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東南亞地區只有泰國政府是相對獨立的,這源于泰國的軍事獨裁者銮披汶·颂堪(华人后裔,本姓吴,原籍广东潮州)的亲日政策,正因爲他使得泰國能夠在當時波瀾洶湧的國際局勢中偏安一隅,並且和日軍建立了相當深厚的關系,他們相互支援和扶持,而泰國則成爲日軍戰略布局東南亞的一顆愚蠢的棋子。
而除此之外,當時東南亞地區大部分國家都是歐美國家的殖民地,其中法蘭西控制了老撾、越南和柬埔寨;美國控制了菲律賓群島;而英國和荷蘭則分別占領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和印度尼西亞。
二次世界大戰其實就是以兩個國家爲主的侵略戰爭,他們是德國和日本,盡管法西斯陣營中還有意大利等國,不過這些國家都是打醬油的而已,暫且不論。
隨著德軍“閃電戰”擊潰西歐各國成功,爲了和德國法西斯遙相呼應,打擊歐美各國在東南亞的勢力,以及實現日本自己的“南進策略”,建立以僞滿洲、中國淪陷區和日本本土爲基礎,擺脫歐美在南太平洋區域的肘制,實現其“大東亞共榮圈”的目的,爲其侵略戰爭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和財富,于是日本法西斯侵略者開始著手“太平洋戰爭”。
“偷襲珍珠港”的成功使得美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這助長了日軍的囂張氣焰,與此同時,日軍加緊進行侵略,香港是我國自古不可分割的領土,而此時正是英殖時期,其戰略意義不容小觑,日軍開始對香港進行侵略,作爲英國殖民者的海軍基地,香港當時有一定的軍事實力,但是由于英方的抵抗不利,僅僅18天時間香港就淪陷了。
英國和日本都是我們盡管在二戰時期是對立的,可是他們對于我們而言同樣都是侵略者,只是因時因地情況略有變化而已,香港不是英國本土,只是他們攝取利益的聚寶盆,所以他們會真心實意的幫助我們抵抗嗎?答案是:“NO !”
英國和日本都是我們盡管在二戰時期是對立的,可是他們對于我們而言同樣都是侵略者,只是因時因地情況略有變化而已,香港不是英國本土,只是他們攝取利益的聚寶盆,所以他們會真心實意的幫助我們抵抗嗎?答案是:“NO !”
由于不敵日軍,英國人最終抛棄了香港,他們灰溜溜的走了。可是這時候,我們的中華兒女開始了奮起反抗,一支由我黨領導下的以漁民、農民和普通民衆爲基礎的“港九獨立大隊”力挽狂瀾,在淪陷區開始與日本人以及漢奸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在日本人展開對香港的攻勢之際,我黨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就開始派遣優秀的軍事指揮作戰人員組建了武工隊“港九大隊”,進入香港的新界地區建立抗日根據地。
香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一,它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香港民衆是和我們血濃于水的一奶同胞;第三,由于反動派的迫害,當時國內有很多許多文化界的人士都轉移到了香港,並以此爲根據地繼續展開和侵略者與反動勢力的鬥爭,出于對這些人才的保護,我黨必須采取對策保障這些人才的安全。
香港淪陷後,由于動亂不斷,一些得了“軟骨病”的人充當起了漢奸的角色,這些“缺鈣者”爲侵略者開道,魚肉百姓,破壞抗戰統一戰線,爲了能夠得到廣大人民群衆的支持,“港九大隊”決定要先打擊這些“忤逆者”,鏟除漢奸,除暴安良!
