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川普總統又乾了件大事,他在推特上宣布:「除非接到進一步通知」,他將批准於 10 月 26 日公開與前總統甘迺迪遇刺案有關的最後一批機密檔案。
甘迺迪總統遇刺,是美國 60、70 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也被稱為「美國第一懸案」和「美國歷史上最大陰謀」。對很多人而言,甘迺迪之死給美國帶來的打擊,是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刻。小說家史蒂芬·金曾經說:「 1963 年 11 月 22 日,是我們那代人的 911 事件」。
一切都讓我們從頭說起。
約翰·費茨傑拉德·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暱稱 JFK)的一生的確太傳奇。1917 年,他出生在美國著名的高富帥政治家族,19 歲就讀於哈佛大學,26 歲在二戰中大難不死,29 歲當選國會議員。他年輕英俊、幽默風趣、酷愛冒險、口才極好,妻子傑奎琳·甘迺迪也時髦又瀟灑,郎才女貌,組合在一起相當亮眼。
1950 年代末,美國經歷了戰後大繁榮和「嬰兒潮」,中產階級的數量急劇膨脹,整個社會卻盛行壓抑的保守之風,這讓很多人都期許一位年輕有為的新總統,以革風洗氣,掃除壓抑。
而甘迺迪可以說是眾望所歸了,他富有理想、生機勃勃、風度翩翩,在電視辯論中以漂亮的姿態打敗了政敵尼克森,年僅 43 歲就入主白宮,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之一。甘迺迪夫婦也一掃前幾任總統艱苦樸素、灰頭土臉、粗魯強硬的風格,簡直是美國新希望的代表。
美國人愛甘迺迪愛到什麼程度?
雖然甘迺迪執政不到 3 年,而且趕上了冷戰加劇、柏林危機、古巴飛彈危機、豬灣入侵、太空競賽、核彈恐慌等等一堆足以毀天滅地的大事件,但年輕的他,卻和華盛頓、林肯、羅斯福並稱美國四大總統。在甘迺迪的任期中,民眾支持率從來沒有跌到 55% 以下,平均支持率是 70.53% 。這還不夠,在甘迺迪去世的 54 年後,他仍然是美國人心目中最有魅力的總統,其後所有的美國總統,都必須要跟標杆式的甘迺迪做個比較。可以說,美國人是真心誠意地熱愛著他,近乎崇拜。甘迺迪也不僅僅是個政治家,更像是大眾文化上流光溢彩的 idol 。所有後來的總統都試圖模仿過甘迺迪,但都無法超越他。
當然,政界 idol 甘迺迪也不光靠臉吃飯,儘管入主白宮的時間只有 1037 天,他的政績卻影響深遠:
首先是解決了古巴飛彈危機。
1962 年 10 月,甘迺迪得到蘇聯在古巴安裝飛彈的情報後,立即部署對該海域進行全面封鎖。經過幾天劍拔弩張的對峙,赫魯雪夫服軟,蘇聯軍艦回航,一場大戰得以避免,在美國人看來,這絕對是一場勝利,一掃之前的冷戰頹勢。
其次是關注民權民生。
甘迺迪一直支持馬丁·路德·金領導的民權運動,在他競選總統時,有 70% 的黑人都投了他的票。擔任總統後,甘迺迪為了實現黑人民權做出了切實的努力,比如強制阿拉巴馬大學錄取黑人學生,還試圖通過更加徹底的民權法案,以擴大全體國民的自由。可惜法案還沒通過,甘迺迪就遇刺身亡了。
時任阿拉巴馬州州長的喬治·華萊士阻擋黑人學生進入大學校門。
再次是開展太空競賽。
1961 年,甘迺迪在國會發表著名演講《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我們選擇登月),他承諾「十年內實現人類登月並安全返回」。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和蘇聯別苗頭,但當年地球人類對宇宙的憧憬痴迷,是我們如今難以想像的。如果甘迺迪能夠再多活 6 年,他就能親眼看到人類登月的壯舉了。
