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青春期的家長:你所謂對孩子的尊重,不過是自己騙自己的假象而已

2020 年 4 月 16 日 笃行社

【作者:錢骐】 原創:第 33篇 原創圖片提供:王木木(第一張除外)

社團青春期的孩子居多,所以經常會有家長來問我關于青春期孩子的問題。

有些問題遇見太多次了,非常具有普遍性。所以就拿到這裏來,跟大家說說!

某天,有位媽媽給我說她又跟孩子吵架了,還吵的挺凶,已經到了誰也不想看見誰的地步了,問我該怎麽辦?

我聽她講完,忍不住想笑。我知道這很不厚道,但我確實忍不住。

都說孩子是大人的複印件,這母女倆還真就像是從一個模子裏倒出來的,原版直接影印。

她們不僅處理問題的方式是一樣,連說話的態度、語氣、行爲舉止、思考邏輯都是一模一樣的。固執已見不說,還特能堅持。不但都誓死要捍衛自己的原則,還都喜歡明確表達自己絕不退讓意志。

這邊你說一句,我馬上就用相同的方式還給你,就像倆人是在面對面地照鏡子。

自己被另一個自己氣得眼發黑,頭發昏,手發麻,這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境界?

所以有很多事,還真是只有當事者迷,原來旁觀者都清呀!

青春期的家長:你所謂對孩子的尊重,不過是自己騙自己的假象而已

于是,我給這位媽媽說:“我都給你說了多少遍了,青春期的孩子,我們要學會尊重她們”。

這個時期的孩子,她們的獨立意識正在覺醒,會很想象個大人一樣的去嘗試一些事物,或者獲得一些權力,而她們想做的這些事情,還必須由她們自己來完成來承擔後果。

另一方面她們又不想這麽早地就脫離母體,離開大人的懷抱,所以心裏都會有些不舍,就老想纏在、膩在大人身邊。

但她們又介于自己的認知,認爲自己已經是個大人了,所以不好意思再像小時候一樣的跟父母親昵。

這個時期,她們是個矛盾體。是個想僞裝成大人的小孩,又是個極不情願脫離母體的大人。

一方面她們很想樹立自己獨立、能幹、自主,甚至能幫助家人,能承擔事情的高大形象,另一方面又很需要來自家人的疼愛和關心。

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對于孩子過多的幹預或對她們悄悄表達出的依戀的冷漠和無視都會激起她們很大的情緒。

青春期的孩子是不好搞,但其實也很好搞。只要我們能給予他們足夠多的理解和尊重就可以了。

青春期的家長:你所謂對孩子的尊重,不過是自己騙自己的假象而已

這個媽媽回答我:“我們很尊重她的。自從聽過您的課以後,我們對她都還是比較尊重的。“

”那你給我說說,你是怎麽尊重她的?“我問她。

"我不再隨便就闖進她的房間;也不會再亂翻她的東西;叫她幹什麽事情也都會先征求一下她的意見;發生矛盾了,我也盡量耐心的給她講道理;她想要什麽東西了,我也會好好地跟她商量;我覺得我對她夠牽就的了,可她爲什麽還是不滿意?”。這個媽媽說著說著把自己都說的有點委屈了。

“這一次的矛盾,又是因爲什麽而起的?”我問她。

她說:“我剛才不是說過了嗎?她想去我的工作室學習,但我的工作室人很多很雜,所以我就不讓她去,結果她就不願意,就跟我鬧起來了?”

“那你有沒有問過她,她爲什麽要去你的工作室學習呢?”我問。

“ 這個,這個(⊙o⊙)…”對方無言。

看吧!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裏:這位媽媽口口聲聲的在說,我們是很尊重孩子的。

但實際上,她卻完全漠視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提出建議和要求的時候,家長連問都沒問一句,直接就以自己認爲的方式開始裁決了。

而很明顯,這位家長是在延用自己多年以來養成的習慣,在用老辦法習慣性的處理孩子的問題。

我們再回憶一下她前面說的話,她說:“我已經不再隨便就闖進她的房間;也不會再亂翻她的東西了;叫她幹什麽事情也都會先征求一下她的意見”等等。

所以,顯然她以前是不懂得去尊重孩子的。

那麽現在,她其實還是沒有學會尊重孩子,只不過是她以爲她自己學會了而已。

知道和做到中間,差的又豈止是十萬八千裏。

青春期的家長:你所謂對孩子的尊重,不過是自己騙自己的假象而已

一個真正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最重視的不是孩子“想幹什麽”和“想要什麽”這些外在的東西,而是孩子在這些想法背後的原因和感受。

什麽是感受?就是孩子對這件事物的體會、想法或者感悟等等。

因爲孩子的心智不健全也不成熟,都是比較愛幻想和有些不切實際的,所以他們提出的每個要求,不一定都是合理的,所以不需要毫無條件的滿足他們。

但我們卻一定要了解她們這些想法産生的原因,因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做到理解和尊重她們的真實需求。

所以,尊重孩子不是尊重她的要求,而是要尊重她這個要求背後的想法。

比如:她爲什麽會産生這樣的想法?還有什麽其它因素促使她産生了這樣的想法?等等。

而這位媽媽前面所說的尊重,其實都是一些表面的尊重,是她自以爲的假想的尊重而已。

比如她說:“發生矛盾了,我會耐心的給她講道理”。

你根本就不知道她在想什麽,你在給她講什麽道理?

