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說起廣式市井美食,煲仔飯絕對排得上名號,而且毫不誇張地說,煲仔飯集合了非常多的廣式特色食材與烹饪手法:從廣式臘味等料頭的選擇,到紅糖珠油的熬制,再到本地米種的搭配,以及煲仔烹饪的手法,每一個要點,都可謂是廣府菜裏的經典。
今天,長文一篇,咱們來細說廣式煲仔飯的做法,以及做出“飯焦”的詳細步驟。
= 何謂煲仔? =
煲仔這個名字,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成爲了網上開廣東人和福建人玩笑的一個梗。
實際上,煲仔飯裏,並沒有小孩……
煲仔,其實在廣東就是小砂鍋的意思,廣式菜肴對砂鍋瓦煲類的器具有著狂熱般的偏愛,例如老火靓湯、砂鍋粥、煲仔飯、啫啫煲……基本用到的都是這種砂鍋類的器具,只不過深淺、釉色、形狀會略有不同。
那爲什麽在堅固耐用又便宜金屬器具不用,偏偏要用脆弱易開裂的砂鍋煲呢?
這還得從砂鍋的性能說起了。
砂鍋,其實就是以石英、硅酸鹽石、氧化硅爲主要成分的砂、黏土,經混合後高溫燒制的鍋具。
這些材質大多導熱系數都非常低,例如耐火黏土質材料的導熱系數是 0.6 W/cm·K左右,氧化硅的導熱系數是0.27W/cm·K左右。雖然不同陶土的材質、配比會對導熱系數有一定影響,但總體而言,與金屬的導熱系數相差差不多2個數量級,我們最常用的熟鐵,導熱系數差不多是80W/cm·K,更不用說以導熱性佳而著稱的銅了,純銅的導熱系數接近400 W/cm·K,與陶土可以相差3個數量級。
但另一方面,陶類的儲熱性能卻非常好!以kJ/(kg·K)爲單位,鐵的比熱容是0.44左右,銅是0.38,而陶土(以幹泥土的比熱容代替)是0.84左右,是金屬材質的2倍!這也是爲什麽同樣是厚底的鍋煮湯,不鏽鋼奶鍋熄火了,水很快就不沸騰了,而砂鍋煲熄火了,端上桌後湯水還能一直“啫啫”的沸騰的原因。
導熱性低,儲熱性佳,就使得砂鍋在慢火“煲”這一領域幾乎沒有對手。而唯一的天敵,就是容易開裂。
爲什麽砂鍋會開裂?依然是導熱性低,儲熱性佳闖的禍。
砂鍋的黏土,攪拌的過程中,一定會混入大大小小的氣泡,而這些氣泡的多少、大小,決定了這個鍋是否容易開裂。
我們都知道,砂鍋的導熱性很差,而空氣,導熱性比砂鍋還差,僅爲0.023W/m·k,比砂鍋還差一個數量級。想象一下,砂鍋如果僅僅只是底部受熱,但卻因爲隔著很多大大小小的導熱性很差的氣泡,無法把熱量傳導給到內部和邊緣,這樣底部受熱與邊緣受熱相差太大,熱脹原理之下,各個部位膨脹系數不同,就會導致砂鍋開裂。
而如果燒的過程直接加冷水呢!?沒錯,熱脹冷縮,直接就——砰!保證加一次冷水裂一個。
雖然說氣泡的多寡,大部分是天生的,命好拿到的沒什麽氣泡,用的久一點,命不好可能用一次就炸了,但我們依然還是可以用後天的努力來彌補這個缺陷,怎麽做呢?沒錯,那就是開鍋。
新買回來的鍋,用濃淘米水,或者直接一杯米加水在裏頭淘,然後放一個晚上,這樣讓淘米水慢慢浸潤到砂鍋裏。
接著,把淘米水倒掉,擦幹,等大概一天的時間自然風幹,開鍋就算完成了。
什麽原理?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買回來的鍋具開鍋說明這麽寫的……