不過,迷人的甘迺迪也有令人詬病的地方,那就是他旺盛到病態的性慾。他曾經在 1961 年 12 月的百慕達會議期間,悄悄告訴時任英國首相哈羅德·麥克米蘭,「我不知道你是怎樣的,哈羅德,反正我如果 3 天沒有女人,就頭疼得厲害。」
甘迺迪家族的六角關係
1962 年,瑪麗蓮夢露在全美人民的注視下,為甘迺迪唱了首極盡挑逗的生日快樂歌
瘋狂地玩弄女性,充分地享受和放縱,一直是甘迺迪的一種娛樂形式,能讓他從日常壓力中得到一种放松。他數量龐大的情婦團隊中,包括著名的瑪麗蓮·夢露、他太太傑奎琳的新聞秘書、白宮的實習生、好萊塢大小明星以及應召女郎等等,在工作之餘,他會在加利福尼亞的各個飯店和游泳池,甚至在白宮辦公室里和情人們幽會。
1962 年夢露死於家中,也被認為和甘迺迪有極大關係
在現在看來,甘迺迪的政治功績也存在爭議:《華盛頓郵報》於 2013 年評估甘迺迪的外交政策和立法建樹後,認為甘迺迪名過於實:古巴危機、伊拉克政變都有他的過錯,並且他在國內的政績沒有實效,越南戰爭是在他任期內埋下了擴大的隱患,民權法案是在他的繼任者詹森力推下才通過的。除去人們眼中神化的時代濾鏡,他其實也沒有那麼好。但他的死,確確實實永遠改變了美國。
永遠改變了美國的那一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1963 年 11 月 22 日,美國第 35 任總統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在夫人傑奎琳·甘迺迪和德克薩斯州州長約翰·康納利的陪同下,乘坐敞蓬轎車駛過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埃爾姆大街的迪利廣場,接受民眾的歡迎,突然之間,幾聲槍響,結束了甘迺迪總統 46 歲的生命。
那個瞬間,傑奎琳在日記中記載:
突然一聲脆響,像是汽車發動機逆火的聲音。我的眼前蒙上了一層紅霧。緊接著又是兩響。傑克的身子像提線木偶似的一彈而起,又跌落在坐位上。他的腦漿迸濺到我的腿上。
鮮血混雜著碎骨和肌肉組織噴射到我身上。傑克望著我,伸手捂著額頭,表情錯愕,似乎他只是覺得有點兒輕微的頭疼。恐怖猶如巨浪襲倒了我。
但很奇怪的是,恐懼之下,傑奎琳的第一反應卻是不顧一切地爬向汽車尾部。
一種說法是她受到驚嚇,不由自主地去撿一塊被打飛的腦組織;第二種是想拉車尾的保鏢上車。
僅僅 80 分鐘後,李·哈維·奧斯瓦爾德,這名美籍古巴裔的犯罪嫌疑人,就被警方迅速捉拿歸案。這名槍手自幼多舛的命運、被迫中斷的學業、長期旅蘇的經歷以及高超的射擊水平,都讓他的行刺動機撲朔迷離。
刺殺案發生的幾小時後,時任美國副總統林登·詹森在空軍一號上宣誓就任美國總統。
站在詹森身邊的,正是剛剛成為寡婦的傑奎琳·甘迺迪。
美聯社發布新聞宣布甘迺迪死訊
當時的媒體報道
美劇《狂人》劇照。民眾收看甘迺迪遇刺的新聞。
而神奇的是,在嫌疑人被捕兩天後,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的押送途中,槍手奧斯瓦爾德竟然在警局門口被達拉斯當地一家夜店的老闆傑克·魯比開槍打死。傑克·魯比立刻被逮捕,被判處死刑。可還沒等到執行,他就在 1967 年因為癌症死在獄中。
刺殺槍手奧斯瓦爾德的瞬間。中間被押送者為奧斯瓦爾德,右邊戴灰色禮帽、穿黑西裝開槍者為傑克·魯比。
負責總統遇刺案件的沃倫委員會,經過了 10 個月的調查,分析對比了 3154 份證據和 552 名證人的證詞之後,於 1964 年 9 月發表了一份長達 888 頁的官方報告,認為刺殺甘迺迪的兇手,正是德克薩斯州教科書倉庫大樓的雇員——李·哈維·奧斯瓦爾德,是他從教科書大樓 6 層的窗口向下開槍,將總統射殺,這純屬個人行為。夜店老闆傑克·魯比也是獨自作案,槍殺了奧斯瓦爾德,無關其他陰謀。
