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當娃放狠話時,父母第一反應很關鍵,家長應培養孩子好的語言習慣

2020 年 8 月 14 日 晓欢谈育儿

作者:曉歡(原創文章,圖片源于網絡,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編輯:曉歡


許多家長總以童言無忌爲萬能借口,來掩蓋孩子的髒話、狠話。殊不知,家長這是在默許孩子不良語言習慣的膨脹。所以,總是有多數家長反饋,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語言表達能力漸強,他們越來越喜歡把髒話挂在嘴邊,並且對家長放狠話的現象還時常出現。

小律從小就倍受父母寵愛,性子有點無法無天。這天,小律看到鄰居小女孩雅雅在一個甜筒,小律大聲笑道:"你在吃粑粑,粑粑好吃嗎?"雅雅聽完馬上就大哭了起來,並把甜筒塞給了媽媽。

當娃放狠話時,父母第一反應很關鍵,家長應培養孩子好的語言習慣

場面一時很是尴尬,小律媽媽讓小律道歉,小律卻覺得自己沒錯,媽媽輕輕的拍了兩下小律屁股,小律突然喊道:"媽媽是壞媽媽,就會讓我認錯,我不喜歡媽媽了。"

小律媽媽很是無奈,近來兒子的不良語言習慣已經愈演愈烈了。她開始反思是否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所偏差。其實許多家庭都存在著小律這樣的孩子,經常性說粗話、狠話卻不以爲然,甚至發展爲一個群體現象。這背後的原因,家長一定要予以了解,才好對症下藥。

當娃放狠話時,父母第一反應很關鍵,家長應培養孩子好的語言習慣

爲何孩子存在不良的語言習慣

1、 孩子處于詛咒敏感期階段

兒童教育家蒙台棱利的觀點中表述了,當孩子處于3-4歲時,語言能力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他漸漸能夠意識到語言的力量,並且試圖借用自身的語言力量在周圍環境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而在日常交流中,他能夠發現某些字眼是更能夠引起反饋的,例如臭、惡心、死等詞彙,所以他更傾向于用這類字眼來吸引家長注意力。在他眼裏,這是很有趣的行爲,用以驗證語言的力量。

當孩子出現這類行爲時,可能是陷入了詛咒敏感期,家長就不能過早的給孩子貼上"不文明"的負面標簽。要積極引導孩子更好的度過詛咒敏感期。

當娃放狠話時,父母第一反應很關鍵,家長應培養孩子好的語言習慣

2、 家長的不良語言習慣在影響

習慣爆粗口的家長,往往就會收獲一個有樣學樣,同樣喜歡爆粗口的孩子。不難發現,確實存在許多家長的口頭禅是不文明的,而孩子是最喜歡模仿的,特別是對于親近之人,他們的言行舉止總是不自覺的向其靠攏。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說髒話,不可能是天生自發的行爲,多是存在著模仿的源頭。所以,文明的家庭環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家長同樣要注意避免粗俗的動畫片、動漫帶給孩子的不良影響。

當娃放狠話時,父母第一反應很關鍵,家長應培養孩子好的語言習慣

3、 試圖得到更多的關注度

孩子是脆弱而又敏感的個體,有時候家長的漠視,會孩子下意識的說出狠話、髒話強調自己的存在。從而達到吸引家長的關注的目的。

這些狠話多反映孩子內心安全感的缺失,只是孩子將其放大化的用言語呐喊了出來。所以家長要重視對于孩子的陪伴與關懷。這有利于減少孩子不良語言表達的頻率。

當娃放狠話時,父母第一反應很關鍵,家長應培養孩子好的語言習慣

孩子說髒話、狠話是家長錯誤的應對方式

1、 打罵孩子

當孩子說髒話和狠話時,家長的情緒肯定是惱怒的。但是,打罵孩子是最錯誤的選擇,只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家長要學會控制好情緒,暴力教育是最不可取的。

