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說中東,不過主角換成中國和美國。
從敘利亞戰爭為起點,美國、俄羅斯、以色列、沙特、伊拉克、伊朗、葉門先後卷了進來了。ISIS、HTS、PMU、SDF、胡塞武裝、IRGC、沙特皇軍、美俄特種部隊為了各自利益你來我往,打得不亦樂乎。
誠如某位網友所言,我們正在經歷的中東大混戰,更像是一場微型的世界大戰。在這場戰爭中,大國戰略寄身於戰術運動,通過一城一池的廝殺,以「蝴蝶效應」的方式影響全局變動,最終使幕後操手的利益達到最大化。
時至今日,這場中東大戰勝負已分,小國成了大國利益的犧牲品。而大國,輸家丟掉了曾經的輝煌與地盤,贏家獲得了更廣闊的戰略空間與「錢途」。
現在,很多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在這場「微型世界大戰」中,中國目的是什麼?中國又得到了什麼?
答案很簡單、目標很宏偉:中國需要和中東各國達成人民幣結算石油的協議,然後依託中東龐大的石油儲存量,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國利益的「石油貿易體系」,最終促成人民幣國際化!
近日,高頻經濟公司首席經濟學家Carl Weinberg稱:
中國將「促使」全球第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用人民幣結算原油,而一旦沙特鬆口,整個原油市場都會唯馬首是瞻,大踏步邁向去美元化。
在沙特背棄華盛頓,轉身投靠俄羅斯與中國之際,這條新聞不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間。若沙特真的棄用美元,中國將成為這場中東大戰的最大受益者。
人民幣結算石油貿易對中國有什麼好處?這種交易方式為何能促成人民幣早日完成國際化進程?接下來,月子會通過美國建立霸權的過程,來解釋這兩個問題。
帝國霸權的建立:貨幣戰爭
一個國家的崛起,往廣義上講,是國民經濟、軍事武器、戰略空間等全方位的崛起;往狹義上講,國家崛起=貨幣崛起。在殖民時代,英國能夠成為世界霸主的原因,除了擁有龐大的殖民領土,還因為他們建立了以英鎊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
二戰之後,殖民時代落幕,美國成了世界霸主,就算當初盛極一時的蘇聯,也無法比肩美國的地位。原因只有一個——美元。
1944年,歐州戰局已定,德意志第三帝國頹勢盡顯,蘇聯轉入反攻階段,歐洲戰後重建進入規劃。當時經歷了戰爭的西歐各國普遍辣雞,而英國也因為殖民體系的崩潰,導致「英鎊國際體系」難以維持。
老牌帝國式微,新興帝國必然乘勢崛起。此時,與英國同為盎格魯—撒克遜體系的美國人意識到,建立美國全球霸權的時機已經成熟。
當年7月,美國、英國、法國流亡政府、國民黨政府等44國齊聚新罕布夏州布雷頓森林,召開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在這次會議中,多國政府正式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有一條很重要的內容: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實行固定匯率制度。
所謂「盛世珠寶,亂世黃金」,不論在戰亂年代亦或和平時期,黃金都是國家間最重要的硬通貨幣,因為它不貶值。說白了,美國利用黃金的流通性,讓美元與黃金掛鉤,實現美國操控世界經濟的野心,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經濟貨幣霸權,也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金本位制」。
70年代,在發達的製造業刺激下,西德與日本爆髮式崛起,他們的產品大量流入美國市場,美國的貿易逆差因此極具擴大,國際收支嚴重惡化。
貿易逆差擴大的結果就是美元大量外流,逐漸演變成「美元過剩」,而各國擔心美元會過度貶值,開始大規模拋售美元兌換黃金。而當時美聯儲為了應對國際結算和儲備需要,大量印發美元,導致國庫里的黃金不足以兌換市場上流通的美元。
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美元大規模貶值意味著很多國家的外匯儲備將大量蒸發,更重要的是你還兌換不出黃金。你一個人遭殃,全球世界跟著GG,很多國家肯定就不依了啊,要求美元與黃金脫鉤。
1971年8月15日,在世界性黃金短缺恐懼症和挽救美國經濟危機的呼聲中,時任華府大統領尼克森終止黃金與美元掛鉤,布雷頓森林體系從此瓦解,美元「金本位制」時代結束。
「金本位制」的結束,意味著美國依託美元建立起的經濟貨幣霸權不復存在。其結果就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日本日元和西德馬克火速崛起,一度逼停美元,成為國際上最受歡迎的貨幣。
