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日前撰寫署名文章《不能讓新冠疫情變成饑餓遊戲》,文章指出糧食供應的不確定性可能促使決策者采取貿易限制措施,以保護國家糧食安全。
截止到4月2日,已有俄羅斯、印度、越南、哈薩克斯坦,泰國,塞爾維亞、埃及、柬埔寨12個國家相繼宣布糧食出口禁令,禁止出口糧食主要爲大米、小麥、面粉、土豆、各種豆類及雞蛋等。聯合國糧農組織也發出了嚴重警告:疫情可能引發糧食危機,4、5月會出現最糟狀況。
我國爲14億人口的泱泱大國,是全球農産品進口最多的國家。那麽,這次糧食危機會不會波及到我們?我們要不要開始屯糧呢? 中國的糧食危機會來嗎?
4月6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七十三次新聞發 布會,其中市糧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德奇回答社會和市民關注的問題 ,對此作出解答。
近期,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蔓延,部分國家禁止糧食出口,全球糧食安全面臨嚴峻考驗。我國糧食供求總體寬松,糧食供給充足、儲備到位,能夠滿足消費需求,從整體看價格基本平穩,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保供穩價工作,預計後期不會出現糧價大幅度上漲現象。
王德奇建議,我們消費的糧食一般是包裝的成品糧,包裝分爲普通包裝和真空包裝。普通包裝保質期一般爲6-8個月,真空包裝保質期一般爲12-18個月,在正常情況下,在保質期內的糧食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一般情況下,糧食産品隨著儲存時間延長,一部分營養成分會流失,食用口感會下降,老百姓常說的香味變淡了,不那麽有嚼頭,所以建議家庭用量隨用隨買,保持一到兩周的消費量即可,不必集中購糧和集中囤糧。特別是夏季,容易黴變,容易影響身體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
目前稻谷、小麥的庫存量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市場消費需求。不少城市的成品糧,也就是面粉、大米,市場供應能力都在30天以上。疫情發生以來,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加強市場糧源調度,有序組織拍賣政策性糧源,有效保障了市場需求。目前爲止,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除了個別市縣,絕大部分地區也沒有動用過地方儲備糧。
因此我們老百姓面對搶購糧油等少數不理性的行爲,要充分保持冷靜,不信謠傳謠,不恐慌不盲從,現在更沒有必要去搶購囤積,如果一時吃不完,糧食就有變質的可能,到那時,若繼續吃,影響身體,不吃又造成浪費,得不償失。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我們沒必要杞人憂天,自亂陣腳。
相關數據顯示:
● 糧食産量超高——這些年我們國家糧食連年豐收,已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去年糧食産量是13277億斤,創曆史新高,小麥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糧絕對安全有保障。
● 人均糧食占有量遠高水平——2010年以來,我們國家人均糧食占有量持續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過470公斤,遠遠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准線。
● 糧食庫存充足——目前我們國家糧食庫存充足,庫存消費比遠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水平,特別是兩大口糧,小麥和稻谷庫存大體相當于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
● 我國谷物進口量不大——我們國家谷物去年淨進口1468萬噸,相當于不到300億斤,僅占我國谷物消費量的2%左右,年度進口數量不大,進口的主要是強筋弱筋小麥、泰國大米等,主要目的是爲了調劑需求結構,更好滿足人們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