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防部間接證實,我國完成了東風彈道飛彈最新一輪的多彈頭試射工作。
據稱一枚東風5C液體火箭彈道飛彈投射了十枚彈頭。這次東風5C多彈頭試射的重大意義在於:攜帶十枚彈頭的彈道飛彈,攔截難度非常大,可以說令美軍傳統的中段攔截飛彈失去了攔截能力。
為此美軍將被迫大幅度加大原本已經極為龐大的反導系統投入,而且還未必能夠保證攔截下東風41、東風5C投射的大量分彈頭。
東風5B飛彈,據信開始使用多彈頭技術
近日中國國防部間接證實,我國完成了東風彈道飛彈最新一輪的多彈頭試射工作。
據稱一枚東風5C液體火箭彈道飛彈投射了十枚彈頭。這次東風5C多彈頭試射的重大意義在於:攜帶十枚彈頭的彈道飛彈,攔截難度非常大,可以說令美軍傳統的中段攔截飛彈失去了攔截能力。
為此美軍將被迫大幅度加大原本已經極為龐大的反導系統投入,而且還未必能夠保證攔截下東風41、東風5C投射的大量分彈頭。
根據美國飛彈防禦體系的特點,當敵方彈道飛彈起飛時,首先實施助推段攔截 —— 粗略的說是在彈道飛彈在自身動力推進起飛階段實施攔截。在這一階段未能完成攔截的可能性很大,對於中國、俄羅斯這些國家來說,很可能彈道飛彈在自身國土之內就將完成助推段飛行,導致美軍武器難以接近彈道飛彈,更不用說攔截。此後,彈道飛彈進入中段飛行階段,並在這一階段釋放多彈頭。傳統的美軍中段攔截器,只能攔截一枚彈頭,戰時需要發射兩三枚攔截飛彈,也許才能夠攔截攜帶攜帶兩到三枚分彈頭的彈道飛彈,來襲飛彈再增多的話就基本毫無辦法。
為此,美國飛彈防禦體系中增加了多彈頭攔截系統的研製發展規劃。直接原因很簡單,美軍的老對手俄羅斯因為與美國交惡,將削減多彈頭飛彈的規劃,改為了將普通的新型彈道飛彈發展為多彈頭彈道飛彈的策略,保持對美國的威懾能力。2015年俄羅斯實施了新型多彈頭飛彈的試射,最終將一次投射6個分彈頭。
中國東風41、東風5C多彈頭彈道飛彈,給美軍帶來了新的壓力。特別是中國開始掌握分彈頭變軌、規避、變速等突防手段,迫使美國飛彈防禦體系不得不加緊研製測試攔截多彈頭的新型武器裝備。
攔截多彈頭彈道飛彈的「反飛彈」,本身也是一種多彈頭飛彈。典型的例子包括美國海軍宙斯盾反導體系中的「標準」3BLOCK2B攔截彈,它可以攜帶五枚攔截器,勉強滿足攔截中國、俄羅斯早期多彈頭彈道飛彈的需求。但宙斯盾戰艦可以靠前部署,儘可能占據最為有利於實施作戰的位置,這是陸基攔截彈不具備的能力。
「標準3」攜帶的攔截彈
更具威力的是美國陸基GBI攔截彈,一次可投射最多20個攔截器。
中國東風5C或者俄羅斯的多彈頭彈道飛彈,給美軍攔截器帶來了一個新的「老問題」:它們都具備更為出色的欺騙誘餌技術,攜帶的多彈頭之中帶有雷達紅外特徵酷似真彈頭的假目標,從而欺騙美軍攔截器。而且充氣、摺疊的假目標不占用多少重量空間。原本隨著俄羅斯多彈頭彈道飛彈的削減,美軍面對的誘餌數量降低,但近期又出現增長的勢頭。
誘餌假目標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即便是中國這樣並沒有大量威脅北美大陸的彈道飛彈的國家,一次發射的真實彈頭加上誘餌假目標,也足以令美軍的攔截系統捉襟見肘。這是因為,目前在中段探測真假彈頭的能力有限,很難在中段釋放彈頭時區分出真假彈頭,唯一可靠的辦法是增加攔截器的數量,把所有目標都打下來。因此美軍將不得不部署更多的攔截器,成本相當驚人。
