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裏劑
溫裏劑是以溫熱藥爲主,具有溫裏助陽,散寒通脈的作用,用于治療裏寒證的方劑。
分類:溫中祛寒劑、回陽救逆劑、溫經散寒劑
溫中祛寒劑
適用于中焦虛寒證,配伍一般溫中散寒藥+補氣健脾藥
回陽救逆劑
適用于陽氣衰微,陰寒內盛證,配伍一般大辛大熱藥+甘溫益氣藥
溫經散寒劑
適用于寒凝經脈證,配伍一般溫經散寒+益氣養血藥
注意事項:辨寒熱真假;三因制宜,素體陰虛或失血者不可多服,化方于隆冬可略大劑量,南方盛暑之時,須慎重使用;反佐,陰寒大盛,可出現服熱藥入口即吐,可熱藥涼服或少佐寒涼之品,以防格拒不納。
溫中祛寒劑
理中丸
小建中
大建中
吳茱萸湯
理中丸
組成:人參、白術、幹姜、甘草
功用:溫中祛寒,益氣健脾
主治:1.脾胃虛寒證;脘腹疼痛,喜溫喜按,脘痞食少,畏寒肢冷,舌質淡,苔白潤,脈沉細或沉遲無力
2.陽虛失血證;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質清稀,面色晄白,氣短神疲,脈沉細或虛大無力
3.中陽不足,陰寒上乘,
症見脘腹疼痛,喜溫喜按,嘔吐便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細。
鑒別:附子理中丸及桂枝人參湯均爲理中丸加味而成,附子理中丸加用大辛大熱之附子,溫中散寒之力更強,且能溫腎,治療脾胃虛寒之重證或脾腎虛寒者;桂枝加人參湯即人參湯加桂枝,溫陽健脾,解表散寒,適用于脾胃虛寒兼外感風寒者。
小建中湯
組成:芍藥、桂枝、甘草、生姜、大棗、饴糖
功用:溫中補虛,合裏緩解
主治:中焦虛寒,肝脾不調,陰陽不和證,症見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舌淡,脈弦細。
鑒別:小建中湯由桂枝湯倍芍藥加饴糖而成,小建中以饴糖爲君,具有溫中補虛,緩急止痛之功。理中丸與小建中均爲溫中祛寒之劑,理中丸純用溫補,以溫中健脾爲主,小建中于溫補之中加調理肝脾之品,重在溫中補虛,緩急止痛。
大建中湯
組成:蜀椒、幹姜、人參
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痛
主治:中陽虛衰,陰寒內盛之脘腹疼痛。症見腹痛連及胸脘,痛勢劇烈,嘔吐劇烈,手足厥冷,舌質淡,脈沉緊。
鑒別: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大建中湯、當歸建中湯均屬溫中補虛之劑,但小建中湯以辛甘爲主,佐大劑芍藥,寓酸甘化陰之意,陰陽雙補,但以溫陽爲主;黃芪建中湯于小建中湯加黃芪,偏于甘溫益氣,當歸建中湯于小建中湯加當歸,重在補血和血,大建中湯純用辛甘之劑溫健中陽,其補虛散寒之力較小建中爲峻,且有降逆止嘔之功。
吳茱萸湯
組成:吳茱萸、人參、生姜、大棗
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主治:1.胃寒嘔吐證;
2.肝寒上逆證;
3.腎寒上逆證;
本方爲治療肝胃虛寒,濁陰上逆之常用方,以食後欲吐,或巅頂疼痛,幹嘔吐涎沫,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脈沉細而弦爲辨證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