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表示,廣東省、市、區餐飲行業協會陸續收到百家餐飲企業針對美團外賣的投訴,于是協會聯合廣東各地餐飲行業協會,向美團外賣遞交書面交涉意見。
一時間,網上“激起千層浪”,網友紛紛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有對美團表示“失望”的,也有爲美團發聲力挺的。那麽,這一“喊話”事件背後的真相究竟如何?
“春風行動”送暖意,幫扶要從源頭上幫起
受特殊時期影響,各行各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而其中餐飲業所受的沖擊尤甚。根據恒大研究院發布的疫情報告估算,今年餐飲零售業僅在春節7天內的損失就可能高達5000億元。同時,全國各地餐廳爲響應號召,避免人群聚集,也紛紛關門停業,每天在“零收入”的基礎上支付著高額的房租、人力等成本,可以說是“苦不堪言”。
也因此,在無法堂食的緊急情況下,外賣便成了商家們在疫情期間活下去的“救命稻草”。一時間,老字號、新餐廳全都湧入線上,以求在“外賣”這塊兒大蛋糕上分一杯羹。在此背景下,呼籲外賣平台降傭的聲音也逐漸高漲。
但正如中國法學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員劉金瑞所強調的,簡單地減免傭金對餐飲企業的幫助其實有限,核心應是幫助商家恢複經營和增加業務量,提升整體收入覆蓋房租、人力等固定成本。在劉金瑞看來,餐飲商家目前根本性問題在于客戶少,所以如何解決開源問題才是發展的關鍵。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商家每天只有5單外賣,那麽即使傭金爲零,他依然不能生存。但如果他能通過一些辦法將訂單增加到30單左右,那他就可以維持生計甚至盈利。
事實上,爲了助力商家恢複元氣,重拾“造血”功能,美團外賣早在特殊時期剛開始,就對商家啓動了多項幫扶措施。2月26日,美團更是在此前啓動七項商戶幫扶舉措的前提下,發布了“春風行動”,助力商戶複工複産,幫扶商戶的階段性投入超過4億元,覆蓋商戶數量近60萬家。
以廣州老城區知名食肆孖記士多爲例,據孖記士多負責人李小姐表示,特殊時期中,他們外賣業務增長的勢頭可以說是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孖記士多龍津店2月份的外賣收益,就抵消了堂食關停帶來的損失。同時,廣州大鴿飯相關負責人戴小姐也表示,以3%的比例(部分門店達5%)計算,大鴿飯每月至少能收到美團外賣返還12萬元的外賣傭金。
同時,美團外賣還積極推出複工“流量紅包”,新上線商戶可享受7-14天的“新商戶扶持流量”,老商戶也能擁有每月投入1億元的“老商戶扶持流量”。在多項幫扶舉措的加持下,平台商戶的訂單量明顯增高,由受益商家組成的“春風夥伴聯盟”平均營業額超過80%。
“獨家授權”並不等于“壟斷”
此外,針對交涉函中所提及的“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這一說法,劉金瑞也給出了解讀。
據他表示,根據《反壟斷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只有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才會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如果平台用更好的條件吸引商家入駐並獲得獨家授權,是具有正當理由的,這屬于正常的市場競爭行爲。
事實上,簽訂協議是一個商業協商的過程。對于獨家入駐美團外賣平台的商家,平台往往會給予“更低傭金”“更多流量”等優待,從這點看,平台爲了獲取“獨家授權”是付出了對價的。商戶做出選擇,屬于自願行爲,帶在獲得了平台的“獨家優待”之後又開始要求平台“一視同仁”,這樣的做法從本質上來就不合適。
而且,在美團、餓了麽等外賣平台上分別搜索“廣州酒家”“千秋便當屋”“一點點”“奈雪的茶”等品牌,會發現上述品牌在兩家平台上均上線了外賣,這也與交涉函中提及的美團要求餐飲商家做“獨家經營”並不相符。
如今,隨著突發狀況的逐漸穩定,餐飲業在經曆了一場“大寒冬”之後,也在逐漸回暖。在這個時候,商家們與其被外界的紛擾帶節奏,不如踏踏實實地利用平台發展業務,早日把經營業績拉回到正常水平。而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美團外賣也將繼續通過技術、産品和資金補貼等多種方式,助力商戶擴量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