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成長的路上,尤其是從校園裏畢業後,會發現同行的人越來越少,曾經寒窗苦讀的同學,大學時稱兄道弟的朋友,甚至曾經彼此深愛的戀人,很多也都慢慢漸行漸遠。
因爲彼此生活、工作的軌迹不同,所在的城市或許都相隔千裏,大家各自也都開始成家立業,都在爲生活忙碌奔波。平時少有聯系,如果不是刻意撮合,相聚的機會可能幾年都難得一次。
有首歌叫《越長大越孤單》,這種心境很多人都有共鳴。
人越長大越要學會獨立面對越多的事情。身上承受的擔子也越來越重,家庭、工作、人際關系、房貸等等。
有人說,成長就是學會慢慢面對孤獨。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寫道: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
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于生命一隅。
孤獨伴我們同行,把它當作一個特殊的朋友。所謂的優秀往往也都是從深刻的孤獨中孕育出來的。
在孤獨中審視,在孤獨中反思,在孤獨中紮根,在孤獨中享受。
人到而立之年,踩過的坑,見過的人,嘗過的酸甜苦辣這些都是一種經曆。一個人開始從青澀到成熟,除了自身的修煉還必須要有歲月的打磨。
年齡代表不了成熟,只有一個人的經曆,以及對于自身經曆的深刻反思和審視才可以獲得真正的成熟。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對于無法改變的要學會去接受,但不是一味地妥協。而是要去積極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例如我們的態度、心境以及思維方式。
以前可能我們會把痛苦的原因歸咎于社會、家庭、他人、學校等等。但逐漸發現,恨來恨去恨自己,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積極的處世態度。
人只有在深刻的孤獨中,才會開始與自己真正地對話,那是一種靈魂的召喚,與任何人都沒有關系。只有和自己溝通明白了,只有開始深刻地認識自己了,那才是蛻變的開始。
知道自己的優勢而不再妄自菲薄,知道自己的劣勢而不再狂妄自大,知道自己的原則而不再陷入目眩神迷的誘惑中。
懂得了成功不僅僅靠的是努力,機遇和時運也非常重要;
懂得了什麽是命,什麽是緣,而不再過于執著學會了放下。
面對挫折不再逃避,不指望別人爲你遮風擋雨,而是自己也能撐起一片天。紛繁複雜的事物中,理清楚什麽是主,什麽是次。
以前會很看不慣與自己性格不合的人,看不順眼一些自己不感興趣的事。後來發現,原來那些人中也有很多值得你學習的地方,他們擅長的可能正是你不足的。
那些你看不順眼的事,可能也暗藏玄機,是你沒看明白沒看懂而已。
從孤獨中漸漸學會去接受與包容。接受發生過的一切,接受不確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修得一顆寬容心,包容自己,也能包容他人。
孤獨的時候是你默默紮根最好的時候。人只有在空白的時間所做的事才真正決定了你與他人根本的不同。
以前有人問我怎麽忍受孤獨?其實我想說,與其說用忍受不如說是享受。
讀大學的時候,我很少在宿舍,大部分時間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事,經常會選擇在一個沒人的角落安靜的看書,享受獨處的時光。
那時候做了很多的讀書筆記,這爲提升我的思維表達能力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礎。我之前也不敢想象一個理工科學電子專業的男生,後來改行做了教育,現在還能自己寫書。
是孤獨讓我找到了自己真正熱愛的,我也樂在其中。
中央電視台有檔很火的欄目《中國詩詞大會》,看了選手們的表現,脫口而出的飛花令,古詩詞的韻味展現的淋漓盡致,激發了我對古詩詞濃烈的興趣。
詩詞承載了中國的經典文化,同時也是漢語之美的最高體現。
短短的那麽幾行字,卻能勾勒出畫面般的美好意境,也能體現出詩人的獨特情懷與豐富的情感。
後來我就買了幾本唐詩宋詞放在床頭邊,空閑的時候,睡覺前,都會去讀一讀詩詞。認真體會詩詞之美,體會詩詞傳遞出來的情感以及不同的意境。
自己還嘗試著去用古詩詞的方式去記錄自己的感受和心事。
春回大地,天氣正好,琢磨出了一句“晴風柳樹陽春花,白雲暖日燕尋家”;
聽著音樂,感受屋外的下雨天,正如“沙沙春雨寒,杳杳琴聲揚”;
晚上下班回家走在路上,望著皎潔的月光,想到了一句“吾心向明月,獨自夜歸人”;
和朋友在山上喝茶聊天,可以是“竹林對飲茶,素友醉流霞”;
看遠方夕陽西下,感歎“落日隱青山,暮雲入晚霞”……
在孤獨中你也可以活得很詩意,只要你有一顆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當我感到孤獨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偉大的人物形象出現在我腦海裏。
比如簡·奥斯汀。
她一生孤獨,卻從未失去寫作的熱情,並留下經典之作《傲慢與偏見》。
比如梵高的書信體自傳《親愛的提奧》。
是他從24歲至37歲寫給弟弟提奧的信。這其實就是一本關于一個年輕的藝術家是如何克服孤獨、貧苦和默默無聞的書。
他練習了幾十遍,後來成爲名畫的那幅《吃土豆的人》,他的言語中充斥著諸如“我的作品賺不了錢,我需要金錢,才能夠進行創作,困難就在于此。”“哈維先生已經答應要買我的這幾幅畫作,到時候我就有生活的保障了。”之類的話語。
在這樣的困頓和無望中,他更經常做的是自我鼓勵——“雖然事與願違,也必須重新鼓起勇氣來,因爲偉大的事業不是憑一下子的沖擊而成功,而是由一系列的小事積聚起來的”,“學會忍耐,不要顧影自憐,這是唯一實際的事。”
盡管他自殺離世,但仍然能從那厚厚的書信中感受到龐大的希望,以及如何在孤獨中完成一趟自我實現之旅。
比如無産階級精神領袖馬克思。
1843年10月,馬克思被迫流亡巴黎,從此開始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
在倫敦流亡期間,馬克思一家甚至因付不起房租而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舉家遷移。
但馬克思仍能堅持自己的工作,他寫信告訴魏德邁:“早上九點至下午七點,我通常在大英博物館裏。”從1850年開始,馬克思每天在大英博物館研究材料約10小時,回家後連續工作到深夜,有時甚至通宵達旦地工作。
直到1853年8月,馬克思寫了厚厚的24本筆記,他把這些筆記本編了號,取名爲“倫敦筆記”。
1867年《資本論》第一卷終于出版,這篇影響全人類的著作就是馬克思用了無數個孤獨的時光雕刻而成的。
不得不承認,在最高的意義上,是孤獨創造了我們。甚至,是孤獨讓我們區別于他人。
而最深刻的層面上,我們在孤獨時做的事情,決定了我們將會成爲什麽樣的人。
著名詩人阿多尼斯對于孤獨有一個有意思的解釋:孤獨是一座花園。願我們在孤獨的這座花園裏,每個時節都能看到不同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