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往之前,要先學會看清別人。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塗山朗讀音頻
古語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想要看清一個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的三件事情,看清他的廬山真面目。
01
還錢時的反應。
人是一種趨利的動物。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人們往往都會卸下僞裝。
每個人都會遇到經濟困難的時候,需要向他人借錢周轉,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通過他的反應,來看清一個人的人品。
有一種人,他們根本沒有“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的觀念,反正錢已經在自己手裏了,那就是自己的,錢是你自願給的,怎麽還能問我要呢?
遇到這種人,越早遠離越好!
因爲一旦跟他産生利益沖突,你一定會受到傷害。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錢往往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品格優劣,一個連錢都不還的人,怎麽可能回饋別人給予的情分。
有一種借錢,不叫借錢,而叫欺騙、敷衍、人欺人、心負心。
你借出的不是錢,是一顆真心,但有可能換回來死心。
在幫助別人之前要提前了解這樣做會不會傷害到自己,不要因爲借給別人錢而耽誤了自己。
歸根到底,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還要看他還錢時的反應,如果很不幸遇到那種不看重情分的“朋友”,趁早遠離就好。
02
吵架之後的態度。
在當今社會,倡導素質教育,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也被教導講文明,懂禮貌。
想要看清楚一個人的人品,就要看他在吵架之後的態度。
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明蘭說過這樣一句話:
“與人相處,最終還是要依靠的,還是那最低處,品行的最低處。
與人相處那幾十年,終究還是要看看最低處的那兒,能不能忍得下去。”
與人交往時,往往會有矛盾,但是無論與人發生多大的沖突,都不能侮辱別人的人格,不能在吵架之後采取報複的行爲。
即使是聖人也會有脾氣,生氣本身沒有什麽不對,但是如何管理自己生氣時的情緒,如何把控自己生氣時的言行,才能看出一個人的水准。
真正內心成熟的人,無論情況有多糟糕,都不會惡語相向,拿捏得住分寸,永遠不會用“我只是一時沖動”來掩飾太平。
在生氣時控制的住情緒,不僅堅持的是一種禮貌,更是一份品性。
03
承諾之後的作爲。
在古代時就有“立木爲信”、“一諾千金”、“曾子殺豬”等一系列關于承諾而付出巨大代價的故事。
而在當代社會這種信守承諾的品質依然被提倡。
在承諾面前,也可以很直觀地看出一個人的品行。
正如我之前看到猶太人教育子女的報道:
你知道一個人最讓人敬仰的是什麽事情?那就是說到做到,信守承諾。
那麽怎麽樣才能夠做到信守承諾呢?那就是永遠不要許下承諾!
事實上,如果你考慮周全,不輕易給別人承諾,但是又願意盡全力去做到,這就意味著你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
相反,答應別人很多事情,承諾別人太多,但是沒有一件能夠兌現,隨隨便便反悔,這種人已經毫無人格可言。
“人無信則不立”。
沒有誠信的人,不能堅守自己承諾的人,一事無成的概率極大。
做事有始有終,說話言而有信。真誠地與人相處,才會更容易獲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遵守與別人的約定。
無論何時何地,一言既出,驷馬難追,不辜負別人的信任,不辜負自己的諾言。
越長大越孤單,這是和我們的閱曆是有關系的,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才會明白哪些人值得我們付出,哪些人根本不可信。
我們期待每一次的相遇,但是與人交往之前,要先學會看清別人。
願你往後余生,身邊都是高質量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