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的各種論壇裏經常會出現很多關于二戰的謠言和錯誤的觀點,這些錯誤的觀點和紛飛的謠言所造成的錯誤認知並沒有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被澄清,反而進一步的傳播開來,很多網友一不注意就很容易偏聽偏信,今天我們就來淺顯的談一談那些二戰經典的錯誤認知。
1:閃電戰是德軍贏得波蘭與法國戰役的原因
每當談論到德軍的戰術素養的時候,很多人腦海裏都會冒出“閃電戰”一詞,尤其是在談論法國戰役的時候,二戰德國用六個星期就拿下了一戰德國四年都拿不下的法國,功績斐然。但是閃電戰這一概念在當時是不存在的,就連希特勒本人都認爲會在法國遭遇頑強抵抗,甚至會變成和一戰一樣的消耗戰。直到西線戰役結束後,才根據德軍在波蘭和法國的攻勢提出了所謂閃電戰的概念。閃電戰是戰役勝利的結果,卻不是勝利的原因。
2:德軍機械化摩托化程度很高
說道閃電戰就要說到德軍的機械化,很多人都認爲德軍機械化程度相當高,裝備了大量坦克、突擊炮、以及半履帶車輛。這種印象大多來自很多二戰相關的德國“宣傳影片”,既然是德國的宣傳影片當然會宣傳二戰德國最優秀的那幾支部隊,所以在影片裏經常會出現一長隊的裝甲部隊和機械化步兵。很多人看過以後再結合戰爭前期德軍的斐然戰果,就會想當然的認爲德軍機械化程度很高,但事實卻並不是這樣。在1941年6月入侵蘇聯以前,德國在前線共有21個坦克師、13個摩托化步兵師、3個摩托化步兵旅,95個裝備人員齊整能執行各種作戰的步兵師以及62個只有較低作戰能力的步兵師(不包括騎兵和山地步兵)。而在巴巴羅薩行動中,德軍總共調集了60萬輛摩托化車輛以及62.5萬匹各類馬匹,可以說德軍是靠著馬匹進攻蘇聯而不是摩托化,而這麽多馬匹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德軍二戰機械化摩托化的程度並不高了。PS:二戰初期機械化程度最高的軍隊是英軍。
(數據來源:Boog,et. al:Angriff auf die sowjetuniop)
3:英軍只是僥幸贏得了不列顛空戰
很多人都認爲英軍靠著僥幸勉強打贏了德軍而已,但事實並非如此,在不列顛空戰最後一次大規模空襲的9月16日,德軍認爲英軍只剩下177架戰鬥機。而實際數字是英軍還有216架噴火和356架飓風,不管德軍炸不炸倫敦,結局都是注定會失敗的,只是敗得慘不慘而已。
4:海獅計劃能夠成功
說到不列顛空戰怎麽能不說海獅計劃呢?很多人都認爲在1940年如果取得不列顛空戰勝利的話是可以實現登陸英國的設想的。可實際卻和想象相差甚遠,爲了諾曼底登陸,英美盟軍花費了數年時間進行前期准備,參戰部隊包括當時最先進的兩支海軍,都有在前期通過實際登陸積攢了寶貴的經驗,而且在諾曼底地區擁有絕對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就算德軍通過神助獲得了制空權,但卻不可能獲得制海權,1940年夏天德軍在海軍力量上處于絕對弱勢,一個簡單圖表就可以直觀的體現。
(數據來源:Economies under Occupation: The hegemony of Nazi Germany and Imperial Japan in World War II. John Ferris & Evan Mawdsley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簡而言之,德軍缺乏戰艦、可靠的兩棲裝備和兩棲作戰經驗、也缺乏相應的後勤系統。就算英美盟軍擁有豐富的作戰裝備和經驗,在D-DAY都遇見了很多大麻煩,可見對德軍來說,海獅計劃基本上是癡人說夢。
5:德國空軍王牌比英美蘇的王牌厲害得多了
德國空軍王牌確實擁有傲人的戰績,其實只要想一想就能知道爲什麽德國空軍王牌擁有如此高的擊墜數,德國頂尖王牌京特·拉尔是这样说的,我简要概括一下:德军王牌通常要不停的战斗直到阵亡或失去战斗能力,而其他国家的王牌飞满一定次数就可以轮换到后方。而且要杀敌你还得要有数量足够的敌人,而德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敌人。在战争中后期反观盟军飞行员,通常他们遇到的都是自己的轰炸机,能遇到德国空军的概率很小。再加上德军在前期拥有更好的训练和装备,不少飞行员都可以一直战斗到中后期,这些老鸟哪怕在战争末期都还能有效作战,如果情况反过来,英美的飞行员同样也可以做到这点。
6:巴巴羅薩行動不被推遲,不遇見寒冬的話就可以擊敗蘇聯。
大錯特錯,巴巴羅薩失敗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一個因素就是德軍幻想在戰鬥開始的數月甚至數周內就讓蘇聯紅軍放棄抵抗。即使德軍占領了大量土地,俘獲了大量人員裝備,由于其利用率低下,這些東西並不能成爲左右戰局決定性的因素,而德軍卻爲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要知道只看德軍在巴巴羅薩行動的人員損失率其實是很具有誤導性的,德軍投入了300萬陸軍參與巴巴羅薩行動,可這300萬陸軍並不全是作戰人員,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只是建設部隊,後勤部隊和其他一些非作戰單位。德軍在1941年的人員損失幾乎全部來自于參加過波蘭、法國、挪威、希臘等地作戰的經驗豐富的老牌部隊。因此這些人員的損失對作戰效能的影響比我們一般認爲的要嚴重的多。當時的德軍統帥部對全軍戰備程度的評估就很容易能體現出這一點。
適用于各種作戰任務的師就意味著這支部隊能打能拼,能進攻能防守,齊裝滿員。而適用于有限防衛任務的師則只能在一定條件下,例如有工事或者地形優勢的情況下才可以執行烈度稍低的防守任務。在1941年夏天的136個能執行各種任務的師到了次年夏天就只剩下8個,其余的不是被消滅就是被打殘建制,無法再擔負起任何作戰壓力稍高的行動了。由此可見擋住德軍攻勢的是蘇聯紅軍,而不是所謂的冬將軍。
二戰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場世界大戰,也被很多人津津樂道。關于它的謠言和錯誤認知遠不僅僅我今天談到的那六個,而哪怕這六個都有很多人會持有反對意見,接下來如果有需要,我會詳細談論其中的幾個,以期最大化的把二戰戰場的實際情況帶給大家。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