不過……我猜啊……這個開鍋是爲了解決裂鍋的問題,那麽就是從解決大大小小的氣泡入手了,而淘米水是澱粉懸濁液,這些懸濁液沉澱並滲入砂鍋後,等到澱粉幹後,可能就把這些大大小小的氣泡部分填充了,也許就是這一點起到了一定作用。
至于平時的養護,最主要的就是避免驟冷驟熱,同時不要長期泡水。平時若有燒焦黏底,泡泡水一下就刷掉即可,不要泡著一整晚,不然填滿空隙的澱粉可能又重新融化了,這樣鍋可能就需要重新開了。
= 口味搭配 =
如果把煲仔飯的口味理解爲蓋澆飯的澆頭,其實口味都是可以自己選擇。但作爲一篇介紹,還是有必要把幾個經典的口味略微介紹一下。
1.臘味
廣式臘味煲仔飯,可謂煲仔飯裏經典中的經典,甜味和酒味濃郁的廣式香腸,加上甜香的臘肉,是臘味煲仔飯裏少不了的兩個主角。除此之外,有的煲仔飯裏還會加入臘鴨等禽類臘味,或者潤腸(豬潤,也就是豬肝)等特殊廣式臘腸。
自家做的臘味牛肉雙拼:
在香港路邊吃的臘腸滑雞雙拼:
2.牛肉(窩蛋)
牛肉煲仔飯,也是廣式煲仔飯裏的扛把子之一,背長肌、牛裏脊都是合適的部位,加醬油、姜絲等稍微腌制後,可以激發牛肉本身的香味與鮮味,尤其牛肉由生變熟的過程中,會有汁水溢出,沾著肉汁的米飯也會更具風味。
廣式還喜歡在牛肉煲仔飯裏加一個雞蛋,生熟均可,生的話基本就是上桌後食客自己拌一拌,用鍋的余熱把蛋加熱熟,這樣一份牛肉窩蛋煲仔飯裏就有飯香、飯焦香、蛋炒飯香、牛肉香等各種風味。
3.豉汁排骨
澆頭是豆豉粉蒸排骨,由陽江豆豉與豬排骨抓勻蒸熟作爲飯的澆頭,喜歡吃粉蒸排骨類的也可以選擇這個口味,也算是比較經典的。(很少點,沒有留合適的圖)
4.香菇滑雞
香菇與土雞在哪都是絕配,腌制入味後的雞肉利用蒸飯的同時把雞加熱至剛熟,裹著均勻的芡汁,嫩滑且汁水豐盈,加上香菇本身的鮮味,是這道經典煲仔飯的靈魂所在。
5.其他
至于其他口味也還有很多,比如說黃鳝、田雞、肉餅……這些都算廣式煲仔飯裏常見的口味。
如果以上選擇還不能滿足,你當然也可以自己發揮,但注意,並不是任意發揮,煲仔飯的配料不能太多,需要嚴格控制好肉出水的量,否則最後可能把飯搞得濕哒哒的,不僅米香不足,可能還沒辦法起飯焦。
除了這一點,其他的就沒太多限制了,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裏遊的,酸甜鮮辣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來做。
= 米種選擇 =
煲仔飯,一煲飯的米要有三種口感,上層浸潤肉汁,要有蓋澆飯的滋味;中層是粒粒分明的白米飯,伴隨猛火煲仔激發的稻香;底下是連片的、如銅鏡般的金黃的飯焦,帶有薄脆鍋巴的口感。
因此,選米就非常關鍵。
在之前寫炒飯的文章裏也提到了,我們常用的大米,大體可以分爲粳米、籼米和糯米三種,它們的口感差異,主要是因爲稻米中所含的直鏈澱粉與支鏈澱粉比例不同導致的。
直鏈澱粉,因線性結構而得名,含量越高,則米越不容易糊化,韌度、彈性和粘度會越低;支鏈澱粉則是因分支結構爲主而得名,特點是容易遇水糊化,所以支鏈澱粉含量越高,則米的韌性、彈性與粘度都會越高。
而作爲煲仔飯,粒粒分明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時,幹身的米飯也更容易最後形成脆而金黃的飯焦。所以,爲了避免煮完飯之後,飯變成粘糊糊一團,應該選支鏈澱粉含量較低的。
剛才提到的三種米,按支鏈澱粉含量從高到低排列,分別是糯米、粳米和籼米,因此,籼米粘性最低,雖然彈性韌性欠佳,卻比較幹身,是煲仔飯的合適選擇。
