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始終是人們內心的經典之作,即便它已經被重播了近300次,每一個觀衆對它的情節故事都了然于心,但是《西遊記》仍然被奉爲經典。
然而即便觀衆熟知《西遊記》的故事情節,但是在電視劇中,仍然有很多伏筆鋪墊沒有直接顯露出來,當然這並不影響觀衆們對于情節的理解,但是畢竟還是有很多觀衆想要一探究竟。
衆所周知,孫悟空是《西遊記》裏的核心人物,他保護唐僧一路去上西天,期間斬妖除魔,誓不退縮。在前幾集的《西遊記》中,交待了孫悟空是從石頭縫裏鑽出來的,汲取天地精華變成的一只神猴。
齊天大聖
孫悟空在未遇見唐僧之前,三番四次地上天庭搗亂,有的時候去蟠桃會上偷幾只仙桃嘗嘗鮮,有時又跑去太上老君的煉丹房裏盜走很多靈丹妙藥,又或者去玉帝老兒那裏討要獎賞。
總之,一旦孫悟空上了天庭,天庭就會被弄得雞犬不甯。由此可以看出,孫悟空的法力確實高強,畢竟天庭一衆神仙都拿他無可奈何。連三只眼的楊戬都被這齊天大聖的七十二變給弄混了頭腦。
按照書上所說,玉帝無法忍受孫悟空的胡攪蠻纏,便跑去西天求如來佛祖收了這潑猴。于是如來佛祖與孫悟空便打了個賭,若是孫悟空可以翻出如來的五指山,便不再管束于他。
孫悟空當時年輕好勝,仗著自己的本領高強,便沒有將如來的話放在心上,卻沒曾想,孫悟空竟然敗在了如來佛祖的五指山下。
如來佛祖使計將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並同他說明等到有一天會有一個人來解救他。而這個人自然就是師傅唐三藏。
孫悟空在遇到唐僧之前便如同一個潑猴一樣不聽管教,膽大包天,內心沒有基本的善與惡的劃分。而慈善的唐僧自然也沒有辦法好好管束他,于是觀世音菩薩就化爲凡人,給了孫悟空三根毫毛的法力,同時給了唐僧緊箍咒。而這緊箍咒就是爲了讓唐僧約束孫悟空這個不服管教的齊天大聖。
由此可以看出,其實天庭的一衆神仙並非真正地拿孫悟空沒辦法,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孫悟空想要成爲一個真正的鬥戰神佛就必須經曆九九八十一難。
所以曾有人分析道,其實所謂的上西天取經也只是玉帝與如來佛祖下的一盤棋,這也就反映了當時明末清初的政治腐敗,但有心人卻無法起義成功的無奈與憤懑。
從如來佛祖使計爲難孫悟空,將其困于五指山,再到玉帝老兒與如來佛祖聯合下了一盤棋,最後到觀世音菩薩賜給唐僧一個緊箍咒,讓其管束孫悟空,都不難看出其實孫悟空並非是百戰百勝的齊天大聖,他也有著不可打敗的難題。
細心的觀衆可能會發現,每次當孫悟空上天庭或是離開天庭時,他走的都是南天門。但是按理說既然天庭有南天門,自然也會有東、西、北三大天門,爲什麽孫悟空不走這三道門呢?這也是書中的一處伏筆,雖然不礙于觀衆理解,但是也不難一探究竟,你看其他三個門的守門人是誰。
南天門
在《西遊記》創造的神仙世界裏,有四大洲: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和北俱蘆洲。而孫悟空常年居住的是東勝神州的花果山,花果山則離天庭的東天門更近一些,所以按照常理來說孫悟空走東天門應該會輕易一些。
但事實上,東天門的守門人是孫悟空不太輕易敢惹的一位神仙——太乙天尊。在孫悟空上西天取經的途中曾遇上了太乙天尊的坐騎幻化成的妖怪,孫悟空當時與這個獅子決鬥時並未占上上風,可以說是兩敗俱傷。一個坐騎尚能將孫悟空打得節節敗退,更遑論坐騎的主人太乙天尊。
而且取經路上路途遙遠,一刻也不能耽擱,按照孫悟空不服管教的性子,是極有可能將太乙天尊給惹毛了的,二者免不了又要一番爭鬥,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孫悟空護唐僧取經的日子就會更長些。所以孫悟空才放棄了從東天門走的路。
而北天門的看門人也是不容小觑的,畢竟孫悟空在天庭玩鬧這麽多年,對天庭神仙的法力還是有著一定了解的。
北天門的守門人是真武大帝,而他的父親是元始天尊。所謂"虎父無犬子",元始天尊的厲害之處孫悟空自然銘記于心,而真武大帝在外的稱號又是"蕩魔",孫悟空自然不敢無故去招惹是非。
再說西天門,西天門是離孫悟空最遠的一個大門,孫悟空是必然不會舍近求遠的。再者雖然西天門的守門人不是特別厲害,但是西天門離如來佛祖的住所更近。
孫悟空想要上天庭,必然要經過如來佛祖的眼皮子底下,而且孫悟空肯定也是記著如來佛祖將他壓在五指山的仇,也是不會想要見到如來佛祖的。故而,西天門是斷斷不能走的。
由此便可以看出,東、西、北三大天門都有著讓孫悟空不走的理由,孫悟空自然會從南天門走。而南天門離玉帝老兒的住所更近,孫悟空並不懼怕玉帝。
而玉帝呢,也是有心想要助孫悟空取經一臂之力,孫悟空肯定是不會放過一絲一點"壓榨"玉帝的機會的,因此怪不得孫悟空上下天庭只敢走南天門。
《西遊記》之所以被人們稱之爲經典中的經典,也不僅僅在于《西遊記》裏跌宕起伏的取經之路,還在于師徒四人飽滿的人物角色,更在于作者吳承恩當時對于明末清初統治想要抒發的感慨。
一個神仙故事,卻能包含各種意想不到的伏筆,又有著作者隱于字裏行間的種種憤懑,明明是一本古代神話故事,卻蘊藏著更深層次的感受,《西遊記》自然是人們心中的經典名著,相信即便看上上千次,也不能磨滅觀衆們對于《西遊記》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