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互聯網的黃金時代,“10派”有幸在白銀年代出生並長大,並且正在進入青銅時代。2020年,他們不約而同的腳步放緩、深度思考:當下成就代表過去的十年,拿什麽應對未來的十年?
撰文 | 藍洞商業 焦麗莎
十年前,當喬布斯扔出革命性機型iPhone 4時,一個新時代到來。
移動互聯網滾滾而來,出生于2010年的美團、小米、微信和愛奇藝,加上2010年前後出場的阿裏雲、今日頭條、滴滴等,已經成長爲中國互聯網的重要一極。
雖然錯過了互聯網的黃金時代,但“10派”有幸在白銀年代出生並長大,並且正在進入青銅時代:人口紅利不再、流量增長趨緩、資本趨于理性,組織管理、梯隊建設被提上重要位置,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時針對准2020年,這些“10派”不約而同的放緩腳步思考:如果當下的成就代表過去的十年,那麽拿什麽應對未來的十年?
回望過去,他們憑借科技創新、模式創新或是業務創新,沖破橫亘在面前的第一梯隊BAT,奪下一席之地。未來的十年,他們最大的對手是自己,比拼的是領導能力、梯隊建設以及組織管理等軟實力。
2020年,微信月活賬戶11.5億,在社交領域早已看不到對手。這個承載海量用戶的龐大組織如何更好的發展?
騰訊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有新的思考,“從早期的‘怎麽做’到現在的‘做什麽’。對團隊來說,早期是考驗我們的産品能力,現在更考驗的是我們的組織能力。”
不到兩年,12次架構調整的小米,動作最爲迫切。從早期的遊擊隊打法,用饑餓營銷創造奇迹,如今營收過千億,員工近兩萬,小米無法再靠“打遊擊”取勝,小米集團董事長、CEO雷軍下令,行業已經到了最寒冷的冬天,小米要抛掉所有“速勝論的幻想”,准備持久戰,直到5G大規模普及期的到來。
張一鳴預計,字節跳動全球員工人數將在2020年達到10萬人。員工規模的擴大,讓張一鳴不得不思考更多組織管理和工作效率的問題。跨地域、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也給他帶來新的挑戰。“過去一年,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管理問題,最直接的反饋是員工敬業度和滿意度統計結果下降了。”
市值曾一度超過800億美金的美團,在2019年明確聚焦“Food+Platform”戰略後,美團CEO王興在內部組織領導梯隊培訓和討論的頻率在增加,春節前在內部培訓會上強調,“我現在更多思考的是組織和人才這件事。”
因爲王興意識到,一家公司發展到七、八年,文化開始真正形成。美團就處在這樣的階段。“未來兩年會奠定公司五到十年後的局面。這是真正組織成型的時候。”
回看成長于黃金時代的阿裏巴巴、騰訊和華爲,在他們的第十個年頭,也曾經走過相似的路。
在屬于自己的時代經曆過輝煌和低谷後,在下一個世代依然可以重塑輝煌,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用任正非的話說,“華爲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
讀過微軟第三任CEO薩提亞·纳德拉的《刷新》,会有一种共同的认知:刷新,不是变革也不是改变,而是由内而外的主动成长。
站在十年之交,很有必要提出一個關鍵問題:“10派”們想要沖入千億美金俱樂部,將如何刷新過去的自己?
小米:11次組織調整的背後
2018年7月上市至今,小米累計進行了11次規模不同的組織架構調整,一度讓業界不解,雷軍頻繁調整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麽?