經濟霸權這東西,就像是華盛頓手上的一根大棒,想打誰就打誰。可隨著美元在黃金上徹底玩兒脫,經濟霸權垮了,這根「棒子」就算是斷了。棒子斷了不說,日本和西德還TM拿著他們的棒子(製造業)來打自己。
能忍嗎?世界老大被自己小弟打上門來,還被打得鼻青臉腫,不搞點大事以後還TM怎麼在道上混?還怎麼跟蘇聯那字頭搶地盤啊?反正月子是不願意跟這麼辣雞的大哥呆一塊兒!所以,美國決定反擊。
我們在後來所熟知的《廣場協議》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東西,美國要想重新樹立字頭老大的威風、繼續當坐館,就必須重塑美元霸權地位。不得不說華盛頓那幫搞金融的眼光的確很毒辣,他們盯上了當時全世界都沒注意到的東西——石油。
帝國的強勢回歸:石油美元霸權
上個世紀70年代,世界主要國家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期,製造業和工業在多國全面興起,由此拉開「全球工業化時代」序幕。眾所周知,能源是工業化建設的剛需,而石油則被喻為「工業的血液」。
在全球工業化時代的背景下,石油需求量每年成倍增長,世界強國無不對它趨之若鶩。所以,當時的石油還有一個外號——黑色金子。
1973年,華府大統領親手廢掉「金本位制」的第三個年頭,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剛到整個阿拉伯世界暈頭轉向,雖然沙特確實通過哄抬油價搞了華盛頓一波,但以色列在戰爭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讓利雅得那群皇子皇孫們無不菊花一緊。(當時以色列真的很6,埃及率先發動偷襲戰,其步兵2師甚至打出了全殲以190裝甲旅的神話。但以色列還是多次抓住戰機,打得敘利亞退出戈蘭高地,打到埃及連蘇伊士運河差點都保不住)。
第四次中東戰爭讓沙特了解到他們無法在軍事上擊敗以色列。同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沙特皇室也意識到「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若沒有強大的外力依靠,沙特豐富的石油資源遲早會讓皇子皇孫們沒命。於是,當時的沙特找到華盛頓,希望美國能夠提供軍火與戰略保護。
華盛頓那幫子政客也是無利不起早的貨,你想讓我保護你,行啊,交保護費。這個保護費嘛倒不是什麼駐軍開支,而是石油貿易結算權,即要求沙特所有的石油貿易必須用美元來結算。1974年,尼克森大統領和費薩爾萬歲達成共識,沙特石油以美元為結算貨幣。
沙特當時的江湖地位很高,即是世界頭號產油國,也是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扛把子。沙特一使用美元,小弟們都跟風,美國的石油美元體系正式確立。自此,美國的經濟霸權從黃金美元霸權(金本位制)過渡到石油美元霸權(油本位制)。
話說這個石油美元霸權比黃金美元霸權還狠!雖然黃金是硬通貨幣,但各國都有自己的貨幣,在非大規模戰爭時期,黃金更像是收藏品,你說誰有事沒事天天拿出來用,難道月子吃一碗川北涼粉還用黃金付帳?
可石油就不一樣了,大到國家工業建設,小到月子這等良民出行,沒石油根本玩兒不轉。而華盛頓這套石油美元體系眼光很毒辣,就是瞅准了沒石油大家都過不下去這點,推行美元結算石油。
像你中國和日本,你要買石油,可以,先用人民幣和日元買美元,增持美元為外匯儲備貨幣,然後再用美元買石油。這樣一來,美元就算再怎麼貶值,他國也必須得買進美元,不然你拿什麼買石油?而你一旦大規模買進美元,又是在市場上力挺了美元一波,也就相當於維持了美元的價值。如此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印鈔—貶值—買進—升值—再印鈔—再貶值…說白了,美國是通過這個石油美元體系綁架了全球的經濟,讓全世界都為美國打工。
華府通過美元綁架全球經濟,難道我們就沒辦法了嗎?辦法有,而且還很簡單:打破石油美元體系,即不再使用美元為石油結算貨幣。
石油美元體系是當前美國霸權的根,誰動了它美國就要跟她拚命。當年薩達姆揚言用歐元代替美元作為石油結算貨幣,沒說的,幾百艘戰艦往波斯灣開,上千架飛機可勁炸,差點把伊拉克炸回石器時代。等完事之後,華盛頓提了提褲子表示,對不起,認錯人了。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曾說過歐元比美元更適合做石油結算貨幣,結果高盛引爆了希臘債務危機,差點玩死歐元。
共和國在行動:人民幣石油—體系
在幹掉薩達姆之後,小國打消了換掉美元的想法;希臘債務危機之後,歐盟老實了起來,不再跟大哥搶風頭。那時的美元權傾天下,可謂風光無二,直到遇見那隻不按套路打拳的熊貓…
不是月子吐槽,伊拉克和德國水平真的不太高,你要換掉美元還沒開始干就嚷得全世界都知道了,結果直接被華盛頓剛得人魔鬼樣。不像中國,我們深諱「悶聲發大財」之道,只做不說,等華盛頓反應過來了就是一句:臥槽,你不按套路來啊。