假如中國發射四到五枚東風5C彈道飛彈,真假彈頭加在一起可能達到一百個之多,這就已經超越了美軍現有陸基攔截飛彈的彈頭攔截總數,而且還未考慮攔截有可能不成功,需要齊射、補射的數量。當中國相關的能力達到一定數量時,很可能對美國陸基攔截體系形成超飽和的優勢,這樣美軍投入天文數字打造的飛彈防禦系統很可能被「廢掉大半武功」。
中國東風5C多彈頭彈道飛彈的測試成功,已經令美軍部署使用的第一代「大氣層外殺傷器」成為了雞肋。美軍相關攔截飛彈,前面已經提及只能攜帶一個攔截器,在中國多彈頭彈道飛彈不斷成熟、鋪開裝備的情況下,不得不在實戰中使用多枚攔截飛彈防禦一枚東風5C。但是美軍陸基攔截體系的發射設施目前也是有限的,迅速將所有第一代攔截武器都替換成多彈頭攔截飛彈,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事情,涉及在美軍軍費高漲、國內削減支出呼聲很高的背景下加大對一直被各界質疑是否真實有效的飛彈防禦系統的難題,這讓美軍非常的頭疼。
不管怎麼說,美軍還是在積極推進「多目標攔截器」的研製裝備,這一項目的前身經歷了單一攔截器小型化、一次投射多枚先進攔截器的不同發展階段。
攜帶多枚攔截器的載體飛行控制矢量發動機測試
小型化的嘗試,始於1990年代,因為忌憚俄羅斯根據兩國削減飛彈協定而提出強烈反對,美國偷偷摸摸的進行了相關科研,直到21世紀才公布了相關項目。2005年,美軍深感分辨真假彈頭的可能性太低,決定發展可以打下真假目標的攔截體系。也就是所謂的「多攔截器」計劃。此時美國軍工巨頭們已經開始鼓吹可以研製出只有幾公斤大小的攔截器,個頭和大的奶粉罐類似。為了簡化設計,降低成本,這些攔截器分開運行後,依然通過無線電數據連結收攔截飛彈主體上的複雜紅外探測器獲取的目標信息。這樣在主體攜帶的複雜火控計算機管理下,這些奶粉罐分別或者分組的撲向被分配到敵方彈道飛彈分彈頭。每個奶粉罐自帶一個較小的焦平面陣紅外探測器,負責末端的具體搜索跟蹤。
理論上這樣先進的攔截飛彈,可以打下敵方彈道飛彈拋出的多個分彈頭以及誘餌假目標。但是在實踐中,美軍和軍工企業都發現這種攔截器+飛彈主體探測火控組合的難度,依然很大,實現成熟戰鬥力還需要非常漫長的努力。特別是中國東風系列飛彈以及高超音速飛行器,展示出了核飛彈武器進行複雜機動操作的能力,甚至是滑翔式的非彈道飛行能力,讓攔截成功率進一步下滑。這時美軍又想起了助推段攔截的辦法,畢竟助推段的彈道飛彈既不能進行複雜機動,也不能放出分彈頭。如果是對付國土較小的國家,可以把宙斯盾戰艦靠近敵方沿海部署,這樣美國海軍的攔截飛彈就將有機會打下敵方在助推段的彈道飛彈。
不過美軍還是對中段攔截多彈頭彈道飛彈的努力「此志不渝」,近幾年雷神、波音、洛馬等巨頭不斷獲得新合同,試圖最終攻克中段攔截中國東風家族、俄羅斯新型彈道飛彈的難題。美軍期望在2020年開始接近實現初始作戰能力,在2030年完成全面裝備。在此前攔截器+主體探測火控系統的基礎上,雷神公司推出了以一枚子攔截器作為所有子攔截器的先行「眼耳大腦」的設計方案,由它負責提前接受來自各種美軍平台的目標信息,實現對其它子攔截器的任務規劃分配操作。這一做法的好處是假如這枚子攔截器因故無法完成核心任務,其它子攔截器即可頂上接替,總體可靠性顯著提高。
