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2020 年 4 月 12 日 德百之歌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擴散,

境外華人回國避疫人數劇增。

爲保平安,

不少人仍甘願付出天價以求一票,

然而,飛機上的風險,

也許超出了你的想象…

近日,一名華人媽媽帶著兩娃,

從澳洲飛回國與家人團聚。

全程穿戴口罩、手套、防護衣,

卻在下飛機的一刻,

忽然暈倒在廊橋,

送醫後仍宣告不治。

原本回國全家團圓,

卻變成了天人永隔…

01

澳洲華女回國下飛機暈倒廊橋,送醫仍宣告不治!

誰都不曾預料到,

一趟平常無奇的回國之旅,

一條健康的生命就此戛然而止。

爲了孩子將來有更好的發展,

杜女士一家五口剛辦理了澳洲投資移民。

杜女士帶著兩名12歲的雙胞胎兒子,

在墨爾本學習生活,

丈夫與大女兒則留在國內。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新冠疫情在澳洲爆發後,

杜女士決定帶著兩個兒子

回國與家人團聚

3月25日中午約12點半,

三人搭上了返回中國上海的航班。

當天澳洲邊境已經開始收緊,

很多PR或是澳洲公民被拒絕登機。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爲此,杜女士慶幸的表示:

“還好我們不屬于PR,

可以回國。”

排隊登機時,爲了安撫孩子,

杜女士笑著爲兒子打了劑“預防針”:

“萬裏長征才剛剛開始”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爲了防疫,母子3人全副武裝,

個個都佩戴口罩和手套,

穿著塑料雨衣當防護服。

途中,兒子戴著口罩時而覺得缺氧,

爲此摘了口罩透幾口氣,

杜女士看到後也立即制止,讓兒子趕緊戴上小心感染。

機艙裏,與上百人密集共處,

爲了防止潛在感染,在近10個多小時的旅程中,

母子三人全程一動不動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始終坐在位置上

兩個兒子吃了飛機餐,杜女士卻只吃了

半塊巧克力餅幹

喝了幾口水

在和媽媽看飛機上的電影時,兒子發現

杜女士看上去特別累和熱,

眼睛有時無法集中在屏幕上,

半睡半醒地樣子。

快下飛機前,杜女士也感覺悶熱。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當晚7點20分(北京時間),

飛機抵達上海,

乘客被分批檢疫下機。

一個小時後,才輪到杜女士3人。

據杜女士小兒子小寶描述:

當時他和哥哥走在前面,媽媽走在後面。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他們剛出機艙門不遠,

只聽到身後媽媽喊了一聲

“小寶,等一下”。

等小寶回頭一看,

卻發現媽媽

已經倒在了機艙門外約4米的廊橋上。

嚇壞了的兒子急忙飛奔到媽媽身邊,

機組人員也馬上聯系安排120救護車。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期間,小寶不停趴在杜女士身邊和她說話,

同時用濕巾擦拭媽媽的面部。

杜女士不適的說:

“我身體很虛,

你讓我睡一會。”

正當兒子打算給爸爸打電話時,

杜女士開始嘔吐,

接著很困難地大聲喘氣,

雙目無神,精神變差,

並逐漸失去意識,

此後,不再回應兒子的呼喚…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據兒子小寶敘述:

最初,空少懷疑杜女士是低血糖,

送來一盒飛機餐,

在詢問杜女士是否需要氧氣機時,得到了兒子肯定的回複。

8點50分左右,空少又拿來一瓶清涼油,

讓防疫人員給杜女士塗,

不過防疫人員卻讓空少塗。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雙方推诿後,最終還是由防疫人員爲杜女士塗抹。

期間,還有一位空姐在錄制視頻。

5分鍾後,兩名醫護人員拎著急救箱趕到,

此時距離杜女士暈倒,

已有半個多小時。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約9點15分,杜女士終于被送上救護車。

醫生觀察到她的心跳快要停止,

立即爲她做了心肺複蘇,

並打了幾支腎上腺素。

然而,任憑醫生怎麽搶救,

心髒檢測儀上始終是一條直線。

約一小時後,

杜女士因搶救無效宣布死亡。

據醫生分析原因:

認爲是在飛機上久坐不動,

引起肺栓塞導致猝死。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原本美滿的家庭,卻被這場意外擊碎。

雙胞胎兒子在目睹了媽媽逝世的整個過程後,

就被送至酒店隔離,

大女兒肩負起了照顧他們的任務,要求一同隔離。

如今,孩子們只希望隔離趕緊結束,

好能再見媽媽最後一面,

送她最後一程…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杜女士的丈夫悔恨的表示:

“一想到妻子就流淚”

妻子生前身體健康,沒有病史。

正是因爲這樣,

“沒人會想到,

一個健康的人會毫無征兆地猝死。”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他也想通過自身經曆,來提醒在澳華人,

尤其是那些正准備回國的人,

提高風險意識,

不要冒險回國,

路上的風險永遠無法預測…

疫情期間坐長途飛機,

爲了減少潛在的感染幾率,不少乘客甯願

長時間久坐不動

然而,這可能讓我們的身體不適應、

而發生些狀況,甚至會喪命…

02

10天接診4例危急病人,多人乘坐長途飛機後死亡!

同樣是在大洋彼岸的澳洲,

一位在悉尼居住的30歲的年輕妹子Rani Vincent,

從悉尼飛往溫哥華,

飛機剛一落地Rani就突發腦血栓昏倒。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當她從昏迷中醒來時,已躺在了醫院裏。

醫生表示:

“您的情況非常危急,

必須立刻進行開顱手術。”

最終,她的頭上密密麻麻的縫了50針,

不但留下了永遠的疤痕,還花費了大量的醫藥費。

可以說Rani 是不幸的,卻又是幸運的!

