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遭受負面情緒時,
經常會用“我自閉了”來調侃,
但對真正的自閉症卻知之甚少。
早在2006年,
自閉症就已被列入精神殘疾,
其發病率逐年上升。
據期刊<Molecular Autism>上顯示,
中國孤獨症流行病學研究發現,
每100個孩子裏就有1個孤獨症!
編輯
自閉人數攀升 大衆迷惑不解
這個數據不是胡編亂造,早在2016年,中國首部全面介紹自閉症的行業報告《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狀況報告》就向社會披露了中國的自閉症患者數目:1000萬。其中,0-14歲的患兒可能超過200萬,總體患病率在1%左右。
“以前都沒聽過的病,爲什麽現在患病孩子那麽多?”很多人看到自閉症患者數據第一反應就是發出這樣的疑惑。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困擾家長,也困擾醫生。
到底什麽是自閉症?
自閉症,又稱爲孤獨症。兒童孤獨譜系障礙(ASD)是一種起病于嬰幼兒時期的心理發育障礙性疾病,以社交溝通缺陷、興趣狹窄、行爲刻板重複爲主要表現。其發病率逐年升高,病因不明,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教育訓練是幹預的最佳方式。
編輯
所以早期識別和治療的疾病兒童,很大一部分症狀可以得到改善。
然而由于自閉症的成因和症狀過于複雜和多維度,每個自閉症患者的症狀不盡相同,也就是說世界上沒有兩個自閉症患者是一模一樣的,這種情況加大了自閉症早期判斷的難度。
發現這4個異常要警惕!
自閉症的孩子和普通孩子到底有哪些區別呢?讓我們從以下4個真實案例中來解析。
1.“貴人語遲”的點點
點點2歲多了,從未主動叫過爸爸、媽媽,也不會說他要什麽,只會拉媽媽的手示意去幫他拿,速度稍慢了,就會急得跺腳、尖叫,脾氣變得越來越大。
編輯
更讓媽媽納悶的是,點點似乎聽不懂話,問他鼻子、眼睛在哪都不會指,叫他的名字也從不應答。媽媽帶點點到了醫院,醫生告訴媽媽,點點是兒童孤獨譜系障礙(ASD),就是俗稱的兒童自閉症。
自閉症表現——語言障礙
自閉症兒童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低,他們無法理解也不會運用複雜的語言、肢體動作,連用手勢說“再見”都無法做到,不會像其他兒童一樣玩積木,做遊戲。平時少說話或經常一整天都不說一句話,有時開口說話也容易出現簡單的語法錯誤。
愛整齊的陽陽
3歲的陽陽最喜歡一個人在家玩玩具,爸爸媽媽買了各式玩具,陽陽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將各種相同的玩具排成一橫排,如打亂他的排列,陽陽會吵鬧著表示抗議,然後固執將玩具擺整齊。
許多大人看到陽陽排列整齊的汽車、積木還誇獎他的習慣好,從小就知道愛整齊。他們都不知道這是自閉症孩子刻板重複行爲的表現,陽陽最後被確診爲自閉症。
編輯
自閉症表現——重複刻板行爲
自閉症兒童常常做一些重複又無聊的動作,如反複寫同樣的幾個字,重複蹦跳,拒絕換衣服,只吃少數的幾種食物。比如喜歡反複將玩具比如小車排成一排;旋轉盤子、圓凳;沉迷于看旋轉的車輪或電扇等等。當日常規律的習慣或環境改變時,會表現出煩躁不安。
3.“神童”銘銘
2歲的銘銘是大家公認的“神童”,每當新聞聯播結束時就是銘銘表演時間,不需看屏幕,他就可以按天氣預報的順序“北京、上海、哈爾濱……”一個不錯地念出來。
銘銘的超強記憶,引來家長們的一致羨慕。但問他“媽媽在哪裏”,他要麽不回答,要麽就鹦鹉學舌地重複:“媽媽在哪裏”。其實這些都是銘銘自閉症的表現。
自閉症表現——興趣狹窄
正常孩子喜歡不斷探索新事物,喜歡玩各式玩具,聽情節生動的故事,看動畫片、少兒片等,自閉症孩子只願聽同一首歌、同一個故事,回家走固定線路、吃固定食物;沉溺于看廣告、數字、天氣預報等異于常人的行爲。
部分自閉症孩子雖然其語言、自理等能力明顯落後,但卻具有某些遠超同齡兒的能力,但他們的這些能力也不能用于社交互動、生活自理等。
4.好動的沐沐
8歲的沐沐上二年級,老師經常反映沐沐不遵守紀律,像有多動症。上課中途隨意離開座位在教室走動,上課也不專心聽講,常和同學說話或者用手指點同學或者拍同學,老師把他安排在講台邊挨著坐,可沐沐依然我行我素,最近還出現舔手的現象,後來他被確診爲孤獨症。
編輯
自閉症表現——共患病
孤獨症共患其他疾病是一個普遍現象,常見的如:多動症、智力落後、強迫症、癫痫、染色體基因病等。
兒童自閉症早期預警信號
★
6個月大
孩子還沒有出現大笑或其他熱情、愉快的表情。
9個月大
孩子對聲音、微笑或其他面部表情仍沒有互動式的分享 。
12個月大
還不會咿呀學語,不會對自己的名字作出反應;
還不會做手勢,例如用手指指物、給他人展示東西、伸手夠東西、招手等。
。
16個月大
還沒有語言。
24個月大
還不能說出兩個單詞組成的有意義的詞組(不包括模仿或重複的語言)。
。
任何年齡段
出現言語、咿呀學語、社交能力方面的退化。
如果孩子出現上述任何一項表現,家長應盡快帶孩子前往專業機構進行檢查。
編輯
到目前爲止,自閉症治療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持之以恒的科學的康複訓練。除此之外,尚無良策。
快醫君提醒:
兒童自閉症的症狀複雜多樣,嚴重程度也存在個體差異,家長不要把孩子的“不說話”當“性格內向”,“記憶好”當“神童”,“愛整齊”當“好習慣”,以免深陷誤區延誤診斷、耽擱幹預時機,應盡早到正規的專科醫院就診,早診斷、早幹預,改善預後。
推薦科室:兒科 (可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