雷神公司方案想像圖
從上述發展歷程和攔截飛彈技術細節變化,不難看出攔截中國、俄羅斯多彈頭彈道飛彈的難度,就連美國這一超級大國也難以應付。隨著東風5C多彈頭彈道飛彈的試射工作向前推進,美軍飛彈防禦系統是否能夠在巨額投入後具備真實的威懾能力,讓我們拭目以待。
根據美國飛彈防禦體系的特點,當敵方彈道飛彈起飛時,首先實施助推段攔截 —— 粗略的說是在彈道飛彈在自身動力推進起飛階段實施攔截。在這一階段未能完成攔截的可能性很大,對於中國、俄羅斯這些國家來說,很可能彈道飛彈在自身國土之內就將完成助推段飛行,導致美軍武器難以接近彈道飛彈,更不用說攔截。此後,彈道飛彈進入中段飛行階段,並在這一階段釋放多彈頭。傳統的美軍中段攔截器,只能攔截一枚彈頭,戰時需要發射兩三枚攔截飛彈,也許才能夠攔截攜帶攜帶兩到三枚分彈頭的彈道飛彈,來襲飛彈再增多的話就基本毫無辦法。
為此,美國飛彈防禦體系中增加了多彈頭攔截系統的研製發展規劃。直接原因很簡單,美軍的老對手俄羅斯因為與美國交惡,將削減多彈頭飛彈的規劃,改為了將普通的新型彈道飛彈發展為多彈頭彈道飛彈的策略,保持對美國的威懾能力。2015年俄羅斯實施了新型多彈頭飛彈的試射,最終將一次投射6個分彈頭。
中國東風41、東風5C多彈頭彈道飛彈,給美軍帶來了新的壓力。特別是中國開始掌握分彈頭變軌、規避、變速等突防手段,迫使美國飛彈防禦體系不得不加緊研製測試攔截多彈頭的新型武器裝備。
攔截多彈頭彈道飛彈的「反飛彈」,本身也是一種多彈頭飛彈。典型的例子包括美國海軍宙斯盾反導體系中的「標準」3BLOCK2B攔截彈,它可以攜帶五枚攔截器,勉強滿足攔截中國、俄羅斯早期多彈頭彈道飛彈的需求。但宙斯盾戰艦可以靠前部署,儘可能占據最為有利於實施作戰的位置,這是陸基攔截彈不具備的能力。
更具威力的是美國陸基GBI攔截彈,一次可投射最多20個攔截器。
中國東風5C或者俄羅斯的多彈頭彈道飛彈,給美軍攔截器帶來了一個新的「老問題」:它們都具備更為出色的欺騙誘餌技術,攜帶的多彈頭之中帶有雷達紅外特徵酷似真彈頭的假目標,從而欺騙美軍攔截器。而且充氣、摺疊的假目標不占用多少重量空間。原本隨著俄羅斯多彈頭彈道飛彈的削減,美軍面對的誘餌數量降低,但近期又出現增長的勢頭。
誘餌假目標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即便是中國這樣並沒有大量威脅北美大陸的彈道飛彈的國家,一次發射的真實彈頭加上誘餌假目標,也足以令美軍的攔截系統捉襟見肘。這是因為,目前在中段探測真假彈頭的能力有限,很難在中段釋放彈頭時區分出真假彈頭,唯一可靠的辦法是增加攔截器的數量,把所有目標都打下來。因此美軍將不得不部署更多的攔截器,成本相當驚人。
假如中國發射四到五枚東風5C彈道飛彈,真假彈頭加在一起可能達到一百個之多,這就已經超越了美軍現有陸基攔截飛彈的彈頭攔截總數,而且還未考慮攔截有可能不成功,需要齊射、補射的數量。當中國相關的能力達到一定數量時,很可能對美國陸基攔截體系形成超飽和的優勢,這樣美軍投入天文數字打造的飛彈防禦系統很可能被「廢掉大半武功」。