因爲還有許多人就因爲坐了長途飛機

就再也沒能醒過來!

2000年10月,一名28歲的英國女乘客,搭乘從澳洲飛往英國的飛機。

經過20多個小時的飛行後,

一到機場便昏倒在地,

僅2個小時後就由于血栓

在醫院不治身亡

在另一起事件中,68歲的澳洲大叔Thomas Lamb,

從英國希思羅機場經停新加坡飛往墨爾本後死亡。

飛機剛抵達澳洲時他曾抱怨呼吸困難。

在被送往醫院後昏迷了五天,死于肺部血栓。

之前,一條央視網的新聞報道,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連續10天,僅上海某醫院的創傷急救中心,

就連續接診了5例從機場送來的危急患者。

其中4人不約而同的,都是因爲乘坐了長途飛機,

而引發了急性肺動脈栓塞和腦梗

又稱“經濟艙綜合征”。

據新聞坊稱:

55歲的美國人邁克在坐了14個小時的長途飛機後,突然昏倒在地,

在送醫搶救後,醫生很快就把邁克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但躺在重症監護室中的他,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仍有一些問題。

24歲的小王(化名),也沒想到自己年紀輕輕卻也因爲長時間坐飛機

突發了腦梗!

被人從機場送來醫院的時候,人已經昏迷了,一側肢體還有偏癱,

萬幸的是搶救及時,最後轉危爲安。

不難看出,

這些突然疾病甚至死亡的乘客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都曾坐過長時間的乘坐過飛機,

而經濟艙與此又有著什麽密不可分的關系呢?

03

每年2000人死于“經濟艙綜合症”

據有關部門的資料,

在英國每年因“經濟艙綜合症”死亡的人數爲300人到2000人。

呢哦稱作“經濟艙綜合症”的深靜脈血栓(DVT)。

每年抵達悉尼機場的旅客中,約有400例“經濟艙綜合症”發生。

根據美國國家血栓聯盟數據,

平均每天有274人死于血栓,

每年有60萬人死于非致命性血栓。

而大家乘坐飛機旅行會增加這種風險。

由于飛機的經濟艙位狹窄擁擠的空間,

無法移動雙腳,從而造成小腿的血流淤滯,導致血栓的形成。

每靜坐一個小時,靜脈血栓形成風險會增加10%,

靜坐90分鍾,膝關節的血液循環降低50%。

同時機艙內通風不良,空氣幹燥,

中間的乘客爲了避免頻繁去洗手間而減少喝水,

造成人爲的血液濃稠,這些更加劇了血栓發生的風險。

如果栓子隨血流經右心室到達肺動脈,阻塞肺動脈,

就形成了“肺栓塞”。

通常表現爲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咯血等不適症狀,

嚴重者可發生暈厥、休克,甚至猝死,

它的致命速度並不亞于心肌梗死。

你以爲換個商務艙或頭等艙就能解決了嗎?

已故美國前總統尼克松,1974年乘飛機對歐洲、中東和蘇聯進行訪問,

長時間的空中旅行,使左腿深度靜脈血栓。

看,連總統都會得的病,更何況我們普通老百姓呢?

因爲坐飛機時,很多時候都面臨伸不開腿,

一次飛行十多個小時下來,

不但腰酸背痛,兩條腿也跟著麻木浮腫。

然而,這還不是更要命的!

原本就空間狹小的經濟艙,在我們不知不覺中還發生了可怕的變化!

04

經濟艙悄悄發生了可怕的變化

原來,一些航空公司爲了追求利益,悄悄的壓縮機艙空間,

增加了經濟艙的座位。

你可別小看了這個舉動,經濟艙乘客之間的活動空間原本就不大,

這一改,讓本就活動範圍狹小的座位,更是擁擠不堪。

一些經濟艙的空間已經從原本的34-36英寸之間,

縮水到如今的29-31英寸。

經濟艙變小的航空公司中,不乏我們熟悉的身影。

因爲空間越來越小,有的時候,如果前座座椅後靠,

小桌板甚至都無法放下來,更別提伸直雙腿了。

不少乘客上了飛機後,還遭遇了一個很尴尬的問題!

窗戶去哪兒了?

也有媒體表示擔憂,由于經濟艙空間過小,發生意外時,

乘客很可能無法做出

有效地支撐防護動作,

同時也沒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安全疏散。

Flyers Rights就曾對FAA(美國航天管理局)提出訴訟,

表示標准經濟艙座位的平均空間的縮小

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Flyers Rights認爲一些航空公司爲了追求更高的利益,

置乘客安危于不顧。

在這樣狹小的環境裏,乘客血液無法自由流通。

身體也會僵硬,哪怕不出現意外,不用應對撞擊風險,

也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狀況,引發“經濟艙綜合症”的發生。

05

如何預防“經濟艙綜合症”

對于常常要坐長途飛機回國的朋友,

這夢魇一般的綜合症到底怎麽預防呢?

久坐不起的人一定要注意,每一兩個小時一定要站起來,活動一下。

在長途旅行時要努力補充水份,也可以時不時地再去個廁所。

有過病史的人也可以選擇穿加壓彈力襪,促進經脈循環。

相關文章:

  • 「北京疾控提醒您」科學消毒 有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未來經濟預測
  • 日韓疫情失控、伊朗淪陷、意大利超50000人隔離:令人擔心的局面出現了
  • 在樹上隔離的印度人,戳破了窮人最後的體面
  • 看完這條,這屆家長“恐輔症”可以治愈了,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黑頭揮之不去?或許你還沒有get到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国际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快讀 > 国际 > 澳洲華人媽媽帶娃回國,全程口罩防護!剛下飛機昏倒,送醫猝死!
©2021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