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辭職炒股到1000萬
本人211畢業,學的是號稱學校最難的專業,2008年大四上學期找工作,恰遇經融危機,連當時我們學校的招聘大戶華爲,也說不招本科生,上一年是華爲到宿舍找輔導員老師直接簽了一批本科生。說明金融危機確實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不過由于我們專業在行業內的名氣,找工作還是很容易的。當時做好了考研的打算,仗著複習的好,所以也經常去參加一些招聘會,感覺自己還是挺幸運的,參加的面試都發了OFFER,有烽火、TPlink,聯發科(MTK),MTK是全球第二大手機芯片廠家,曾經還排名第一,高通都是他的小弟。如果當時去了MTK,說不定能成爲芯片方面的人才(稍微意淫一下)。不過最後沒有選擇MTK,也沒有考研(現在想想有點後悔,還是希望讀研讀博),選擇的是一家國企。
工作以後發現,收入水平比想象的低很多,而且每天累死累活,還好當時房價不高,小日子還是過的下去。由于工作內容跟以前的專業不相關,所以剛開始主要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天天看技術文檔,跟著師傅學。半年各種工作都輕車熟路,成爲了技術骨幹(說明沒啥技術含量)。突然有一天一個同事說有個牛人推薦了一只股票,據說這個牛人從5萬塊錢,做到了一個億,聽起來神乎其神。那個同事比較靠譜,而且說的信誓旦旦。所以也跟著買了,我記得股票叫大冷股份,現在叫大冷冰熱。我這個人可能賭性比較重,而且當時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所以沒幾天就把所有錢都滿上了(當時手上也就8萬),當時也沒有多想,感覺有人幫忙看著,還是很安心,到時聽指令賣就好。沒想到三個多月漲了70%多,跟著同事一起賣了。這是我在股市賺的第一筆錢,開心極了。
後來同事說那個牛人不會給代碼了,要賬戶達到100萬以上才能合作,利潤分成,我這點小本是不符合要求的,不過從此以後我就走上了炒股的道路。下了班經常看看研報,看看網絡上大V觀點,還看了不少炒股的書籍,但是都沒怎麽賺錢。到了2014年底、15年,牛市來了,怎麽買都賺錢,發現到處是牛股,人人都是股神。每天都想著開盤,恨不得周末也開盤,平時聊天、吃飯都是聊股票,我們老板經常來我們們辦公室指導操作,不緊急的會議都推到3點以後開,不是一般的爽。我的資金也由14年底30多萬的資金,到牛市頂峰到了130萬,心裏想要是再翻個幾倍,就可以辭職了。
牛市的時候大部分人都被市場情緒所左右,導致大部分忽視了風險。對于第一次參與牛市的人來說,根本不相信相信牛市會一下子就會結束。但是規牛短熊長的規律在15年體現的淋漓盡致,就跟現在歐美股市下跌一樣,引發原因不同,但是牛熊更替這個規律是不變的。一下子我得賬戶就由130萬跌到了50萬,後來實在沒辦法,清倉走人,買房買車。當時房價不高,30萬當首付買了個房,20萬買了車,又過上老老實實上班的日子。
我的交易體系是在15年以後形成的,股災過後學了莊股打法、資金流打法、成長股打法、周期股打法、龍頭戰法,交了不少學費,融資了幾十萬都虧的差不多了。當時內心非常的煎熬,時常問自己,炒股適不適合自己,由于壓力大有一段時間經常失眠,白發也多了不少。在和朋友的交流和相互鼓勵下,還是堅持了下來。由于長期的積累和學習,2017年基本形成了龍頭打法,趨勢股波段操作和成長股打法,個人簡單總結短線看情緒,中線看資金,長線看預期。2018年應朋友邀請,開啓了私募操盤手的生涯,由于18年大盤環境不好,操盤的資金量比較小,要經常去拓展客戶,我感覺這不是很適合我的性格,所以做了半年以後,就走上了職業投資人(無業炒股)的道路。經過19年開年的行情,讓我的資産上了千萬。隨著交易模式的完善,收益還不錯。
雖然我不是成功者,但是還是想把我的一些想法分享給大家,個人的淺見,不喜勿噴。
1、關于讀書:如果你沒有想好自己的方向的時候,有機會的話就多讀書,讀研究生、博士,因爲讀書提升平台比較容易的方式,當你的平台高了,你的圈子能量更大、視野更寬,選擇也更多,認識也會更深刻。
2、關于就業:我覺得年輕人還是要多去闖一闖,如果選擇安穩建議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國企一方面面臨市場化,一方面又有官僚機構屬性,注定有缺陷,不是個很好的選擇,有靠山的除外。
3、關于炒股:因爲炒股耗費大量的精力,影響你的工作和情緒,不建議輕易去炒股,學習理財是必要的,可以買基金,基金定投,讓專業的人替你打理,牛人除外。
4、關于辭職炒股:不要輕易辭職炒股,這是最容易賺錢的地方,也是最難賺錢的地方,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家裏很有米的除外。
我申請了公衆號:龍頭股戰法實盤 ,會有複盤和策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