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父母,對孩子的社交應該都非常關注吧?尤其是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肯定特別想知道孩子會不會受欺負、是怎麽交朋友和解決矛盾的。
一直以來,我對孩子的社交和性格培養非常感興趣,上中科院的心理學課程時,這也是我重點學習的方向。
孩子在家和在群體環境裏,是很不一樣的。
小社會有小社會的規則,群體有群體的動力學。從更全面的視角去了解孩子,可以更理解孩子的行爲,也更知道怎麽幫助孩子。
我想把我學習、觀察、理解到的有關孩子性格與社交的內容,整理成一系列文章分享給大家。今天是第一篇,先說說幼兒園裏的4類孩子。
1、幼兒園裏的4類孩子
就從我最近在看的英國紀錄片《孩子的小宇宙》說起吧。
這部紀錄片在一所幼兒園裏安裝了很多攝像頭,記錄下了一群四五歲的孩子,進入一個全新環境時,在老師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地方,最真實的表現。
“氣質”,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又切實影響著孩子社交的東西。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天,10個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不同的群體。
美蓮路就是裏面最受歡迎的一類孩子,不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想要跟她做朋友。
而苔絲雅卻是被忽略的存在。
盡管她一直在努力尋找玩伴,不斷詢問其他孩子:“你能跟我一起玩嗎?”,但大家不約而同選擇了拒絕或者忽略她說的話。
此後的好幾天,她都只能一個人遠遠觀望著其他孩子。
第三類孩子,是被其他小朋友排擠的孩子,他們通常都是“小霸王”或者“淘氣包”。
“小霸王”之一的伊芙麗,不願意和任何人分享。進入幼兒園才10分鍾,就因爲霸占著三輪車,和小朋友發生了肢體沖突。
和伊芙麗發生沖突的,是“淘氣包”費班,總是故意破壞規矩,招惹其他孩子。幾句話沒說攏,就往伊芙麗臉上拍了過去。
關于社交中不同類別的孩子,美國杜克大學的約翰·科伊教授做过深入的研究。
他認爲群體中的孩子可以分成4個類型:15%“受歡迎的孩子”,15%“被排擠的孩子”,5%左右“被忽視的孩子”,而另外45%是“被接納的孩子”——這一類孩子不是那麽“出挑”,但很快能找到一個或幾個要好的玩伴,被某個小群體接納。
2、最需要擔心的:被排擠的孩子
有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霸道一點沒事,大不了就是欺負欺負別人。“小霸王”一般都是這樣被家裏人“慣”出來的。
就像伊芙麗,在家裏就是“老大”,爲所欲爲。她說外公“耳朵聾了”,大家還哈哈大笑,這讓伊芙麗更加肆無忌憚。
看起來只會“欺負人”、不會“被欺負”的孩子,在群體裏會扮演什麽角色呢?
有一次,伊芙麗霸占了樹屋,把其他孩子的帽子從樹屋裏扔出去,並說了一句非常有貶低意味的話:“Go down with your little friends.”
這時,群體的動力學開始發揮作用。孩子們之間開始悄悄傳遞一句話:這個女孩不友好,她需要受點教訓,我們不要跟她做朋友。大家迅速形成了一個集體意見:排斥伊芙麗。
接下來的幾天,沒有人跟伊芙麗玩,她受到了群體的孤立。
更糟糕的是什麽呢?
如果這個孩子經常如此,就會被其他孩子、甚至是老師打上“壞孩子”的標簽。一旦被打上標簽,他就會被區別對待,再也無法擺脫這樣的命運。
國內有一檔綜藝節目叫《童言有計》,是仿照《孩子的小宇宙》的模式制作的。裏面有一個男孩叫軒軒,就被打上了“壞孩子”的標簽。
一次,他不過是和一個小女孩開玩笑地爭論了幾句,旁邊的男孩們卻一哄而上,不問三七二十一,就把軒軒按在了牆角。大家都充滿正義感地認爲自己是在教訓“壞人”。
嚇壞了的軒軒在反抗的時候,不小心打傷了一個小朋友的鼻子,聞訊趕來的老師,再一次不問三七二十一,懲罰了軒軒。
你看,這就是群體裏的動力學,很多事情會“失控”,即使他一開始並沒有做錯什麽。
看著軒軒坐在懲罰椅上,用手摳著椅子,臉上是迷惑、失落又不服氣的表情,旁邊還不斷傳來“大壞蛋”、“不跟他玩”的聲音,我心裏挺心疼的。
我想他心裏一定不理解,爲什麽事情突然變成了這樣?爲什麽大家要這樣對我?
