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參考消息網
10月11日報道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8月14日報道稱,美國是歷史上能夠快速而有效地部署大量軍事力量,包括陸上力量的唯一強國。這凸顯了決定美軍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即雖然美國陸軍在數量上比不上蘇聯等國,但卻是一支訓練有素的、可以運用卓越技術的戰鬥力量。它也得到了世界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海空力量的支持。
在現代國際政治體系之中,軍事力量是終極的「貨幣流通」形式。儘管一個國家可能擁有世界上的一切文化、藝術、哲學、光輝和榮耀,但如果沒有強大的軍隊來自衛,一切就都等於零。中國政治家毛澤東就曾直言不諱地說:「槍杆子裡面出政權。」
在所有類型的軍事力量中,陸軍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力量,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這就是人們生活在陸地上,將來也很可能會繼續如此。正如著名的政治學家約翰·米爾斯海默所指出:「陸軍及其輔助的海空力量是現代世界最重要的軍事力量。」
米爾斯海默認為,太平洋戰爭是「現代歷史上唯一這樣的大國戰爭。因為在這場戰爭中,陸軍並沒有主要決定戰爭的結局,而空中力量和海上力量所發揮的作用並不僅僅是輔助性力量。」儘管如此,米爾斯海默堅持認為:「陸軍仍然在打敗日本方面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資料圖:美國著名國際關係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
因此,陸軍是評估一個國家的相對實力方面的最重要因素。但是,我們怎麼判斷哪些國家的陸軍是其時代中的最強大力量?通過判斷其以決定性的力量和持續不斷地打贏戰爭的能力,及其使自己的國家能夠主宰其他國家的程度。由於上述事實都取決於陸上力量,因為只有陸軍才能實現這種類型的控制和征服。歷史上的一些最強大的陸軍如下。
古羅馬軍團
眾所周知,古羅馬軍團在幾百年時間裡征服了西方世界。古羅馬軍團的優勢是堅韌不拔,即使面臨慘敗,也能夠一次次地返回並重新作戰。羅馬人在布匿戰爭中就顯示出這種優勢。當時,儘管他們缺乏知識和資源,但卻能夠對迦太基人進行伏擊,利用出其不意的戰術,將一支部隊登陸到迦太基本國境內,從而第一次打敗迦太基人。
古羅馬軍團允許士兵掌握種種主動權,以積極地和抱有堅強決心地實施作戰。對貧困的士兵來說,戰爭勝利意味著獲得土地。對土地所有者來說則意味著保護其所珍視的東西並獲得額外的財富。而對整個羅馬國家而言,勝利意味著確保羅馬的安全。
所有這些主動權都激勵著羅馬士兵更加努力地作戰。士氣是決定陸軍戰績的十分重要的要素。在這方面同樣重要的就是古羅馬軍團對多重隊形編隊的運用。這些編隊的許多優勢之一就是幫助古羅馬軍團在戰鬥期間為前線部隊增援,因為戰鬥中,新近參戰的羅馬士兵會使精疲力竭的敵人不堪一擊。古羅馬軍團還常常在傑出的將領率領下,利用機動能力造成進攻優勢,尤其是在常常具有防守心態的敵人面前。
由此,在大約300年的時間裡,古羅馬從一個義大利境內的地區力量發展成整個地中海及其周圍地區的霸主。羅馬軍團——羅馬陸軍的各個師,由服役25年的職業軍人組成。這些職業軍團訓練有素,武裝精良,被部署在帝國全境的戰略位置,不僅保障了帝國的統一,而且也使敵人不敢近前。古羅馬軍團儘管遭受了一些挫折,但實際上在本國周邊地區所向披靡。
蒙古鐵騎
蒙古人在1206年開始其征服戰爭時,充其量只有一百萬人,但卻在一百年內成功地征服了歐亞大陸的絕大部分國家,打敗了實力為蒙古人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許多陸軍和國家。蒙古人基本上是一支勢不可擋的力量,似乎是憑空出現,稱霸於中東、中國和俄羅斯。
蒙古的成功被歸結為創建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所採用的種種戰略戰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蒙古人的機動能力及其耐力。游牧民族蒙古人的生活方式使之能夠在短時間內使大型軍隊跨越驚人的距離,因為蒙古人能夠依靠牲畜或者和馬匹的血液維持生命。
此外,蒙古人的機動能力的增強也是由於倚重馬匹。蒙古騎兵每人保有三四匹馬,以保持所有馬匹的充分精力。騎兵擁有弓箭,可以在騎馬時射擊,從而使蒙古人在戰鬥中相對於步兵獲得明顯優勢。蒙古陸軍不僅具有嚴明的紀律,而且其馬匹所產生的機動能力還使蒙古人能夠利用創新性的戰術,包括打了就跑的攻擊和閃電戰的一種原始形式。
蒙古人還大力依靠恐怖手段,故意地給被打敗的敵人造成重大損失和傷亡,以破壞未來敵人的士氣。