上市後的采訪中,雷軍解釋過,對于走過8年,營收過千億、員工近兩萬人的公衆公司來說,必須把組織管理、戰略規劃放到頭等位置。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提升組織效率和活力,強化人才梯隊建設,發掘更多年輕人才並給予更多提升機會。
而他和小米的目標也很清晰,“未來5年將All in AIoT,專項投入至少100億元。”
因爲有雷軍,小米在過去9年發展迅速,並在2017年打了一場翻身仗。也是因爲有雷軍,限制了小米人才梯隊建設與成長,“大樹底下不長草”,這是一位接近小米的內部人士的觀察。
資本市場對小米的態度體現在股價上。上市一年半,小米的股價始終在近乎腰斬的狀態:發行價每股17港元,之後長期徘徊在10港元左右;市值從高點的四千億港元,跌到兩千多億港元。
內憂外患之下,雷軍如何破局?答案是調整戰略,激活組織。
雷軍提出,“我們需要更強有力的集團管理支撐,需要幹部輪崗機制持續帶來的組織革新活力。”隨之而來的是多次組織架構調整,增強大腦能力,老兵退居二線,把一線交給年輕人,激發組織活力。
早在2016年,雷軍便感知到“新軍”的重要性。親自管理手機業務後,雷軍在銷售與服務部推行競聘選拔的試點,結果非常成功,“可以說是 2017 年奇迹逆轉的核心支撐力”。
從單一的人才提拔,到組織能力的連續升級,尤其是三次大規模調整下,小米初步實現雷軍所說的,“沒有老兵,沒有傳承。沒有新軍,沒有未來”。
第一次發生在2018年9月,小米上市後的第一次大規模調整,組建集團組織部與參謀部,將原有的4個業務部重組爲10個,各業務部總經理均直接向雷軍彙報。
此次調整涉及到王川、劉德、洪峰和尚進等多位老兵。雷軍說,任命的十多位總經理中,80後占據大多數;10個業務部門成立後,二級部門等分支團隊中,還有更多年輕管理人才、專業人才脫穎而出。
組織與戰略是並行的。
例如成立參謀部和組織部,在雷軍看來,“就是協助我制定集團的發展戰略,並督導各個業務部門的戰略執行,還要做好核心人才培養和管理。如果小米要成爲萬億營收的公司,必須增強大腦能力,把經驗豐富的核心高管集中在總部工作,才能讓這個大腦不是我一個人。大腦強了,你還要保持持續的肌肉力量。必須把一線業務陣地交給年輕人,讓年輕人才像創業初期一樣湧現出來建功立業,必須不斷有新鮮血液融入,才能有人才梯隊交接的長效機制。”
第二次是2019年春節後,小米成立集團技術委員會,在核心管理崗位上任命14名總經理、副總經理。
2019年11月,雷軍宣布又一輪重大人事調整。雷軍不再擔任中國區總裁,由盧偉冰輪崗, CFO周受資輪崗到國際部。同時,黎萬強和高級副總裁祁燕離職,祁燕的職位由平台綜合管理部副總裁何勇接任。
對于這次調整,雷軍的說法是,2020年是小米5G業務的沖鋒年,也將是小米推動“手機+AIoT”的關鍵年,需要更強有力的集團管理支撐,需要幹部輪崗機制持續帶來的組織革新活力。
強有力的集團管理和組織革新活力,是過去不到兩年雷軍經常談的話題。而小米的每一次組織變革,都像是一次突圍。
組織變革還在繼續,“沒有一勞永逸、一步到位的組織調整。這是個漸進的過程,也是需要在各個組織維度上都要全面進行的工作。”雷軍堅信。
字節跳動:張一鳴的“分布式運算”
2012年,今日頭條上線。
之後的八年間,字節跳動孵化了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懂車帝等數十個産品;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躍用戶數突破4億,而這一數字在去年同期還是2.5億。
短短八年,從單一産品到多元化的APP矩陣,最新估值高達1000億美金,驅動字節跳動成長的密碼是什麽?
2015年11月,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發布一條微博:develop a company as a product(像開發産品一樣經營公司)。
此後,張一鳴多次強調,他同時在做兩個産品:一個是爲用戶服務的産品;另一産品則是公司(字節跳動)。
對于事情的程序化、規律性,張一鳴近乎迷戀。
據《人物》報道,張一鳴認爲,只有數據和自己的邏輯推演能夠指引最爲客觀可信的答案。在公司做出任何一個決策,他都要求下屬充分調研,然後提交報告。確定産品名稱時,他把排名前100位的移動應用的名稱都分析一遍,進行分類統計,最後確認,具象的名字更容易成功。
張一鳴做産品如此,對于組織管理同樣如此。
如何建立一個高效的組織形態?如何在公司從小變大的過程中,應對管理上的挑戰?