如何分辨呢?一般外形圓短的米是粳米,比如珍珠米、稻花香、秋田小町等。外形細長的爲籼米,主要是包括中國香米、泰國香米、絲苗等,特征是米粒比較細長。
廣東做煲仔飯,用外國的米不多,更多還是用的本地的絲苗米,當然如果各位自己在家做不一定要買絲苗,其他籼米也是可以的。
= 醬汁調配 =
醬汁,是煲仔飯的靈魂所在,很多簡易的菜譜都是教大家調一個醬油水淋上就完事了,但既然要論經典做法就不能太隨便了。今天我們來一個相對經典的煲仔飯調味汁——珠油。
所謂珠油,其實就是赤砂糖與醬油熬制的濃稠糖醬油,由于非常粘稠,滴落成珠,得名珠油。
在《鼎爺廚房》裏也多次提過珠油,也是用于煲仔飯,因爲有醬油又有糖,且含水量已經熬制到非常低,因此滴落到煲仔飯裏的時候,碰到比較高溫的煲底就會散發出濃郁的焦香風味,就是那種飯店裏猛火爆炒時滴幾滴醬油後的那種香味。
具體做法也不難,而且可以一次做稍微多一點,反正鹽分糖分高,水分少,不易變質,做完可以儲存挺長時間的。
以下是兩人份煲仔飯的醬汁調味量。若一次做多人的,那麽赤砂糖與生抽按比例增加,姜蔥蒜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
首先我們調一個姜蔥蒜風味的底味,姜片若幹,蒜頭不去皮三五粒,蔥頭一把,加少量豬油爆香。
然後把蔥切段放入,一並爆香。
當小料炒出香味的時候,加半碗水煮開後,把小料撈起。
准備一勺赤砂糖。
以及一勺生抽。
然後倒入鍋中化開。
轉小火慢慢熬制,到鍋中的糖醬油出現細密的小小氣泡的時候,就說明濃稠程度差不多了。
關火後,成型的珠油,用湯勺劃一下,可以留下清晰的劃痕。
裝碗,兩人份的珠油就完成了。
所謂的滴落成珠,便是如此。
= 煲它!=
煲仔開鍋,選定口味,備好米粒,做好珠油,一切就緒,就等下鍋了……呼,真不容易。
下面我們以一個臘味牛肉雙拼煲仔飯爲例,來講講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煲仔飯。
1.食材准備
一個雙拼的煲仔飯需要准備多少料呢?
大概也就是小半根臘腸,三四片臘肉,加上50-70g左右牛肉即可,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下料,但出水出油多的食材也盡量控制不要下太多。
除此之外,青菜也是必須有的,所以還得洗幾根青菜備用,可以是小菜心、油麥菜、芥蘭苗等等。
首先,臘腸半根切斜片,臘肉一小塊切片。
牛肉切片,裏脊、吊龍等背部部位爲佳。
或者偷懶跟我一樣,用機器刨的和牛片,我用的是澳洲M9胸板,經常用來做火鍋或者炒肉片,便宜好用又香。
50g的牛肉,用1g生抽、0.3g鹽,0.5g糖,切少許姜絲,拌1g生粉,放一旁腌制備用。
若還打算窩蛋,則准備好雞蛋一個,放一旁備用。
2.米水配比
接下來,我們要准備好米和水。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決定了煲仔飯的成敗,所以大家一定要按步驟來做和測量。
很多菜譜都會說水腌過米1cm之類的話,那是老手說的,一般開店的或者常做的,對自己的鍋和米都很了解,基本不會有太大偏差,按以上方法是可行的。
但!對于廣大網友來說,每家的鍋大小形狀不一,米泡不泡水,泡多久,也都會不同,所以很多人經常跟上以上方法做,做著做著,就做壞掉了。
那麽怎麽做才能保證米水比是正確的呢?
