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國內疫情逐漸被控制,但卻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形式下,在疫苗尚未被研發出來之前,提高機體自身的免疫力尤其重要。冬春交替,氣溫多變,物升發,呼吸道疾病頻發,又是承接到脾胃偏弱的夏季的營養儲備期,我們更應注意理腸護胃,健全脾胃功能。以下淺談一些認識,供大家參考:
一、飲食結構要科學
每個人的飲食結構應根據自身需要進行合理搭配,做到種類齊全,主次分明。
作爲主食,五谷是不能少的,稻、黍、稷、麥、豆等都可以,它們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每天都要吃。
作爲輔助營養品:五畜(牛、犬、羊、豬、雞)等禽類和魚、蝦等動物性食物,應該每天變著花樣吃;五果五菜即蔬菜果品,每天攝入,種類要多。
根據多年積累的中醫養生理念,五谷是最養脾的,天生萬物,獨厚五谷,我們每日飲食配比應注重主副分明,健康才有保障。
二、膳食要平衡
維護人類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質有40多種;《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薦:平均每天應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達到25種以上。
在這些食物的選擇上,我們要講究膳食平衡:
主食、副食須平衡:主食即五谷雜糧,副食即動物類、果蔬類,主、副不可偏頗,且缺一不可,這條愛減肥的女性要尤其注意;
副食中,葷素搭配要平衡:要注意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搭配比例,一般都認爲葷少素多,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我的建議是三七開,即三分葷七分素。
粗細搭配要均勻:避免頓頓白米飯等精細谷物,應增加全谷雜糧。
每日三餐要有規律:“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吃少”,這條可能大家都聽過很多遍了,但做到的人很少,現代人更多的是“早餐不吃,中餐湊合,晚餐撐飽”,要知道,不吃早餐和飲食不規律都是非常傷胃的。
此外,大家還要注意入胃的飲食寒溫適度,過熱易損傷食管,過寒則傷害腸胃,引起腹痛、腹脹,甚至腹瀉等消化道反應;要知饑而食、知渴而飲,並且知饑而不囫囵吞棗,應慢慢吃、細細嚼。
三、因人制宜,飲食有節
少兒因髒腑嬌嫩,生長發育較快,故飲食應保證營養充足,不宜偏食,特別要保證蛋白質和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必需營養素的攝入;
老年人往往牙齒脆弱或脫落,有些人雖裝上假牙,在飲食上仍與成年人有別,因此食物不宜生硬,需要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要提醒的是,許多老人存在營養不良的狀況,因而一旦發現自己體重下降、四肢乏力,就應及時補充營養——如果體重在半年內減少5%,或者平時合身衣褲近三個月內忽然顯得過于寬松,就必須警惕有可能存在營養不良的狀況。
我們必須摒棄過去一直以來的“千金難買老來瘦”觀念誤區,切忌以“瘦”爲尊,飲食應豐富平衡,才是老年養生保健的基礎。
四、說兩個除飲食之外的護養脾胃建議:不要過于思慮,不要熬夜
有過情緒緊張或精神抑郁經驗的人,往往體會過立刻到來的食欲不振之感,甚至有人因精神狀況不佳而導致厭食症。“胃不和則寐不安”,反之亦然。
五、藥膳不是把中藥當飯吃,許多藥食本就同源
說到藥膳,很多人以爲,便是在食材當中加入本身可以當做食材的中藥,是供病人吃的。其實藥膳不止于此,它是一種日常生活當中合理搭配功能性食材的健康生活和養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