在一次演講中,張一鳴說出他的思考。他將管理與計算機處理任務的方式做類比,一種是超級計算機處理密集任務;一種是分布式運算,讓很多機器共同處理任務,把任務和需要的資源分解。
張一鳴推崇分布式運算的管理方式,“有更多的人參與決策,讓更多的想法自下往上湧現出來……這個過程中需要更多人基于上下文Context(語境)做出判斷,而不是根據指令來執行。這一管理模式的好處是,讓更多人參與決策,利用集體的智慧,同時能更快速執行,充分利于外部信息的輸入,亦能激發創造力。
這一組織管理方式,最終體現在可規模化的産品上。張一鳴說,Context的建設,表現形式可能是內部的系統,可能是知識共享文檔,這些都是可以複用的,是可規模化的。
字節跳動的管理方式,根源于其業務特性。基于內容的純互聯網模式,更加依賴創新,需要可持續性的創造力。因此反向體現在組織管理上,字節跳動極度強調透明。
一位行業人士對「藍洞商業」透露,在公司內網裏,有員工抱怨或發表負面言論,其他的公司會把它關掉,但是在字節跳動不允許,會讓它發表。他們經常把員工拉在一起討論,大家甚至會去贊美競爭對手的産品。頭條在這方面的組織能力很強,鼓勵創新,而且把握機會的姿態很強。
與同期公司不同的是,字節跳動基于推薦信息的互聯網形態,張一鳴將所有用戶的信息模式切成不同的方塊,在這一方塊裏,橫切是用戶,縱切是細分産品。
接近字節跳動的行業觀察者認爲,搜索引擎是信息流的下遊,中上遊是人,人的行爲最終産生社交。所以字節跳動的組織能力和方向,能夠構建和吸納頂尖人才。
也有另外一種聲音認爲,“字節跳動的管理方式,短期看有利于産品規模的增長,但是長期看存在風險。字節跳動就像一個大的平台,很多人在上面跳舞。不同板塊的管理方式不一樣,例如抖音和今日頭條是不一樣的文化,長期來看會有風險。”
就在2020年3月12日,字節跳動在成立八周年之際宣布組織全面升級。
張一鳴預計,字節跳動全球員工人數將在今年達到10萬人。截至目前,字節跳動已經在全球30個國家,180多個城市,有超過6萬名員工。而跨地域、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也給張一鳴帶來新的挑戰。“過去一年,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管理問題,最直接的反饋是員工敬業度和滿意度統計結果下降了。”
員工規模的不斷擴大,讓張一鳴不得不思考更多組織管理和工作效率的問題。
美團:領導梯隊的推崇者
2019年9月底,王興在內部溝通會再次分享《領導梯隊》,未來十年,美團要讓新一批各層級領導者成長起來,這是美團未來競爭力的重要來源。
一個月後,王興在內部培訓會上又談道,“我現在更多思考的是組織和人才這件事。公司在初期,發展跟風口和機會相關。當公司越需要可持續發展,就越需要把組織建好。
不久後的11月初,美團通過內網發出通知,鼓勵全體員工參與一項名爲“更好的十年”內部大討論。討論的主題是,各級人才梯隊如何建設,組織如何持續叠代。
由此不難發現,在第十個年頭,美團將面向未來十年的組織人才建設列到首要位置。
過去九年,美團從一家團購網站成長爲橫跨餐飲、外賣、酒店、出行等行業的超級平台。2019年9月上市後,股價一路攀升,市值曾超過800億美金,在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排序上,僅次于阿裏和騰訊。
但是,美團深谙未雨綢缪,晴天修屋頂的道理。
當資本市場對美團一路看漲的時候,美團的高層管理者卻抛出一個新命題:如何建立領導梯隊,並以此形成一個有效和良性發展的組織。
美團推崇的《領導梯隊》,是管理咨詢大師拉姆·查兰所著。他在做企业管理咨询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个问题,一位工作能力突出的员工,被提拔为主管。但是上任后却因为糟糕的管理能力,导致其上下级深受影响。无奈之下,又被降为一线员工,业绩很快恢复。
這是企業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誤判:如果員工可以出色完成當前崗位的工作,那他同樣能完成下一階段的工作。這種誤判導致的結果是,公司在管理中存在人員錯配置,進而使公司運轉不暢,最終深陷危機。
在拉姆·查兰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公司要有“领导梯队”的概念,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应该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化过程,而非单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工作,传统方法选用人才所出现的问题,几乎都是忽略公司整体环境造成的。
回到美團,具體存在哪些組織問題,外界不得而知。但一位接近美團的人士透露,王興和核心管理團隊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關于組織建設和領導梯隊建設的交流和溝通愈發頻繁和深入。
刷新組織,煥發新生是美團的目標。如何讓既有管理者更快成長,同時讓新一批領導者成長起來?是美團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領導梯隊的建設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案。
根據《財經》報道,早在2017年,美團就推行新業務試點機制,希望借此選拔和培養人才。新業務的負責人非常年輕,可能總監級不到,但要求他們洞悉商業的本質,有成爲總經理的潛質——這部分人將成爲美團組織建設的重心。此外,美團設立的“互聯網+大學”,總經理培訓班是落地的第一步。
在采訪中,領導力專家、馬丁森集團 & 托馬斯國際(中國)合夥人路烽表示,美團的業務是重型管理,即必須通過一定的管理才能達到業務發展的效率。“大部分互聯網公司未來可能都會走向美團或者華爲這類重運營管理,它必須有自己核心的組織效率,依靠新增流量的單一方式太輕了,也是不可控的。”
軍隊、賽馬和三板斧
曆數中國企業,組織管理能力過硬的公司是誰?華爲、平安、阿裏多次出現在答案中。
作爲華爲創始人,任正非在創立華爲至今,他將狼性文化貫穿在整個企業文化中。軍人出身的他,在企業管理上也大量借鑒軍隊的管理模式,特別是保密措施、制度流程、員工忠誠等方面。
華爲公司有一項“45歲退休制度”:在華爲工作滿10年,就可以在45歲申請退休。退休之後可以享受的唯一待遇是繼續持有華爲股權、繼續享受分紅。“
這曾讓外界不解,當其他公司還在重用40歲管理者時,華爲爲何鼓勵幹部早早退休?