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港九大隊”密切聯系群衆,開展起來了自己的工作,由于和英國是盟軍,剛剛進入香港的“港九大隊”希望英軍能夠支援一些武器彈藥,可是這件事被英軍拒絕,我們在缺少武器彈藥的情況下只能依靠著人民群衆和上級部門的支援逐漸地發展壯大自己。
新界地區是“港九大隊”的大本營,這些戰士們得不到物資支援,但是再困難也難不倒港九大隊的戰士們,他們宣揚我黨的抗日政策和愛國主張,激發起了香港民衆的愛國豪情,有效地組織當地的愛國青年成立民兵自衛隊,婦女聯合會等有利于抗敵的組織,終于建成了我方的地下交通網和情報機構,這就爲日後的抗擊日軍和鏟除漢奸的行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隨著“港九大隊”人員越來越多,手中的武器卻幾乎沒有多少,那這該怎麽辦?這是個硬傷,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做莽夫,不可逞匹夫之勇。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方人員決定趁著日本人還沒有完全建立淪陷區政權的空檔期,冒著生命危險去戰場上撿拾英軍潰敗時丟棄的武器彈藥,由于時間差打的很好,我們在損失很小的情況下順利地從戰場上撿回了很多槍支、彈藥,其中不乏重武器,于是隊伍就這樣拉了起來,我方派遣的工作人員成爲了訓練香港愛國民衆的教官,在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了。
日本人站住腳跟後,便開始大肆尋找內地而來的進步文化人士,希望他們能夠爲自己服務,他們威逼利誘這些愛國人士,實行“順者昌逆者亡”的政策,一時間恐怖氣息籠罩在這邊土地上。
就在這緊要關頭,時任南方局書記的周總理連續向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的負責人廖承志發急電,指示他不惜一切代價營救文化人士,將他們轉移到安全地帶。
當時的香港有好幾股勢力,其中有日軍、漢奸、土匪、幫派還有國軍部分潛伏人員,而文化人士在香港大約有好幾百人,要想將這幾百人從這些人眼皮子底下運送出去,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得知此情況的“港九大隊”決定主動請纓,接受了這個艱巨而危險的任務。
營救最困難的工作就是如何突破日本侵略者的重重封鎖,但是這些事情難不倒我們,港九大隊的主要組成人員都是香港當地的愛國青年,他們對香港本地的情況相當了解。于是他們針對這些情況制定了三條離港路線,分別爲東西兩條陸路和海上撤離的方案。
同時,由于“港九大隊”的威望,很多土匪和僞勢力都不敢爭鋒相對,並且在我大隊強大的政治攻心和武裝力量的壓力下,他們這些人都對我們避而遠之,不過即便這樣也是不能掉以輕心,我們成功策反了一些尚有良知的僞勢力官員爲我們服務,在最緊要的關頭由他們帶領喬裝打扮好的文化人士順利出關,隨後到達我方根據地,順利地前往安全區域,爲抗日繼續服務。
整個營救行動一共持續了半年左右,經“港九大隊”獲救的愛國人士以及其家屬一共有八百多人,其中包括何香凝女士、茅盾夫婦、喬冠華、柳亞子等等。
“港九大隊”爲這次“營救行動”的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爲了流芳千古的一段曆史往事。
“港九大隊”名聲大振,盟軍也開始和其合作,營救國際人士,和搜集日軍情報,“港九大隊”經常協助美軍對香港地區日軍的戰略轟炸任務,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我們的“港九大隊”在平時自己的戰鬥中也是屢建奇功,由于敵我力量懸殊,咱們采取的是“機動靈活”的遊擊戰方式打擊侵略者,遊擊隊經常夜襲、破襲日軍陣地,伏擊日軍,鏟除漢奸,有效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威震敵膽。
這支英雄的部隊從成立之初的區區幾十人用不到三年的時間就發展了將近800人的隊伍,這些英勇的戰士們一直在和侵略者進行不屈不撓的戰鬥,一直到侵略者宣布投降的那一天,這支隊伍湧現出了很多英雄人物,在于侵略者的戰鬥中,前後一共犧牲了115名戰士,爲香港的抗日鬥爭作出了巨大貢獻,由于曆史原因,抗戰戰爭結束後,香港繼續由英軍接管,“港九大隊”在做出了自己的宣言後,與香港民衆告別又投身到解放戰爭中繼續發揮熱量。
直到1998年12月,香港回歸的第二年,特區政府追憶先烈,隆中地舉行了“港九獨立大隊陣亡戰士名冊的安放儀式”,時任特首董建華先生親自將烈士名冊安放在香港大會堂內,供廣大的市民祭奠,並且向全香港市民宣布:“港九大隊”是淪陷時期的一支正規武裝部隊,爲保衛香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謹以此文追憶英烈,兩岸同胞一家親,華夏子孫情義濃,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同時盼望祖國安好,一切順利,越來越富強,重回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