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革命自一九三七年第二次國共合作,組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之後,中國人民終以八年抗戰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同世界人民一起,贏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在這場關系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鬥爭中,大後方的四川人民爲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川軍出川,英勇殺敵,血濺沙場,屢建奇功,不少川籍抗日將士在前線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後方人民,頂住敵人的狂轟濫炸和層層封鎖,努力生産,蹄躍捐輸,從人力、物力、財力各方面支援前線。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值得大書特書,留諸青史。
一、應征入伍
抗日軍興以前,中國軍隊除紅軍而外,其兵員概系招募而來,行的是傭兵制。爲適應抗戰新形勢的需要,乃于一九三七年開始,改行征兵制。四川省于是成立軍管區,分設二十個師管區,配屬作戰各軍,大量征集壯丁入伍,補充前線兵員。據不完全統計,征丁人數如下:
一九三七年八月至十二月爲134000人;
一九三八年爲174000人;
一九三九年爲306000人;
一九四零年爲464000人;
一九四一年一月至八月爲192000人。
以上四年征兵赴前線者共130余萬人。
一九四一年以後,全國淪陷區域擴大,四川征兵額亦隨之年年加大,這後四年所征之兵不下二百萬人,前後八年總計征兵在三百萬人以上(按川軍建制部隊出川抗戰的六個集團軍的人數,四川五萬知識青年從軍人數,中央直屬各軍由前線調來四川進行整補的人數,均不在上列入伍壯丁三百萬人之內)。從曆年在四川征兵入伍人數看,當時所謂“無川不成軍”之語蓋有由來,絕非虛語。
二、應征出工
自古以來,四川就是著名的關山險澀、蜀道艱難之區。在全民抗戰時,四川是軍實所賴之地。當此軍需孔亟之際,開辟四交通,以便水、陸、空運,及時支援軍鋒,保障前後不絕,成爲頭等大事。當時以四川爲基地而搶修川陝、川滇、川黔、川湘四大公路,以及南北前線和滇緬前線在川境的交通路,並整治川江航道等,所用民力,前後從四川征工總計在二百五十萬人以上。全用又新建空軍基地三十三處,前後征工共計九十萬人。兩項合計征工在三百四十萬人以上。
三、納糧
八年抗戰中,四川實爲軍糧民食的主要供給之地。按四川田賦自一九四一年由繳納現金改由征收米糧食物起,至一九四五年止,計征繳、捐獻政府者,總計稻麥爲八千二百余萬石,占全國征解的糧谷總量的百分之三十八點五。其中在一九四四年竟占全國征解糧谷總量的百分之五十。
當時,政府除征解糧谷外,長江南岸各省戰地軍民所需食鹽,亦全賴川南自貢等地所産的井鹽輸出供應。長江北岸各省戰地軍民所需食鹽,即靠川北一帶所産的井鹽輸出供應。
四川自古産蔗糖,産量向居全國之首,曆史上最高年産量在十六萬噸以上。自政府實行食糖專賣征實後,不僅增大稅源,並對各省戰地軍民所需食糖,源源不斷地保障了供應。
四、完稅
爲了充實抗戰財力,保障財政開支,自一九三八年起,四川的財政收入,一切國稅全部解入中央國庫者有:
鹽稅爲2400萬元以上;
田賦爲2000萬元以上;
禁煙收入爲2000萬元以上;
統稅煙酒稅爲1000萬元以上;
合計上列稅收在8000萬元以上。
一九三九年、一九四零年各項稅收解入國庫者,均與上述數字相同。