這與華爲的領導梯隊建設有關。根據《領導梯隊》的理念,管理者的每次轉型,不是一個直上直下的梯子,而是一系列轉彎的管道。如果公司的某一個管理層級阻塞,會導致領導者下屬的各個層級遇到阻礙。其像水管,如果一環堵住了,下面的水流不上來,會對組織發展造成巨大傷害。
領導梯隊建成後,華爲的組織效率有多高?
路烽談到一個細節,業內很多人“恨”華爲。華爲投了一筆錢給一個機構進行某項研發,三個月後華爲檢驗成果時發現,進展太慢了,還不如自己做。“華爲的團隊效率太強了,老大安排一個事情,底下一層一層的很快就能産出,就像一支軍隊。”
「藍洞商業」曾報道,手機供應鏈行業對華爲有一個有趣的評價:很大程度上,華爲是一家人力資源配置優化公司,其完備高效的人才體系和系統化管理在國內是少見的,以其人才儲備和方法論,即便不在通訊領域,做其他完全不相關行業失敗率也會遠低于一般公司,比如去做房地産、紅酒。
平安集團也是如此。這個業務多元化的公司,在主業保險業務之外,涉足銀行、投資、金融科技等諸多業務,正是其組織能力溢出的結果。
路烽曾服務平安多年,他舉例說,如果平安想做一個新業務,會從組織內挑選出合適的管理者,再從行業招聘專業能力強的人,組成一個管理團隊,迅速套用平安成熟的組織能力,形成一個組織結構明確、層級職權清晰的組織。
平安集團CHO蔡方方曾在采訪中稱,平安喜歡做的事情是賽馬制,賽馬制存在兩種模式:一是個體之間要排名;二是業務之間也會設多個團隊一起賽。這種情況下,賽馬制本身就是一種高績效模式的表現。人自己跑步可能跑不快,旁邊有人跑就會激發潛能,更高、更快、更強。
在平安內部,幹部有“四能”:能上能下、能左能右、能高能低、能出能進。能上能下聽起來很簡單,但很難落地,但在平安卻很平常。
而在中國互聯網世界,阿裏是公認的組織能力強的公司。阿裏內部倡導“三板斧”,針對不同層級的管理者,有相應的要求。
基層三板斧,是指招聘和解雇、建團隊、拿結果;管理三板斧是指懂戰略、搭班子、做導演;高層三板斧是指定戰略、造土壤、斷事用人。
在馬雲看來,只有管理層有梯度、有系統的成長模式才是公司發展的核心所在。
企業管理學專家安德魯·希尔曾抛出一个问题,马云和马斯克,你是哪种风格的管理者?
希爾認爲,管理者分爲微觀管理者和授權者。前者對細節極其關注,讓下屬感到窒息,後者則給優秀的下屬充分自主權。
馬斯克屬于前者,他每周工作120個小時,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沖到前線,開掉出錯的員工,然後自己睡在工廠裏面擔任産品經理,直到問題解決。
而馬雲是典型的授權者。在2013年的一次采訪中,馬雲談到,“阿裏從2008年、2009年開始,對年輕人的培養上升到一個非常高的高度。那兩年我故意不回公司,經過都不來。原因是什麽?最佳的培養,就是讓他們自己做決定,讓他們自己做主。這是公司的治理,公司應該由每個人來治理。”
在阿裏巴巴的第十個年頭,馬雲做了這樣的事,如今的“10派”們也走到了這個年紀,他們該何去何從?答案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