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清平樂》開播,吳越飾演的劉娥備受關注。尤其劉娥與宋仁宗(王凱飾演)關系更是話題不斷。到底是母慈子孝,還是權爭對象,亦或是其他真相?在滾滾的曆史洪流中,她有著不輸楊貴妃的寵愛,更有武則天般的政治智慧,改嫁皇帝、狸貓換太子、垂簾聽政……這些傳奇的經曆,到底哪一個才是曆史中真實的劉娥?
“神女”改嫁獲聖恩
比起晚年的殺伐果斷,宋代“武則天”——劉娥的少女時代,自然是黯淡無光的,甚至可以說是艱辛萬分。直到遇見了她人生第一個貴人——襄王府給事張耆,命運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宋史·后妃传》说刘皇后原籍太原,父祖都是五代高级将领。稍微熟悉宋史的人都清楚,这是她得势后为了掩盖自己家家世寒微编派出来的。实际上,刘娥是益州华阳人,因出生微贱,是个孤女,不得已十来岁就嫁给了当地的银匠龚美。龚美走街串巷为人打造银器,她就摇拨浪鼓招徕顾客。
劉娥與張耆的相遇,正是龔美因爲貧寒正准備把劉娥改嫁時。張耆介紹劉娥入王府,不僅僅是因爲她年輕貌美,更是爲了滿足宋真宗念念不忘的“神女”需求。宋真宗在封爲襄王時,曾經做過一個“神女夢”。他的神女夢只想娶一個川妹子,他一向認爲蜀地女子“多材慧”。
張耆的曲意逢迎,爲劉娥搭建一個新的舞台。劉娥一入王府,就大受寵愛,這年她年僅十五歲。但太宗知道這事,即令真宗將劉娥逐出王府。這時真宗已經割舍不下,便讓她寄居在張耆家。十來年後,直到太宗去世才將她接回重圓鴛夢。
狸貓換太子穩後位
宋真宗原配妻子是潘美的女兒,即位前已去世;即位後所立的郭皇後,又病故。其後,中宮多年虛位。在衆多的妃嫔中,真宗屬意的是劉德妃,即劉娥。
劉娥並不是太原劉氏的破落戶,真宗打算立她爲後時遭到了大臣們激烈反對。但真宗仍力排衆議,立她爲後。因爲沒有娘家親族,便以前夫龔美爲兄弟,改姓劉氏。這樁婚事說明宋代婚姻已經不太注重門第,也表明北宋時婦女改嫁尚未有後來貞節觀念的束縛。
剛升爲皇後的劉娥,顯然並不知道危險在向她靠近。她的侍女中,有一位李氏女子,因爲長得膚色明麗,而備受真宗的喜愛,並懷有身孕。
雖陪伴真宗多年,但劉娥一直沒有生下皇子。于是,等孩子出生後,劉娥就奪爲己子,讓楊淑妃撫育。仁宗從小叫劉皇後爲大娘娘,叫楊淑妃爲小娘娘。
李氏因爲地位低下,不敢理論,默然雜處宮嫔之中。人人都畏懼劉娥,也沒有人敢說明真相。仁宗即位,劉太後讓李氏去爲真宗守陵,隔絕這對親生母子,以確保自己的權力。但劉娥還是心有愧疚,同時尋到李氏失散多年的兄弟李用和,讓這個衣事無靠的小民當上了三班奉職,步步升遷,做得也並不十分絕情。
垂簾聽政顯才能
真宗晚年癡迷修仙,在全國各地修建道觀、供奉天書,劉皇後會幫忙處理朝政之事。到真宗病重,劉皇後成爲了宋朝的掌權者。真宗雖已立太子,但擔心自己一病不起,劉皇後成爲第二個“武則天”,便與貼身宦官周懷政商議太子監國事。懷政及時向寇准傳遞了這一消息。但因寇准酒後失言,劉皇後搶占先機,聯合丁謂等大臣將寇准罷相。
周懷政聯絡其他宦官及武將,准備發動政變,殺丁謂,再相寇准,尊真宗爲太上皇,罷劉皇後幹政,傳位太子(趙祯宋仁宗)。政變的消息再次被丁謂所知,劉皇後協助真宗平定了周懷政政變。這事雖與寇准和太子無關,但真宗決定追查太子的責任。但因爲他只有一子,只得殺了周懷政一人。
罷黜寇准、李迪和處理周懷政事變中,劉皇後的政治才能得到了大臣的擁護。真宗去世後,劉皇後垂簾聽政。
改元天聖,“天聖”拆字即“二聖人”,即指宋仁宗與劉太後兩位聖人。明道是指劉太後在世時的第二個年號,“明”字由日月兩字合成,與天聖一樣,也是爲了取悅劉太後。從此,她垂簾聽政達十一年,成爲宋朝第一位臨朝的母後。
對劉太後的治績,《宋史》有一段大體公允的評價:“當天聖、明道間,天子富于春秋,母後稱制,而內外肅然,紀綱具舉,朝政無大阙失。”
善待李氏母子和好
李氏死前雖進位宸妃,但劉娥仍打算以宮人之禮在宮外治喪。宰相呂夷簡不以爲然,劉娥大爲不滿,呂夷簡從容道:“不爲劉氏著想,我不敢說;倘若考慮劉氏,喪儀自應從厚。”劉太後終于感悟,用一品禮和皇太後服入殓厚葬。
劉太後一駕崩,有人就對仁宗添油加醋地說李氏死于非命。血濃于水,仁宗在下哀痛诏自責,尊生母爲皇太後的同時,派兵包圍了劉氏第宅,親自哭著開棺驗視,見生母穿著皇太後的冠服,在水銀的養護下膚色如生,才感歎人言不可信,說:“大娘娘平生分明。”其後對劉氏恩禮益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