以我用的絲苗米爲例,絲苗米一般米和水的比例在1:1.2左右,煮出來的米不會太黏糊糊,可以做到粒粒分明。
我的煲仔用100g是比較合適的,所以我們先稱100g絲苗米。(多人份按比例增加)
因爲煲仔飯的烹饪過程非常短,所以如果是生米直接煮,則很有可能夾生,因此,我們的米要提前用溫水浸泡。
將米洗淨後,用溫水泡半小時至40分鍾,至米粒變乳白色,瀝幹水份。
此時米粒先不著急下鍋,我們先稱一下米粒泡水後的重量。以我這一次爲例,米粒泡水後,重量增至125g,也就是說,100g的米粒此時吸收了25g的水分了。
好了,我們來做一道小學數學題。
按剛才說的,我們總共需要給100g米配120g的水分,此時吸收了25g水,那麽我們還需要再補充多少水分呢?
沒錯,只需再加95g水即可,請記住這個數字!
3.青菜焯水
青菜,很多菜譜寫的是跟著飯和肉一起蒸,但這樣做是很容易夾生的,而且菜葉沒有裹上油,青菜也不夠油亮可口。
因此,我建議在家做的話,青菜先焯水備用。沒錯,就是類似廣式白灼菜心的做法。
首先燒一鍋水,建議用奶鍋,用水量少一點,加適量的鹽(一小鹽勺就可以了),以及適量的豬油或植物油。
水燒開後,放入青菜數顆,不宜太多,以鋪滿一個鍋面爲上限。
根據菜的大小,焯水30-60秒,此時菜已經有基礎的鹽味,裹上適量的油,菜葉碧綠,達到半熟的狀態,待會只需要最後階段放入煲內同蒸,熟度就剛剛好了。
菜撈起後放置一旁備用。
4.開火煲飯
開火之前先潤鍋。可以用豬油或者花生油,在鍋底稍微刷一下,可以防止米粒粘鍋。我做的是臘味,圖省事就直接臘肉加點豬油抹勻就好了。
將泡水瀝幹後的125g米粒倒入鍋內,倒入95g溫熱水(爲什麽是95g?請回看上文)。
注意!這裏要用溫熱水,不建議用冷水,否則容易導致鍋開裂,原因前面已提及。
蓋上煲蓋,先中大火煮4-5分鍾。
此時如無意外,應該可以看到沿著鍋蓋開始咕噜咕噜冒著水泡,說明水分已經變少並飽含澱粉,因此容易形成水泡。
揭開鍋蓋,如果揭開鍋蓋水分還漫過米粒,那麽蓋上鍋蓋再煮一小會。
如果可以看到水分基本幹了,但表面的米依然還是水潤狀態,米粒小孔還有點點水泡冒出,說明此時火候剛好,水分已所剩無幾,只剩下鍋底少量水還沒幹,足以用來蒸熟料頭。
此時把料頭鋪上,記得平鋪開,不要疊在一起,否則不易熟。
蓋上鍋蓋,轉小火,焖2分鍾左右。記得要轉小火,不然所剩無幾的水分很快就燒幹進而燒焦了。
2分鍾後水分已經基本幹了。此時開始,就需要不停旋轉鍋的角度,來使得鍋均勻受熱。這一步驟不需要揭開蓋子。
因爲砂鍋前面講到了,儲熱性好,導熱性差,所以一直平放就會導致鍋底受熱過度,最後鍋底直接焦黑了,所以需要不停旋轉鍋的角度,來調整受熱,前後左右四個點輪流傾斜,每30秒換一個方向就行,火力依然是保持小火。
轉啊轉啊我的驕傲放縱。大概堅持轉4-5分鍾後,用一勺花生油,沿著鍋蓋淋下,這個過程依然不需要揭開鍋蓋。
這一步一定要淋油,否則不能形成均勻金黃的飯焦。