當娃放狠話時,父母第一反應很關鍵,家長應培養孩子好的語言習慣

2、 漠視孩子

孩子時常說髒話狠話,家長卻認爲這是孩子語言能力的全方面發展的必然結果,不覺得有何不妥,認爲孩子就是嘴上說說,置之不理。漠視孩子的經常說狠話粗話的小毛病,就會助長孩子不良語言習慣的養成。久而久之,孩子就有說髒話的習慣,動不動就放狠話威脅人的不良習性。

當娃放狠話時,父母第一反應很關鍵,家長應培養孩子好的語言習慣

3、 留孩子自我反思

每當有不良語言表達時,家長就采用冷處理的方式,讓孩子自我反思了,而不是加以指明,合理引導。這樣孩子很難自我認識到錯誤,自我改正。

並且,存在部分孩子,覺得家長的這種方式是對自己的否認,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變得更加猖狂無禮,經常用狠話、髒話來挑釁父母權威。

面對孩子不良語言時,家長第一反應尤爲重要

面對愛放狠話,說髒話的孩子,家長的第一反應往往會對他們的對于自己不良行爲的認識有很大的影響作用。所以家長要慎重采用處理方式,讓懲罰更具有有效性,並且能夠讓孩子信服。

當娃放狠話時,父母第一反應很關鍵,家長應培養孩子好的語言習慣

1、 家長需淡定,不要表露過于在意

早教專家林怡說:"說髒話狠話僅僅是孩子一個階段性的行爲。如果我們完全不把它當回事,冷靜地面對這種行爲,並善加引導,他們覺得說著無趣,一段時間後自然就不說了。"

孩子在出生至6歲這一個階段中,尚未形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觀念。正如蒙台棱利的認爲,孩子前期愛說髒話是出于對于語言力量的探究驗證,他們並非是熱衷于這件事,相反,對于讓他們而言,髒話"吃屎吧"就和"開飯了"沒有區別。

反之,家長的過于在意,恰恰會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在這一階段,總是很想要表現自己,獲取關注,所以雖然不理解髒話的背後含義,卻以說它爲趣。家長可以選擇在孩子說髒話狠話後,冷漠對待孩子,讓孩子知道這樣的後果,孩子自然而然會認爲無趣,減少這種不良語言表達。

當娃放狠話時,父母第一反應很關鍵,家長應培養孩子好的語言習慣

2、 給孩子創造文明的語言環境

家長的言行舉止對于孩子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觑的。家長要嚴格要求自身,糾正自己的語言習慣,給孩子起到講文明的表率作用,孩子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家長同樣要給孩創造文明的語言環境,過濾掉一些文明指數低,粗暴血腥的動畫片,繪本。科普書籍等。

當娃放狠話時,父母第一反應很關鍵,家長應培養孩子好的語言習慣

3、 轉移孩子對于不良語言的關注度

當家長或是他人在孩子面前意外的道出很多粗話、狠話,孩子出現被這類語言感到好奇,露出了疑惑臉。家長就要做到及時感知孩子的情緒,並轉移孩子對不良語言的關注度。可以刻意提及他感興趣的事物,例如:回家就能看到新鮮更新的《熊出沒》,寶寶期不期待呀?

當娃放狠話時,父母第一反應很關鍵,家長應培養孩子好的語言習慣

孩子良好的語言習慣養成,必然是要從小開始培養。家長要關注孩子不良語言行爲的出現,並分析情況,及時引導,培養孩子成長爲文明懂禮的優秀青年。

(這裏是@曉歡談育兒,在這有最溫暖的育兒知識,請想多了解育兒知識的你們多關注、多分享!)

相關文章:

  • 《幼兒互動認知玩具書:小腦袋》:低幼寶寶最棒的新年禮物
  • 想要皮膚好,先從洗臉開始
  • 在北京喝酒的十大經典下酒菜,樣樣讓你贊不絕口
  • 孩子膽小羞怯、不自信?父母別急著指責,做好三步提升孩子自信心
  • 劇情反轉,外交部發聲:關于疫情的解釋,該有了!
  • 人到中年,想收獲幸福感,與其想著依靠別人,不如先做到“三不”
親子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快讀 > 親子 > 當娃放狠話時,父母第一反應很關鍵,家長應培養孩子好的語言習慣
©2021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