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正宇
前言:
之前,咱們在《儒學主流不認可谶語,劉秀爲何既崇尚儒學又推崇谶語?》一文中聊到:劉秀爲了確認其皇位的合法性,宣揚天下乃高祖之天下,非劉玄、劉永,也非劉秀本人之天下的主張,時任的劉氏皇帝不過是替高祖管理天下而已。爲了明確自己是高祖皇位的合法繼承者,劉秀重視高廟,守高祖之約,提倡儒學,尊崇孝道。
說到孝道,我們就要提一個人,此人就是劉秀的叔父兼養父劉良。有的朋友可能受小說或戲曲的影響,認爲光武帝劉秀與他的養父劉良關系是典型的父慈子孝,甚至不分彼此。從東漢王朝的權力制衡領域講,有的朋友並不把劉良作爲一個關鍵人物,往往忘記其存在,甚至潛意識中總把他當成劉秀的一個好幫手。可在正史中是這樣嗎?我們來一一分析。
一、劉秀兄弟姐妹六人的叔父兼養父。
據《後漢書》記載,劉良是光武帝劉秀的親叔叔,在西漢平帝時期被舉爲孝廉,當過蕭縣縣令。劉秀九歲時父親劉欽去世,其兄弟姐妹一共六人都由叔父劉良撫養。即:長子劉縯、次子劉仲、三子劉秀;長女劉黃、次女劉元、小女劉伯姬。人家叔父劉良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孩子,但對侄子侄女們可謂“撫循甚笃”,也就是說照顧地非常好。
其實父親劉欽去世時,劉秀的母親樊娴都還在,那其母樊夫人爲什麽不帶著孩子回娘家,而是由劉良撫養孩子們呢?
這就要提到我國古代“長嫂如母”的傳統。樊娴都嫁到老劉家就是老劉家人了。盡管丈夫去世了,但作爲老劉家人一般要跟著長子一起生活。可當時長子劉縯年少,還不能挑起家長的擔子,所以按照“長嫂如母”的傳統,樊夫人帶著孩子和小叔子劉良一起生活。
二、無緣帝位,屈就更始政權的國之三老。
據《後漢書》記載,劉秀起兵時,劉良本是反對的,後來沒有辦法,只能從軍。漢軍吃了敗仗之後,劉良的妻子和兩個兒子被害。
隨著綠林起義軍的發展,在人心思漢的大背景下,立劉氏子孫爲帝被提上了議事日程。當時綠林軍中主要分爲三派,分別是劉縯系(含劉良、劉秀)、新市系和平林系。劉秀的族兄,也就是後來的更始帝劉玄在當時的平林軍中擔任安集掾。
新市系和平林系爲了防止劉縯坐大,主張立平林系的劉玄。劉縯對此提出了反對意見:
1.現在赤眉軍的實力很強。如果綠林軍立了皇帝,恐怕將來赤眉軍還會立一個,這樣就會出現內爭。在王莽未滅的情況下,宗室相攻,對打敗王莽不利。
2.首先建號的,很少有能最後成功的。陳勝、項羽就是例證。
3.從舂陵到宛才不過三百裏,我們的勢力還很弱小。不如現在立一個王,來發號施令。如果將來赤眉所立之人賢能,我們就歸附他們;如果赤眉沒立皇帝,那等到破了王莽,打敗了赤眉軍,我再立皇帝也不遲。
在劉縯的反對意見中,雖然沒明說,但其不想讓劉玄當皇帝的意圖很明顯;可結果劉縯的意見最後沒有被采納,劉玄被立爲皇帝。
其實後人讀史讀到此處,往往容易忽略一個地方:劉縯其實少說了一句話,那就是如果要立皇帝,到底應該立誰。
說到這裏,有人會說,《後漢書·刘縯传》写得非常清楚:“诸将会议立刘氏以从人望,豪杰咸归于伯升。”也就说刘縯系的人想拥立刘縯当皇帝。但是我们再看《后汉书·刘縯传》之后的记载:“而新市、平林将帅乐放纵,惮怕升(刘縯)威明而贪圣公(刘玄)懦弱,先共定策立之,然后使骑召伯升,示其议。”
也就是說,劉縯在提反對意見的時候,他已經知道新市、平林兩派反對自己當皇帝,沒有這兩派人的同意,自己這個皇帝根本當不成。所以,劉縯才提出擁立皇帝的事暫緩。
但是,劉縯心裏很清楚,除了自己和劉玄之外,還有一個人是各方相對都能接受的結果,這個人就是劉良。爲什麽?