2014年,俄羅斯宣布與中國的石油貿易將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截止2015年底,伊朗、伊拉克、阿曼、安哥拉先後棄用美元,改用人民幣作為石油結算貨幣。自此,中國近三分之二的石油貿易使用本國貨幣為結算,僅剩下沙特這一個大頭還在使用美元。
讓我們再把視線轉回中東戰場。現在中東戰爭的焦點在兩個國家身上:伊拉克和敘利亞。他們和伊朗因為中國承建的「伊斯蘭石油/天然氣管道」結成戰略同盟關係,即什葉派之弧聯盟。月子在之前的文章提到過,針對這次中東混戰,中國和美國都有自身的戰略考量。
對美國而言,點燃敘利亞戰爭、唆使ISIS肆略伊拉克,就是要幹掉什葉派之弧。原因有三:1.擠壓莫斯科戰略空間(伊朗和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的根據地)。2.以該地為依託,修建一條直通南歐的石油管道,以達到扶持南歐國家對抗德國、進一步撕裂歐盟的目的。3.維持石油美元體系。
對中國而言,敘利亞和伊拉克不能倒,莫斯科也不能倒。首先,俄羅斯和什葉派國家是現在「人民幣—石油體系」的中堅力量;其次,背景需要俄羅斯和什葉派的勝利,向遜尼派大佬沙特施壓,讓沙特接受人民幣做石油貿易結算貨幣,最終建立起屬於中國的「人民幣—石油體系」。
事實上,在逼沙特讓步的道路上,中國也做了很多事。比如在沙特拉低油價逼莫斯科讓步之際,中石油斥資2700億美元幫助俄羅斯經濟回暖,發改委調整油價機制,額定石油單價的上限和下限。
2015年,中國把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量提升到38%,將從沙特的石油進口量降低到15%,以石油出口為導向的沙特經濟雪上加霜。今年9月,承受不住壓力的沙特終於有了讓步的舉動。
9月3日,伊朗外交部確認沙特與伊朗將派使團互訪的消息。月子在這篇《兔子挖了三個大坑,直接埋了鷹醬的中東戰略!從狗大戶裝X記說起…》中就提到過,這條消息是沙伊修好的信號,而中國是最大受益者。其一,沙伊修好是沙特低頭之舉,有利於向沙特推進人民幣結算石油。其二,在沙特與伊朗的對抗期間,中國是唯一的調停人,作為伊沙什葉派與遜尼派的老大,中國成功調停兩國衝突,無疑會提升中國在中東的地位和影響力。
在中東這齣大戲上,中國唱白臉,俄羅斯唱黑臉。中國成功調停沙伊關係後,作為伊朗後台之一的莫斯科出來唱黑臉了。9月10日,拉夫羅夫到訪攜7枚飛彈和沙特前海軍陸戰隊司令的人頭到訪沙特,目的就一個:向中俄大佬低頭。
向莫斯科低頭,無非就是放棄與伊朗的對抗、放手敘利亞問題和華盛頓的支持;向中國低頭即簡單也困難:使用人們幣作為結算石油貨幣。
雖然這個頭低得很困難,但你不能不低啊,你沙特既然選擇拋棄華盛頓和莫斯科好,你就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但北極熊(俄羅斯)這貨除了打架牛逼點兒,賺錢還得指望中國大佬啊。現在沙特的經濟面臨著轉型的壓力,中國的一帶一路是沙特最好的契機。
月子在文章開頭說過,高頻有關「中國促使沙特改用人民幣結算石油」的新聞並不是空穴來風,既有上述中國在中東的戰略逼迫,也有經濟層面的戰術配合。我們來看一條昨天的新聞:
據香港媒體10月16日報道,中國兩大石油巨頭中石化和中石油正考慮直接買進5%的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股權。沙特阿美是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商,預估市值2萬億美元,這筆5%的股份購進金額或高達1000億美元。
行業人士透露,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大巨頭最近幾周已致信沙特阿美,表達對直接交易有興趣。
大家注意一個細節,中石油和中石化是在最近幾周對沙特發出交易請求的。而沙特正是在最近幾周做出拋棄華盛頓、徹底倒向俄羅斯和中國的動作,進而引發了外界對沙特或使用人民幣結算石油的猜測。
中石油和中石化是中國最大的石油天然氣集團,而沙特阿美更是全球最大的原油生產商,三者在中沙國內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在石油方面的動作往往是國家行為的體現。
在月子看來,昨天中沙放出的大新聞,極有可能是兩國在石油交易方面搞大新聞的前哨戰。聯繫到高頻的消息,最近頻出的石油新聞,很可能是在為沙特改用人民幣結算石油試探外界風向。
誠如Carl Weinberg所言,一旦沙特鬆口,整個原油市場都會唯馬首是瞻,世界將進入「去美元化」階段,而中國將迎來「人民幣—石油體系」時代。
當然,這一切只是開頭。中國要想建立起一套以人民幣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要知道,帝國和羅馬都不是一天建成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