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望、聞、問、切四診方法所獲得的信息均有其五行歸屬,據此,可以綜合判斷患者的疾病。比如,患者面色發青,喜食酸食,脈弦,則可診爲肝病;面色紅,口中苦,脈洪大,可診斷爲心火旺。又如,痙攣拘急抽風,根據五行歸類屬木病,從人體髒腑來看,可診斷爲肝病;全身水腫,小便不利,五行歸類屬水病,而病位可定爲腎。
根據五行學說,治療疾病時不僅要考慮發生病變的髒腑本身,還應根據髒腑之間的生克關系,控制疾病的傳變。正如《難經》所論述的:“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于脾,當先實脾。”
中醫根據五行“相生”規律,提出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療原則:
1. 補母,主要用于母子關系的虛證,在針灸療法中,凡是虛證,可以補其所屬的母經或母穴,如治療肝虛證時,選取腎經合穴陰谷。此即虛則補其母,補母則子安。
2. 瀉子,主要用于母子關系的實證。在針灸療法中,凡是實證,可瀉其所屬的子經或子穴。如肝實證可取心經荥穴少府,或本經熒穴行間治療。此即實則瀉其子,瀉子則母安。
根據母子相生的關系,提出以下治療原則:
1.滋水涵木法,即滋養腎(水)陰以養肝(木)陰的方法,適用于腎陰虧損而導致的肝陰不足之症。
2.益火補土法,即溫腎陽(火)以補脾(土)陽的方法,適用于腎陽衰微而導致的脾陽不振之證。在五髒配屬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門學說興起,對機體的溫煦多指爲命門之火的作用,即腎陽的作用。
3.金水相生法,即滋養肺(金)腎(水)陰虛的治療方法,適用于肺虛不能輸布津液以滋腎,或腎陰不足,精氣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腎陰虛者。
4.培土生金法,即補脾(土)益氣而達到補益肺(金)氣的方法,適用于脾胃虛弱,不能滋養肺而致肺虛脾弱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