1.劉良在西漢平帝時期被舉爲孝廉,當過蕭縣縣令,在綠林軍中算是資曆比較老的皇室後裔。
2.劉良不僅是劉縯、劉秀的叔父兼養父,還是劉玄的族父,家族輩分比較高。
3.據《後漢書·刘玄传》记载,刘玄称帝之后,“悉拜置诸将,以族父良(刘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成国上公、朱鲔大司马、伯升(刘縯)大司徒、陈牧大司空,余皆九卿、将军。”
這些人裏,除了劉良、劉縯外,其他人都是新市、平林兩派的人。這段職位安排,雖然是綠林軍內部派系平衡的結果,但是單就劉良來講,還反映出一些問題:
一是劉良在更始政權建政之初,位在更始帝之下,但在諸將之上;二是劉良的職位是國之三老,三老是管教化的,劉良擔任此職,可見其德望很高。
也就是說,當時劉良無論在資曆、輩分還是德望上,都遠高于劉玄,如果劉縯在發言時,提出立劉良爲帝,這很可能是各方相對都能接受的一個結果。劉縯不可能沒有想到這一點,但他爲什麽沒有提呢?
據《後漢書·光武帝纪》记载,刘縯“好侠养士”,常笑刘秀喜欢种地,将其比作汉高祖之兄刘仲。后来,李通劝刘秀起义时,刘秀最初不敢,但转念一想自己的哥哥刘縯“必举大事”。
由此可見,劉縯這個人一向將漢高祖劉邦視爲人生榜樣,在他眼裏自己是一定要當皇帝的,即使是劉良當皇帝,將來皇位就會在劉良一支傳承,不會輪到自己。總之,別人當皇帝劉縯接受不了,無論這個人是劉玄還是劉良。
正是因爲劉縯格局上的狹隘,才導致了劉玄與劉縯、劉秀形成了君臣關系。後來這直接影響到劉縯的被殺,也給之後的劉秀在與劉玄的鬥爭中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三、東漢王朝潛在的太上皇。
因爲劉良是劉秀兄弟的叔父兼養父的因素,後來更始帝劉玄在封王時沒有封劉良。再之後,赤眉軍入函谷關,進攻更始政權。隗囂聽說劉秀已經在河北稱帝,建議更始帝劉玄歸政于劉良,但是劉玄不同意。隨著更始帝劉玄的失敗,劉良聽說劉秀已經即皇帝位,就去洛陽投奔劉秀。
筆者前文提過,劉秀宣傳天下乃高祖之天下,儒家所提倡的孝道是其當皇帝並替高祖管理天下的重要法理依據。那高祖劉邦當了皇帝之後是如何對待自己的父親呢?
據《史記·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之后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其见到父亲刘太公时,他们之间到底应该行父子相见的礼节,还是君臣之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邦尊其父为太上皇。
劉秀既然如此看重孝道,又以劉邦帝位的傳承者自居,那他會怎麽對待劉良呢?
據《後漢書》和《資治通鑒》記載,建武二年,叔父劉良、族父劉歙、族兄劉祉都從長安來投奔劉秀。結果,劉秀封劉良爲廣陽王,劉祉爲城陽王,劉歙爲泗水王;如果說劉祉的封王是因爲其在宗室中,投靠劉秀的時間早,那劉歙的兒子劉終則是因爲年少就與劉秀關系好,結果被封爲淄川王。
由此可知,劉秀不僅沒有封劉良爲太上皇,而且對叔父劉良與族父劉歙、族兄劉祉及劉歙之子劉終都是封王,而且劉祉和劉終還是劉良的晚輩。
我們再看劉良封的廣陽王。根據《後漢書·郡国五》记载,广阳属于幽州。在当时,幽州接近匈奴,属于偏远地区。
從當時情況來講,劉秀根本不想讓劉良具備養父的地位,封其爲廣陽王,明顯有排擠他的意思。劉秀爲什麽這麽做?
爲了確立自己是高祖帝位傳承者,劉秀必須弘揚孝道;可是這樣一來,劉良就會成爲東漢王朝潛在的太上皇。在劉秀看來,劉太公當太上皇,他不會威懾到劉邦;可劉良不一樣,一方面在劉氏皇族中,劉良的資曆、輩分、德望都很高;另一方面,劉良有自己的兒子;更重要的是劉良具備劉秀叔父兼養父的身份。相比之下,建武二年時,自己的兒子還很小。劉秀在時,多少還能壓制一下劉良;雖說此時劉秀正值盛年,可是黃泉路上無老少啊,如果劉秀走在劉良前面了,自己的兒子又年幼,整個朝廷乃至將來誰當皇帝恐怕都要聽劉良的了。
劉秀一心想實現的是自己這一支能夠在劉氏皇族中處于核心地位。所以,在劉秀看來,劉良的到來直接威脅到東漢皇位是否能夠在劉秀這一支順利傳承。
由此,史書上記載了一個很耐人尋味的現象:建武二年四月,劉秀封劉良爲廣陽王;當年六月,劉秀就封立貴人郭氏爲皇後,以其子劉彊爲皇太子。可見,劉秀對這一點充滿了擔心。
