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海底撈太不厚道:優享扶持政策,怎能帶頭漲價?丨點評

2020 年 4 月 10 日 美食的商业趣事

小酥肉價格翻番?一片土豆1.5元?人均近220元?

海底撈漲價成爲近期熱門話題,據《封面新聞》報道,海底撈成都某餐廳小酥肉價格上漲80%,北京某食客發現土豆合1.5元一片,小料、主食等都有不同程度漲價。

對此,海底撈回應:“漲價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漲影響,但整體菜品價格調整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姿態頗爲“直接”、“坦蕩”、“大方”。

但消費者並不買單,曾經的“好評王”遭遇口碑滑鐵盧,多數食客表示“漲價離譜”、“不去吃了”。

在筆者看來,海底撈漲價,不能說有錯,但真的太不厚道了,沒有肩負起龍頭企業的社會責任。

海底撈太不厚道:優享扶持政策,怎能帶頭漲價?丨點評

有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抱怨“太貴了”

海底撈帶頭,若漲價成潮,消費者吃虧

海底撈作爲行業龍頭,此時宣布漲價且“大方承認”,帶動了一批餐飲企業“跟漲”。

據《工人日報》報道,同樣身爲明星餐企的西貝莜面村也跟進漲價,土豆條炖牛肉80元、酸菜封缸肉80多元。

喜茶、胖哥倆肉蟹煲等餐飲品牌也被報道跟進漲價。筆者發現,就連外賣軟件裏的“紅包”也較疫情前少了許多,相當于變相漲價。

如果漲價成潮,吃虧的必定是消費者。

海底撈太不厚道:優享扶持政策,怎能帶頭漲價?丨點評

曾經的海底撈因優質的服務廣受好評,如今身陷漲價的輿論聲討中

麥當勞不漲反降,贏得口碑

在海底撈們漲價的同時,也有品牌保持原價甚至降價。

清明節假期尾聲,麥當勞上線“半價炸雞桶”活動,大賣並獲得良好口碑。

公開表示暫時不漲價的餐飲企業還有別家。據東方財富網,北京餐飲品牌旺順閣總裁張雅青表示,暫時沒有感到食材成本上漲。嘉禾一品創始人劉京京表示,目前沒有漲價的意願。

疫情影響到民衆收入,讓消費者價格敏感度增加,此時選擇平價甚至降價的企業獲得了海量好評。

“雖然疫情期間堂食成本高,但外賣這麽方便,爲什麽不學學麥當勞,用薄利多銷來填補虧損呢?”有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發出這樣的聲音。

海底撈太不厚道:優享扶持政策,怎能帶頭漲價?丨點評

麥當勞收貨一波好評

優先享受補貼政策,海底撈漲價“不厚道”

疫情對餐飲業的沖擊是實打實的,但是纾困政策在第一時間出台,海底撈等“明星企業”更優先享受了補貼,爲何還要執意漲價,不願出讓自己的利潤呢?

早在2月底,海底撈就獲銀行“加急輸血”,從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銀行獲得信貸資金21億元。其中的一個細節是,流程部門啓動防疫緊急授信流程,三天內完成了審批,火速支援可見一斑。據證券時報,疫情期間,除海底撈,西貝莜面村、老鄉雞、雲海肴等一些連鎖餐飲都獲得了銀行的支持。

許多地方還出台了店鋪租金減免的政策、企業員工社保優惠繳納政策,其中必定也惠及龍頭餐飲企業。

更何況海底撈是上市公司,有更多融資手段幫助抵禦沖擊。

調整價格確實是商業行爲,漲價“不算是錯”,但優先享受了救助政策、仍帶頭漲價的行爲,確實沒有承擔龍頭企業的社會責任,非常不厚道。

海底撈太不厚道:優享扶持政策,怎能帶頭漲價?丨點評

海底撈是最先一批享受“輸血”的餐飲企業之一

消費優惠券,優惠給了誰?

疫情步入尾聲,爲了提振經濟,多地推出消費券,鼓勵市民與商家一起共克時艱。但一面漲價、一面優惠,最後消費者能獲得真正的實惠嗎?倘若消費者不響應,初心良好的政策如何落地?

海底撈在漲價、餐飲企業員工的工資在降低、扶持資金源源不斷,這樣下去,疫情過後誰的腰包會鼓起來呢?

在此呼籲海底撈等享受了國家優惠政策的企業,應該以誠懇和回饋的姿態,面對疫情後的消費者。

相關文章:

  • 海底撈漲價,一碗米飯賣7元,“報複性”漲價先來了
  • 曾經的“雨人”坎普有多凶猛?98年的停擺對他的影響又有多大?
  • 台海形勢,十分險惡,和平統一,以可能不!武統進行時!拿下蔡英文,我們只需這6招!
  • 是誰“殺死”了淘寶?
  • 沒想到 鄰國最可能爆發戰爭的地方竟是這裡
  • 大陸熱帖:印巴開打與中印對峙有關嗎? 會變戰爭嗎?
美食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快讀 > 美食 > 海底撈太不厚道:優享扶持政策,怎能帶頭漲價?丨點評
©2021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