稅自一九四一年田賦改爲征收實物糧谷後,隨之而增加的各種稅捐,在川中大量攤募的各種公債、美金公債、美金庫券,勸募的各種儲蓄及美金儲蓄,各種捐獻等,四川人民無不蹈躍輸將,使中央國庫曆年收入皆有增無減,得以增厚國家抗日作,戰之財力。
五、發展生産
發展軍需民用工業生産,支援抗戰需要:在“七•七”事變後,由各地紛紛遷來四川的工廠和本省的廠礦,軍需民用大小數百家。其中僅上海遷川的民營工廠就有一百四十八家,武漢遷川的工廠有六十四家。所有這些內遷和本地原有的廠礦,主要分布在長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及涪江與渠江流域的交通沿線和原料産區。以川東的重慶、江北、合川、江津、綦江、永川、長壽、涪陵、豐都、雲陽、萬縣,川南的樂山、宜賓、江安、納溪、合江、泸州,川中的成都、簡陽、資陽、資中、內江、自貢及川西北的灌縣、彭縣、綿陽、三台、遂甯、廣元、南充、渠縣等市縣爲基地,帶動千家萬戶的半機械工場和手工作坊,土洋並舉(特別是紡織業),工商兼營,構成了大後方戰時工業生産的基地。四川民生輪船公司在抗戰中爲了搶運難民、學校師生員工、軍工物資和遷川工廠,先後被敵機轟炸、機槍掃射死亡員工一百多人,受傷六十多人,被敵機炸沉、炸傷輪駁二十多艘,僅爲軍工民用工廠搶運的物資即達十多萬噸。由于四川江河縱橫,除輪船外,還有成千上萬條木船擔負運輸任務,對于發展大後方生産極爲有利。四川天府之國資源雄厚,物産豐饒,人民勤奮,有了上述水運之利和陸路車馬長短轉運之便,軍需民用主要所需的煤、鐵、電力、機械、酸、堿、酒精、紡織品、建築材料(水泥、油漆等),以及造紙、制革、橡膠加工品、鹽、糖、糧谷油料加工品、地方名特産品、農具、醫藥衛生用品等,都優先得到發展。當日寇空軍對四川狂轟濫炸時,各廠礦或開山鑿洞,就洞建廠,或倚山傍水,隱蔽建廠,雖在硝煙彌漫之中,仍能堅持生産,支援前方,戰勝了日寇對大後方的破壞。
這時的四川出現五湖四海豪俊雲集的盛況,英雄有用武之地,無不各顯其能,形成了一支工業生産大軍,爲支援抗戰,爭取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六、發展文教事業
抗戰開始,從津、京、滬、漢及沿海和西北淪陷諸省許多教育文化單位紛紛內遷四川省,計有大專院校五十所,中等學校四十六所(包括職業學校),合計九十六所(這些學校按其性質分,有國立、公立、私立、教會辦的幾類,以其科別分,有文、理、法、工、農、商、醫、師範教育、藝術和戲劇、音樂、體育等專業),還有國家與民間的各種科學研究機構,各種學術文化藝術團體,陸、海、空軍各級軍事學校。它們主要安置在成都、重慶、北碚、合川、銅梁、江北、長壽、涪陵、豐都、萬縣、江.津、綦江、璧山、泸州、江安、南溪、宜賓、樂山、西昌、 內江、自貢、金堂、綿陽、三台等市縣,得到當地人民群衆的歡迎和支持。四川省教育廳和地方政府亦以接待和安置遷川學校,作爲重要工作,責成專人辦理。
當時海內名流、專家學者皆荟萃于蜀中,他們與四川原有的十六所大專院校及二百七十七所中等學校及各種科研學術文化團體的文教界、科技界人士相處一地,賓主盡歡,相得益彰。特別是同道老友,師生故交,急難相逢而又同舟共濟者,倍感親切。彼此講文修武,砥砺學行,發展科研,促進文化,培植英才,不遺余力,惠及廣大學子,得有機會實現充實自我、報效祖國之宏願。這時四川文風之盛,爲有史以來所僅見。文教事業的發展更是突出,即以中等學校而論,即由原來的二百七十七所增加到四百四十五所。教育文化科技戰線上的濟濟多士,國之桢幹,和四川人民同心同德,爲爭取抗戰勝利,爲科學教育文化事業,都作出了重大貢獻。抗戰勝利後,我在省外遇見一些從四川還鄉的老友,每每談及抗戰往事,無不眉飛色舞,對四川人民在抗戰中作出的貢獻稱道不已。八年抗戰終于奪得勝利的後援力量,其來自四川者,應當是首屈一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