶寶睡覺之前,寶寶有一系列的生理活動,是需要父母協助才能完成。包括喝奶、洗澡、換紙尿褲、換睡衣、關燈,以及躺到床上。
這些准備活動,我們可以給孩子形成一個固定的睡眠儀式。等我們堅持一段時間,重複在孩子腦海裏建立了這樣一套動作後,孩子的腦裏裏就會形成一個條件反射。等我們再做這樣的動作時,孩子腦海裏就會自動跳出“要睡覺”這樣的意識。
睡眠儀式可以是洗澡、穿衣服,喝奶,關燈,再加上柔和的音樂,或者給孩子講一個故事,或者放一個寶寶喜歡的毛公子等。這個大家可以隨自己的喜好。
此外,我們還要注意給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譬如不要開著燈、聲音不要太嘈雜等,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協助孩子入睡。
2、心理上的准備活動
1歲以內的小寶寶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調節情緒的能力是有限的。在睡覺前,他們需要父母或者照顧者,幫助他們平複情緒,才可以漸漸入睡。
對于不怎麽哭鬧的寶寶,我們可以這樣安撫他的情緒。可以用輕柔的聲音和寶寶說話,或者唱搖籃曲,比如發出有節奏的“噓噓、西西、絲絲、嗯嗯、哦哦”的聲音,一邊唱一邊有節奏輕拍寶寶的小胳膊。等寶寶6個月大後,就不用拍了,只需要把手輕放在寶寶身上,告訴他你在旁邊,讓他有安全感就可以。
二是如果寶寶情緒很難平複,可以用“抱起放下法”。在寶寶哭鬧的時候,抱起來安撫,等他情緒平穩了再放下。持續幾次這樣,孩子就會明白你在做什麽了。等他確認你放下他不會離開,一直在他身邊,他有了安全感後,他就會接受你的放下。慢慢地寶寶就會發困,眼神就會迷糊。有的寶寶中途還會睜開眼睛看看你在不在,像我兒子就這樣,等他確認你還在,就會乖乖地入睡了。
三、關于寶寶自主入睡的四大注意事項
1、小月齡的寶寶,不要強求自主入睡。
對于0~3個月的小嬰兒來說,其活動能力、情緒調節能力都非常有限,往往需要父母給予很多幫助,而且剛從媽媽的子宮出來,他們非常缺乏安全感,是很依賴大人的安撫的。在這一時期,抱睡、奶睡其實都是很自然的入睡方式,寶媽們不要強求寶寶一定要自主入睡。
2、寶寶的夜醒是正常的生理需求。
對于1歲內的寶寶,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在夜裏其實還是會醒一兩次的。寶媽不要誤會寶寶的夜醒,這是正常的因爲饑餓等生理需求而醒來。寶寶夜醒後,餵完奶,是可以再次自主入睡的。
3、在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的時候,千萬不要使用哭聲免疫法。
提出“哭聲免疫法”的是美國的約翰·华生,这个倡导“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睡眠训练,让美国很多孩子痛苦万分,让他一度成为美国最讨厌的人之一。这个方法也受到了主张亲密育儿法的西尔斯的坚决反对,明星宝妈马伊琍也曾发声非常后悔用这个方法训练女儿睡觉。
4、不要讓孩子過度疲勞。
很多父母會犯一個錯誤,就是認爲孩子越累越困,會睡得越快。其實,孩子過度疲勞的時候,情緒會非常大,更難睡著。我兒子四個多月的時候,有一次我們沒有意識到他困了,還給他洗澡,結果洗澡的時候他不停地哭,還不肯下水。抱上來後,一直往我懷裏鑽,然後我們還堅持給他擦油、穿衣服,他就一路哭鬧著,最後我給他餵了兩口奶,他竟然睡著了。
《嬰幼兒睡眠聖經》有提到,嬰兒一旦太困,過度疲勞就很難睡著,他們很想睡又睡不著,就會煩躁鬧覺了,哄睡就會難上加難。
四、爲什麽陪睡的人,不是奶奶,而是媽媽更合適?
很多育兒書籍都提到過,在孩子三歲內不推薦讓老人帶孩子睡覺,特別是在兩歲之前。
1、影響母子依戀關系的建立,孩子會缺乏安全感
從兒童心理學角度來說,安全感對孩子的未來發展非常重要,其影響長達一生。
心理學專家勞拉·伯克所著的《毕生发展心理学》中提到过,在人生的第一个阶段中,也就是幼儿时期,面临着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沖突"——基本信任沖突。
這個信任,90%來自于對媽媽的信任。在這個時期,如果媽媽可以成爲照顧寶寶的主要角色,滿足孩子的要求,多陪伴寶寶,特別是晚上陪睡,這會讓孩子的安全感非常充足,寶寶就會平穩度過基本信任沖突。
如果過早將孩子從媽媽身邊抱走,就會在幼兒時期,對孩子的心理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包括長大後變得非常沒有安全感,很難建立親密關系等。
19世紀,精神分析學家勒內·施皮茨曾經拍攝過一個黑白的簡短的影片。
片中的主角是一群嬰兒,媽媽照顧了寶寶三個月後就離開了,把寶寶交給了育嬰園的護士。最初幾天,大多數孩子還能愉快地咯咯笑或微笑,但在媽媽離開一周後,他們普遍發生了變化:反應遲鈍、面無表情,或者臉上寫滿恐懼。
2、影響老人休息,導致老人身體不好
老人比較溺愛孩子,擔心的事情多。睡覺的時候,孩子有點什麽動靜,老人就就會趕緊查看,比如給孩子蓋被子、摸摸手腳、抱起來走走哄睡等。老人這麽做,不僅幹擾了孩子的深度睡眠,造成孩子睡眠質量差,睡不好;也影響了老人自身的睡眠。老人一旦睡眠不好,原本免疫力低下的他們,就很容易被病毒入侵,從而生病。
我一個朋友的婆婆,帶孩子睡覺,自己連續多天沒睡好,結果在醫院躺了半個多月,而且孩子也還被感染了。
3、對孩子的健康有影響
像剛剛提到的我朋友的小孩一樣,小孩和老人的免疫力一樣低下,很多老人生病了,就會傳染給小孩。
此外,大家都知道一個事實,老年人的身體處于衰退期,因爲自身肺部組織彈性比較小,呼吸就變得很沉重,呼出的氣體非常渾濁。孩子和老人同睡,如果房間空氣流通不好的話,孩子的呼吸就也會受到不利影響。
此外,民間有個說法,就是老人味。這個國外有過相關研究,發現這是一種叫做“雙乙酰”的物質,來源是螨蟲和細菌的快速繁殖。
老年人皮膚比較幹燥,又有很多褶皺,再加上皮膚上容易脫落皮屑,就給螨蟲、細菌提供了繁殖的溫床,這對孩子的健康是有很大壞處的。
所以,爲了孩子好,爲了老人好,媽媽們就要辛苦一點,在孩子3歲內,自己帶著孩子睡。如果確實很累,也可以讓爸爸幫忙分擔下。
孩子跟著爸爸媽媽睡,長大後,孩子不僅安全感會很足,據說幸福度也會非常高。
你們說,我怼那個朋友,說得對不對?你們呢?是自己陪孩子睡嗎?
我是妮可媽咪,有一個2歲的兒子,多平台原創作者。成爲媽媽後,堅持學習育兒知識,堅持分享0-3歲寶寶的護理技巧及教育知識,與您共同成長,一起成爲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