如果得不到幫助,這些孩子會一直這樣,成爲群體的替罪羊,完全沒有真正的朋友。這種失落的感受會長期的伴隨他們,等到青春期,可能會通過其它危險的方式發泄出來。
所以,約翰·科伊教授的研究显示,在兒童社交的4類孩子裏,最容易遭受毀滅性社交創傷的高風險群體,並不是那些看起來內向、謹慎、可能被欺負的孩子,而是這些“被排擠的孩子”。
這似乎令人驚訝,但是如果了解群體的規則,又不難理解。
3、怎麽幫助被排擠的孩子
被排擠的孩子也分兩類。一類是“被排擠-順從”型。
像前面提到的伊芙麗,當她們意識到自己在家裏的行事方式,在幼兒園裏行不通的時候,就開始軟化態度,來獲取大家的認同。
對于這些孩子,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意識到:寵孩子並不是愛孩子,你不給孩子上的課,很快,真的很快,“社會”就會給他上。
更麻煩一些的,是另一類“被排擠-反抗”型的孩子,就像前面提到的軒軒和費班。
這一類孩子,其實內心非常敏感和脆弱。他們極其渴望外界的關注和肯定,又不知道怎麽樣用正確的方式去表達。
比如軒軒,一到幼兒園,就拽小朋友的頭發,其實是想和他們做朋友。
費班也一樣,一次,他因爲一個無意的舉動,被大家說“頑皮”之後,接下來就故意用更頑皮的方式來跟大家對抗,比如,故意把大家的紙手環全部弄破。
這種舉動在我看來,其實是一種內心深處的呐喊:請你們喜歡我!
我想,這些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長、老師的理解和接納,而不是暴力的制止和指責。此外,批評往往會讓他們更加反抗,不如直接告訴他們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尤其是父母,是孩子與社會連接的橋梁,更應該幫助孩子去和老師、其他家長溝通,爭取幫助和理解。如果孩子覺得,連爸爸媽媽都無法理解我,只會罵我,該有多絕望呢?
而我們,也可以盡可能去理解這些孩子。
沒有孩子本性是壞的,我們的一次善意,有可能就保護了一顆小小的心靈。
4、其他3類孩子:與其擔心,不如接納
那麽對于其他三類孩子呢?特別是那些害羞、謹慎的孩子,看起來也一樣叫人擔心。
其實妞兒底子裏也是一個害羞、謹慎的孩子,我也曾經對她的社交很焦慮,有一段時間甚至有點過度保護。
但當我理解了兩件事之後,就放寬了心。
第一件事是:分清什麽是可能造成毀滅性打擊的社交創傷,什麽是不可避免的社交痛苦。
無論是外向的,還是內向的孩子,都會經曆社交的矛盾和痛苦。被拒絕、被嘲笑、吵架,對于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都是無從避免的。
我很喜歡的一位專門研究兒童社交的心理學家邁克爾·汤普森博士在他的书里说:
家長面對孩子社交的第一原則,是用長遠的目光看問題。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相信人類自我成長和痊愈的能力,不要把每一次小事故想象成大災難。
拿我自己來說,我小時候也不善于社交,小學的時候,就被一個女生排擠過,但我還是好好的長大了。那麽對于孩子也一樣,他們可能會哭,但這就像成長的路上摔了一跤,疼痛很快會過去。
第二件事是:真正的友誼比受歡迎更重要,每個孩子都有能力在群體裏找到自己的位置。
想想我們自己,社交焦慮都是從期望自己“受歡迎”裏來的。
面對孩子社交的第二原則,就是不要過于在乎整體的社交地位,而帶給孩子偏見和焦慮。
邁克爾·汤普森在跟踪研究里发现,一个孩子只要有一两个真正的朋友,时不时被接纳,就能提供成长需要的大部分东西:亲密感、支持、陪伴等等,他们的成长就不会有问题。
而每一個孩子,或快或慢,一定會找到自己的朋友。就像那個害羞的苔絲雅,幾天之後,她也慢慢融入了群體,並且和費班成爲了好朋友。
接納孩子的個人氣質,相信真正的友誼比受歡迎更重要。
當你的眼裏沒有偏見和焦慮,孩子的心裏就不會有。
後記:
關于孩子的社交,我們有很多具體的事情可以做。但我想第一步,應該先從整體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在社交中的角色,和家長對待社交的態度。
在這部紀錄片裏可以看到很多不同性格的孩子,看到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之間複雜的互動,推薦給大家看看。(在哔哩哔哩上搜索“孩子的小宇宙”即可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