其實孩子根本就不想聽大人們講這些沒有來由的大道理,劈頭蓋臉的好一通羅嗦,還說起來沒完沒了。

她更希望你能耐心地、平等的跟她坐在一起,聽她講講,她是怎麽想的?她爲什麽要這麽幹?不要嘲笑她的可笑和幼稚;更不要貶低和諷刺她的想法;而是要很耐心很尊重地把她當成朋友一樣,來聽一下她這麽做的原因。

聽完後,你可以帶她看一下這件事的利、弊,分析一下做這件事的後果,給她一些建議並最終尊重她的選擇就可以了。

爲什麽呢?1、我們要跟孩子建立信任感。2、孩子們也需要去嘗試去實踐。

當她發現,她告訴你的很多想法在真正實施後,確實如你所說的使她得到了教訓,應驗了你所說的結果。

那麽她就會越來越選擇相信和尊重你的建議,並在以後遇到真正大的事情的時候也會選擇聽從你的建議。

但如果你沒有跟她建立這種關系,你總是無視她的感受和想法。甚至還對她的想法和建議進行無情的嘲笑和諷刺,也禁止她去嘗試,那麽你得到的可能就會是剛好相反的結果。

這個結果就是:不管你說什麽,她都會認爲你是在處心積慮地在挑她的毛病。

這個時候:你想叫她朝東,她就更會慌不擇路地趕快往西逃。

青春期的家長:你所謂對孩子的尊重,不過是自己騙自己的假象而已

說白了,在我們許多家長的內心深處,其實一直把孩子當成是一個自己的附屬品,當成一個寵物,一個玩具、一個好玩的耍貨,一個永遠長不大的、永遠需要依靠自己的孩子。

在孩子身上,他們即可以隨便掌控和安排孩子的生活,又可以指手劃腳地命令孩子遵從他們的意志。

他們從來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尊重過。

即不考慮孩子真正的需求,也去不體會孩子的感受,而總是隨著自己的喜好來強迫孩子服從自己的命令。

所以,他們這種對孩子的愛,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

而是打著愛孩子的名義,在滿足自己的掌控權滿足自己私欲的,一種狹隘和自私的愛罷了。

其實我知道孩子爲什麽想去她媽媽的工作室學習?

因爲前二天我剛跟她交流過,她說自己最近的學習狀態不好,在家總學不進去,問我該怎麽辦?

我建議她適當的調整一下,或者換個環境試試!

十幾歲的孩子麽,總愛異想天開,也不太可能考慮周全,所以想來想去,可能覺得那就不如到媽媽的工作室那去試試,也許會有收獲呢?

其實不管孩子們的想法有多麽的不切實際,但很多時候,他們是很想解決問題的。只是她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能有些幼稚可笑罷了。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不是什麽特別難辦或者不可理喻的事情,建議大家不如讓孩子們去嘗試一下,去感受一下,然後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到後果,嘗嘗教訓。

可能會比我們強行和粗暴的去命令效果要好的多。

青春期的家長:你所謂對孩子的尊重,不過是自己騙自己的假象而已

而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很不喜歡再被大人指東指西,安排來安排去。

他們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認同和能夠嘗試的空間。所以他們會非常敏感于大人對她們的理解和態度。

比如:當她提出建議時,你有沒有把她當成家裏的一份子,在認真的聽她講話,考慮她的建議?

比如:當她努力的去做一件事,卻沒有成功,正在沮喪時,你有沒有看到她的努力,而不是只盯著她的結果?

比如:當她被別人誤會時,你有沒有選擇相信她,聽她講,並且毫不猶豫地堅定地站在她這一邊?

其實,她們是很在意這些事情的。

這些事情對她們的價值甚至遠遠地超過了你帶她們去哪裏玩,給她買什麽漂亮的衣服,帶她去吃好吃的等等等等。

而每個青春期的家長,如果真的是經常跟孩子産生矛盾,那你就該認真的去找找你們自己身上的問題了。

因爲,天下無不愛父母的孩子,只有不懂尊重和不會愛孩子的父母。

(本文及圖片版權“除第一張外”均歸作者所有,侵權必究)

本期話題:你尊重孩子嗎?

相關文章:

  • 劇情反轉,外交部發聲:關于疫情的解釋,該有了!
  • 天堂起火了
  • 防止外界濕邪的侵襲,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濕的簡單方法
  • 7種睡覺壞習慣,讓孩子越睡越笨,媽媽們注意!
  • 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的穿衣風格?優雅一定是你最佳的選擇
  • 家長每天說這些口頭禅,不經意間,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親子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快讀 > 親子 > 青春期的家長:你所謂對孩子的尊重,不過是自己騙自己的假象而已
©2021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