奧斯曼陸軍
奧斯曼帝國陸軍在其全盛時期征服了中東、巴爾幹和北非的絕大部分地區。它幾乎始終能壓倒其信奉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鄰國。它於1453年征服了世界上最固若金湯的城市之一君士坦丁堡。在五百年的歷史過程中,它都基本上是本地區內唯一的玩家,且直到19世紀都成功地抗衡了所有鄰國。奧斯曼帝國陸軍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奧斯曼帝國陸軍充分利用火炮和槍支對付敵人,而那時它的許多敵人卻仍然使用中世紀的武器。這使之在帝國的年輕時期獲得了決定性的優勢。火炮助力奧斯曼軍隊奪取了君士坦丁堡,打敗了波斯人和埃及的馬穆魯克人。奧斯曼人的主要優勢之一就是利用稱為「土耳其禁衛軍」的特種精英步兵部隊。這些部隊的士兵從年輕時期就受到訓練,以成為軍人,因而在戰場高度忠誠,作戰卓有成效。
納粹德國陸軍
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長期僵持不同,納粹德國陸軍在幾個月內就攻佔了歐洲中部和西部的絕大部分地區,從而震驚了歐洲和世界。曾有一個時刻,納粹德國軍隊甚至看來即將征服龐大的蘇聯。
德國陸軍通過運用創新性的閃電戰概念,取得了這些出色戰績,同時利用武器和通信方面的新技術,加上速度、奇襲和集中兵力,取得了驚人的效率。具體而言,裝甲和機械步兵部隊在近距離的空中支援幫助下,能夠突破敵人防線,包圍敵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階段,上述敵軍往往受到嚴重的震懾,被其優勢壓倒,因而所採取的抵抗行動微乎其微。
實施閃電戰需要訓練有素的強大力量。而納粹德國則充分擁有這種力量。正如歷史學家安德魯·羅伯茨所指出:「在幾乎整個二戰期間,德軍的戰鬥人員及其將領與英軍、美軍和俄軍一對一地相比,在攻守兩方面的戰績都大大超過對方。」
雖然納粹的意識形態和瘋狂叫囂的領導人阻礙了德軍的戰爭努力,但最終使納粹德國戰敗的卻是資源和人力不足。
蘇聯陸軍
蘇聯陸軍(1946年以前稱為紅軍)與任何其他國家的陸軍相比,都在更大程度上扭轉了二戰的戰局。事實上,以整個德國第6集團軍的投降宣告結束的史達林格勒之戰,幾乎被普遍認為是二戰中歐洲戰區戰局的主要轉折點。
蘇聯在戰爭中的勝利,及其在二戰結束後的40年期間威脅歐洲其他國家的能力,與卓越的技術(除了核武器外)或軍事天才(實際上史達林的軍事領導能力絕對是災難性的,特別是在二戰早期,他當時在戰前的年代中已經清洗了許多能幹的指揮官)毫不相干。
相反,蘇聯陸軍之所以是強大的軍事力量,幾乎完全是由於其龐大的規模,以及其背後的陸地面積、人口和工業資源。正如納粹德國問題著名歷史學家理察·埃文斯所解釋:「據蘇聯自己的估計,紅軍在戰爭中的損失總共超過1100萬人、10萬多架飛機、30多萬枚炮彈和近10萬輛坦克與自行火炮。另外一些權威專家所估計的軍事人員損失則高得多,實際上高達2600萬。」
可以肯定的是,蘇聯陸軍也有顯示出軍事天才的時刻,主要是在史達林授權其少數能幹的指揮官並且運用有前途的技術,尤其是坦克技術時。儘管如此,這些並不是蘇聯最終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因為其巨大的犧牲在整個蘇德戰爭期間是持續不斷的。
除核武器外,冷戰期間的蘇聯陸軍與對手相比並沒有很大不同。雖然北約在四十年的鬥爭中佔有很大的技術優勢,但蘇聯在許多決定性因素,尤其是人力方面,都享有巨大的數量優勢,其結果是,一旦在歐洲爆發衝突,美國和北約組織就打算在戰爭初期就訴諸核武器。
美國陸軍
在美國歷史上的很長時期中,它都避免保持龐大的常備陸軍。這樣做是別有用心的:雖然美國憲法規定,國會必須提供和保持海軍,但卻授權國會按照需要籌建和支援陸軍。
直到二戰結束,美國都堅持了這一模式,在戰爭期間組建龐大的陸軍,但卻在戰爭結束後將其迅速解散。儘管如此,從20世紀開始,美國陸軍一直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在與民族國家的戰爭中。正是美國在一戰和二戰中的參戰促使力量對比有利於同盟國。美國還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打垮了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
比較能夠說明問題的是,美國是歷史上能夠迅速而有效地部署包括陸軍在內的大量軍事力量的唯一強國。這凸顯了決定美國陸軍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即雖然美國陸軍在數量上不如蘇聯等國,但卻是運用卓越技術的一支訓練有素的戰鬥力量。它還獲得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海上和空中力量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