可是封劉良爲廣陽王之後,出現了一個嚴重的情況。孝道影響著劉秀傳承高祖帝位的合法性,可劉秀把劉良封成了廣陽王,必然讓世人心中質疑劉秀孝道的真實性。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建武五年,劉秀“徙(劉良)爲趙王,始就國”。
相比于廣陽王,劉良當趙王意味著待遇的提升。可是同時,劉秀讓劉良“就國”;“就國”意味著要離開京都雒陽,離開京都意味著其對朝廷政治影響力的下降。可見劉秀這步棋“心機很深”啊。
四、屢受排擠,提心吊膽。
《東觀漢記》和《資治通鑒》記載了一件事情,建武十一年,大將來歙被刺身亡後,劉良跟隨劉秀去給來歙發喪。回城進入城門時,劉良與中郎將張邯爭道。劉良呵斥張邯,讓其旋車讓路,又诘責門候岑尊,“使前走數十步”。結果,司隸校尉鮑永因此事彈劾劉良無藩臣之禮,屬于大不敬。因爲鮑永彈劾劉良,使“朝廷肅然,莫不戒慎”。之後,劉秀常說:“貴戚且斂手,以避二鮑(鮑永、鮑恢)。”說白了,劉秀是在表揚鮑永幹得好。
我們來仔細想一想這件事,這件事不那麽簡單啊。與劉良爭道的是誰?中郎將張邯。這要是換成劉邦那時候,一個中郎將敢和太上皇劉太公爭道嗎?中郎將想都不敢想啊。退一步講,就算中郎將和劉太公爭道,劉太公诘責門候岑尊,鮑永敢去彈劾太上皇嗎?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
所以,答案只要一個,張邯、鮑永敢這麽做,是因爲背後有劉秀;換句話說,劉秀不待見劉良,在朝廷上下是公開的秘密。劉秀表揚鮑永,既壓制了劉良,又將其列爲“反面典型”,以警懾朝廷上下,不得違禮,可謂“一箭雙雕”。
建武十二年,隨著蜀中的割據勢力公孫述被平定,天下已經基本統一。這樣一來,劉秀就開始集中精力來給劉氏皇族重新排序,以確立自己這一支在皇族中的核心地位。
據《後漢書·刘良传》记载,建武十三年,刘秀把赵王刘良降为赵公。刘良当了赵公之后,每年都进京朝拜刘秀。
由此可見,經過了接二連三的打擊,劉良已經完全搞透了劉秀的意圖,他由最初的憤怒變成了對現實的恐懼,爲了避免劉秀起疑心,也爲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劉良“頻歲來朝”,以表明自己對劉秀沒有怨氣。
五、谥號爲“孝”。
據《後漢書》和《資治通鑒》記載,劉良與懷縣大姓李子春交厚。後來李子春犯罪,懷縣縣令趙熹要治其死罪。建武十七年,劉良臨死之前,劉秀來看他,問其還有什麽想說的。劉良爲李子春求情,劉秀答:“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換個要求吧。”劉良再也沒說話。劉良去世之後,劉秀“追思”劉良,赦免了李子春。
起初,劉秀不同意赦免李子春,自然有其重視法度,規範地方豪強的因素。可從劉秀對劉良一直以來的打壓情況看,其對劉良不見得有多好,爲了懷念養父兼叔父而去赦免李子春,恐怕不符合劉秀一貫的做派。所以,史書中所謂的“追思”,恐怕是另有隱情。
其實,在劉秀看來,孝道是其皇位合法性的重要法理依據;如果其養父兼叔父劉良在臨死前求劉秀的事,自己沒答應;劉秀讓其換要求,劉良不再說話了。這事一旦傳開,劉秀擔心世人會認爲自己的孝道是假的,從而不認同其是高祖皇位的合法繼承者,進而威脅到自己皇位的穩定。這才是劉秀赦免李子春的真實用心。
可是有一件事很耐人尋味。劉秀如此對劉良,卻在劉良死後,給其的谥號是“孝”。這就是史書上所說的趙孝王劉良。可是臣子的谥號往往代表了其對君主的價值,比如,劉秀的大哥劉縯首創大業,劉秀給他的谥號是“武”,也就是齊武王劉縯。劉良的谥號是孝,他是劉秀的父輩,他對劉秀有什麽孝呢?劉秀應該向他盡孝還才對啊。
可是我們想想劉良的父親,這件事其實就容易理解了。劉良的父親是劉回,劉秀與其父親劉欽都是劉回的後人。劉秀九歲喪父之後,是由劉良撫育長大的。等于說,劉良撫育劉秀是在給劉回盡孝,這劉秀繞了一個大彎子。
總結:
我們常說父慈子孝,作爲養父兼叔父,劉良可以說做到了“父慈”,而劉秀在“子孝”上的所作所爲卻遠遠不及劉良當年對他的好。在劉秀心中,皇位在其子嗣中傳承及皇權的安全穩定始終是第一位的,在這個前提下,其才能考慮到給予劉良一家相對地榮華富貴。雖然劉秀用相對柔性的手段限制劉良的政治影響,沒有鬧出類似玄武門之變那樣家族相殘的慘劇,但這種柔性的手段中也隱含了史書深處真實劉秀的冷酷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