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四公子,大致出身名門望族,在民國紛雜的社會中,舉足輕重,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亦社會的縮影,其事其足迹,或許可以讓我們了解民國的社會。
1 袁克文
袁克文,乃袁世凱的次子,是三姨太所生,大哥袁克定。出生于朝鮮漢城。他從少年時代即有過目成誦的天賦,記憶力非一般人能比。所以,在袁世凱很多子女中,袁世凱最愛克文。
袁公子從小就接受了常人難以擁有的教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無心于政治,而喜好舞文弄墨,善于結交文人墨客。他在詩詞楹聯、琴棋書畫、文物鑒賞等諸多方面無所不能,對于傳統文化有極大的熱情和興趣。
此外,袁克文喜歡戲劇,尤好登台演出。有一次,京劇大家梅蘭芳生日,遲遲不肯登台,原來是等待袁公子的到來,以便同台演出,袁克文粉墨登場,飾演京劇文醜,與梨園大家打得火熱,堪稱著名票友(喜好看戲的觀衆的雅稱)
後來,袁克文因爲反對其父袁世凱登基稱帝,他便遊居上海,加入青幫,成爲青幫大佬,無所事事,後來就死在了天津。
袁克文,出身名家,其經曆可以當成切面,透過他來窺探民國的上層社會,以及袁氏稱帝的插曲。
2 張學良
張學良,是我們較爲熟悉的人物,是我們中學教科書的人物。張公子,其父是東北奉系軍閥張作霖,雄踞一方。張學良風流成性,是民國美男子。皇姑屯事件,其父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張學良以武勇于亂世之秋成爲名副其實的東北少帥。
張學良,同北邊蘇軍打仗,反對日本的拉攏。當蔣介石與其他軍閥混戰之際,雙方僵持不下,在蔣介石的示好下,在敵方架起大炮、機關槍,猛烈朝他方攻擊,爲蔣介石統一中原,立下了大功勞,因此他成爲了國民黨的陸軍一級上將,受到蔣的信任。
然而,有政黨在國家民族危機存亡之際,仍是大大內戰,實在不符民族大義。蔣執意不聽勸阻,在十月十號,張少帥連同愛國將領楊虎城,對蔣發起兵谏,致使蔣拾起民族大義,一致對外,這是愛國將領的一腔熱血。
不過,此事之後,張與楊,相繼遭受軟禁與追殺,後事悲壯。張學良後半生一直遭受囚禁,但是活到了一百多歲。其中在張學良軟禁期間,張曾送給蔣一塊金表,意思是看看歲月已過如此之長,可否恢複自由?可品的是,蔣不久便送給張一副魚竿,意思是無法原諒,自由不可放,若是無聊,釣魚去吧。
後來張學良,移居美國,渡完余後一生。張的經曆可以是民國政治的一片葉子,春時是繁茂,葉落之時,黯然無迹。按照他的話說,他的生命只有二十幾歲,其余的歲月都是重複。
3 溥侗
溥侗,末代皇帝溥儀的族兄,出身皇家,卻熱愛藝術,對于昆曲與京劇,才藝俱佳,冠蓋絕倫,堪稱戲曲奇才。他按部就班,學作詩,鑽研琴棋書畫,收藏金石,碑帖。
他自稱紅豆館主,精通生、旦、淨、醜四種唱腔,一曲《群英會》他自己就能演周瑜、魯肅、蔣幹、曹操、黃蓋五個角色。
1930年曾任北京清華大學曲學導師,先後培養學生百余人。在幼年時,便是接觸京城戲曲名家,加上自己的刻苦鑽研,達到了“昆亂不擋,六場通透”的境界。
溥侗家世顯赫,父親也是在朝的重臣,但是他本人只專于戲曲,在推廣和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戲曲界較爲出門。
4 張伯駒
張伯駒,一代文化奇人,中國第一收藏大家,也是爲國寶保護作出貢獻的愛國文人。張伯駒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的收藏,致力字畫名迹的品賞。在故宮乃至中國珍貴的書法畫作中,都蓋有張伯駒的印章,或者經過張伯駒的收藏把玩。
起初,張伯駒收藏有字畫110多副。放在今日,任何一副拿出來拍賣,都可以刷新世界紀錄。然而張伯駒先生的高風亮節。有一次,張伯駒看到傳世最古畫迹隋展子虔《遊春圖》,以在北京的15畝宅地,換來此畫,捐給故宮博物院。多數藏品珍貴至極,構成了故宮最重要的一部分。
他還有屬于遇見潘素,這個屬于他們的愛情故事,張伯駒與潘素一見鍾情,心生情愫,兩人最終結爲伉俪,是精神上的知音。
張伯駒對于文物書畫的鑒賞與收藏的追求,是令人吃驚的。但是他爲了不讓珍貴文物外流,他不惜一擲千金,無償捐贈,但是晚年落魄之極,讓人歎息。
張伯駒先生得大義與亮潔,深受世人贊歎學習,是民國的純淨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