中國東風5C多彈頭彈道飛彈的測試成功,已經令美軍部署使用的第一代「大氣層外殺傷器」成為了雞肋。美軍相關攔截飛彈,前面已經提及只能攜帶一個攔截器,在中國多彈頭彈道飛彈不斷成熟、鋪開裝備的情況下,不得不在實戰中使用多枚攔截飛彈防禦一枚東風5C。但是美軍陸基攔截體系的發射設施目前也是有限的,迅速將所有第一代攔截武器都替換成多彈頭攔截飛彈,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事情,涉及在美軍軍費高漲、國內削減支出呼聲很高的背景下加大對一直被各界質疑是否真實有效的飛彈防禦系統的難題,這讓美軍非常的頭疼。
不管怎麼說,美軍還是在積極推進「多目標攔截器」的研製裝備,這一項目的前身經歷了單一攔截器小型化、一次投射多枚先進攔截器的不同發展階段。
小型化的嘗試,始於1990年代,因為忌憚俄羅斯根據兩國削減飛彈協定而提出強烈反對,美國偷偷摸摸的進行了相關科研,直到21世紀才公布了相關項目。2005年,美軍深感分辨真假彈頭的可能性太低,決定發展可以打下真假目標的攔截體系。也就是所謂的「多攔截器」計劃。此時美國軍工巨頭們已經開始鼓吹可以研製出只有幾公斤大小的攔截器,個頭和大的奶粉罐類似。為了簡化設計,降低成本,這些攔截器分開運行後,依然通過無線電數據連結收攔截飛彈主體上的複雜紅外探測器獲取的目標信息。這樣在主體攜帶的複雜火控計算機管理下,這些奶粉罐分別或者分組的撲向被分配到敵方彈道飛彈分彈頭。每個奶粉罐自帶一個較小的焦平面陣紅外探測器,負責末端的具體搜索跟蹤。
理論上這樣先進的攔截飛彈,可以打下敵方彈道飛彈拋出的多個分彈頭以及誘餌假目標。但是在實踐中,美軍和軍工企業都發現這種攔截器+飛彈主體探測火控組合的難度,依然很大,實現成熟戰鬥力還需要非常漫長的努力。特別是中國東風系列飛彈以及高超音速飛行器,展示出了核飛彈武器進行複雜機動操作的能力,甚至是滑翔式的非彈道飛行能力,讓攔截成功率進一步下滑。這時美軍又想起了助推段攔截的辦法,畢竟助推段的彈道飛彈既不能進行複雜機動,也不能放出分彈頭。如果是對付國土較小的國家,可以把宙斯盾戰艦靠近敵方沿海部署,這樣美國海軍的攔截飛彈就將有機會打下敵方在助推段的彈道飛彈。
不過美軍還是對中段攔截多彈頭彈道飛彈的努力「此志不渝」,近幾年雷神、波音、洛馬等巨頭不斷獲得新合同,試圖最終攻克中段攔截中國東風家族、俄羅斯新型彈道飛彈的難題。美軍期望在2020年開始接近實現初始作戰能力,在2030年完成全面裝備。在此前攔截器+主體探測火控系統的基礎上,雷神公司推出了以一枚子攔截器作為所有子攔截器的先行「眼耳大腦」的設計方案,由它負責提前接受來自各種美軍平台的目標信息,實現對其它子攔截器的任務規劃分配操作。這一做法的好處是假如這枚子攔截器因故無法完成核心任務,其它子攔截器即可頂上接替,總體可靠性顯著提高。
從上述發展歷程和攔截飛彈技術細節變化,不難看出攔截中國、俄羅斯多彈頭彈道飛彈的難度,就連美國這一超級大國也難以應付。隨著東風5C多彈頭彈道飛彈的試射工作向前推進,美軍飛彈防禦系統是否能夠在巨額投入後具備真實的威懾能力,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