飯焦的原理就是在已經發幹的鍋底米粒上,通過類似“煎”的高溫加熱方式,來把飯做成類似鍋巴的口感。但如果少了這一勺油,就會受熱不均,則飯焦可能沒成,反而容易燒焦。
繼續旋轉焖1分鍾後,揭開蓋子,把燙好的青菜放入,爲了好看還可以撒點蔥花,同時淋入珠油。如果你喜歡窩蛋並焖個半熟,也可以此時打一個雞蛋。
蓋上蓋子,平放,小火繼續焖1分鍾後關火,然後稍等個4-5分鍾後就可以開吃了。
出爐!這是沒有窩蛋的雙拼煲仔飯。
這是有窩蛋且焖過的雙拼窩蛋煲仔飯。
這是直接窩蛋的雙拼窩蛋煲仔飯。
這幾種味道都是略有不同的,雖然都是臘味牛肉雙拼,但每次吃都有不同的驚喜。
不窩蛋雙拼的,就是臘味香和肉香爲主,那種廣式臘味的酒香和甜香味在開蓋的那一瞬間直撲鼻腔,深吸一口食指大動。
如果勺一口牛肉和上層的米飯,那種類似牛肉混合白米飯,略帶一絲絲姜絲與珠油的甜、鹹、鮮,則又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風味,一口臘肉飯、一口牛肉飯,這就是雙拼飯的魅力。
如果是窩蛋的雙拼飯,則除了以上的風味之外,飯香裏還能吃出類似蛋炒飯的風味。
此外,豬油白灼過的青菜,最後二次蒸熱徹底熟透,火候也恰到好處。如果用的是菜心、芥藍,蘸上珠油後,則又能品味到廣式白灼青菜鮮甜爽脆的口感與風味。
當然,最後還有經典的、必不可少的、金黃的飯焦。這種做法下大概率能做出漂亮的飯焦層,因爲最重要的米水比、淋油時機都有詳細介紹了,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竈台火候的把握,這個需要自己再和自家竈台磨合一下。
這就是金黃脆香的飯焦,硬度適中,厚度剛好是一粒米左右,用湯勺一鏟整片連起,如鏡面一般。
而如果有珠油滴落的部分,則除了金黃的飯焦味外,還有醬油爆炒的那種鮮香,也別有一番風味。
最後的最後,剩下一個完全不粘的鍋底,留給各位品,細品。
= 結語 =
一個看似簡單的煲仔飯,實際上要做好需要了解的東西一點都不少,這一篇基本也是我反反複複,實驗多次的經驗總結,希望我走過的彎路,各位可以盡量不再重複走一遍,所以也就啰裏啰嗦寫了這麽長。
煲仔飯有多好吃,這裏也不再贅述了,如果你也很喜歡吃煲仔飯,那麽按這個方子自己在家做的,步驟對了出品自然不差。
但如果你對煲仔飯這道菜興趣寥寥,也不用對自己做的煲仔飯有太高的期待。自家味道,其實能做到追平路邊老店已算難能可貴,雖然不排除某幾次火候特別好超常發揮,或者料更足些,但大體風味上是談不上超越的。
至于煲仔買回來是不是只能用做煲仔飯,大家也不必太擔心吃灰,用途還是相當廣泛的,比如啫啫豬腸粉、煲仔芥藍、魚頭煲等等都是可以做的,以後有空慢慢更新菜譜。
至于什麽時候有空……這是個沉重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