沃倫報告
但飽受爭議的是,報告中絕大多數證詞,都是在委員會成員未過半的情況下作出的,但這些證詞最終都被採信了。
在解釋子彈是如何殺死甘迺迪時,沃倫委員會認為,現場射出了 3 顆子彈,其中一顆射偏,另一顆直接爆頭。
還有一顆,從甘迺迪的背部射入,並從喉嚨射出,繼而射中坐在前排的康納利州長,它穿過了 15 層衣物、7 層皮膚、38 厘米厚的人體器官,以及總統的上衣領結和 4 英寸肋骨的阻礙,並徹底擊碎了康納利州長的橈骨,最終射入他的左腿,造成了 7 處傷口。
而那顆「神奇的子彈」,是在帕克蘭醫院承載州長的擔架上被發現的,外殼依舊完整,只是在尾部有一點點變形。
根據常識推斷,按照正常的坐姿,兩人身上的 7 處傷口並不在一條直線上。但這顆神奇的子彈,不僅具有強大的穿透力,還可以任意在空中變換方向?80% 的美國民眾對沃倫委員會給出的結果並不買帳。
《刺殺甘迺迪》劇照
一些目擊者聲稱,案發現場至少有 3 聲槍響,以及至少 4 顆子彈被射出。而根據測算,奧斯瓦爾德不可能在極短時間內連發 2 顆子彈,所以,很可能存在另一名兇手。
甘迺迪葬禮
許多人不相信這份報告,於是,甘迺迪遇刺瞬間的影像資料成了很多野生研究者的最愛,在他們眼中,很多當時在場的人都成了刺殺嫌疑人。
更令人細思恐極的是,在甘迺迪遇刺後的短短三年中,18 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其中 6 人被槍殺,3 人死於車禍,2 人自殺,1 人被割喉,1 人被擰斷了脖子,5 人「自然」死亡。從 1963 年至 1993 年,100 多名相關證人在各種離奇事件中喪命。此外,FBI 還涉嫌銷毀包括奧斯瓦爾德本人在內的很多檔案。
2013 年蓋勒普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至今仍有 61% 的美國人認為這場刺殺是有人在背後陰謀策劃的,並且刺殺並不是奧斯瓦爾德的個人行為,而是團伙作案、分工合作、交叉射擊,—整件事情需要經過極其周密的事先籌劃,涉及多個政府組織,並獲得多位政府高層天衣無縫的「配合」。
從甘迺迪遇刺到今天,30 多種不同的陰謀論甚囂塵上,140 多本相關著作出版發行,被懷疑的對象包括美聯儲、共濟會、中央情報局、林登·詹森、尼克森、蘇聯克格勃、古巴卡斯楚、黑手黨等等。每年的 11 月 22 日,都會有大批美國民眾自發來到達拉斯的迪利廣場開展紀念活動,並要求政府公開調查報告。
甘迺迪遇刺 50 周年,達拉斯迪利廣場的大型悼念活動。
究竟是誰殺了甘迺迪?
甘迺迪在位期間,一方面,頒布稅收改革政策,嚴重損害了鋼鐵石油集團的利益;另一方面,積極推動終止越戰,將嚴重損害軍工集團的利益;他因反對廢除白銀貨幣,而被美聯儲視為眼中釘,此外,他還觸動了共濟會的利益大蛋糕:印鈔權。而當時的副總統詹森也有極大的嫌疑,不少人認為,如果甘迺迪沒有死,他根本沒有希望當總統,其口碑也在民眾中極差。
詹森總統
此外,素有芝加哥「黑手黨公主」之稱的安東尼蒂·吉安卡納在《甘迺迪和薩姆:吉安卡納和甘迺迪之死的聯繫》書中爆出內幕:約翰·甘迺迪其實是她的黑手黨父親薩姆·吉安卡納僱人暗殺的,因為她父親幫助甘迺迪在大選中贏得了伊利諾斯州的選票,可甘迺迪上台後卻「違背承諾」,反而大力打擊黑手黨的犯罪。
關於這段,我國局座也提到過。
除了以上這些陰謀論,影視作品中和刺殺甘迺迪相關的腦洞也是層出不窮。
DC 電影《守望者》中,笑匠被尼克森要挾,刺殺了甘迺迪,以幫助尼克森提前當選美國總統。
《X 戰警:逆轉歸來》中,萬磁王也涉嫌刺殺甘迺迪。編劇推測甘迺迪是變種人,有著類似「 X 教授」的精神控制能力。
1966 年 10 月,甘迺迪的大腦神秘失蹤,也許就是為了研究精神系變種人的大腦?
美劇《 X 檔案》中,癌人接到上級指令,下令謀殺了甘迺迪。
在遊戲《使命召喚 7 》中,中情局的梅森特工也涉嫌殺害甘迺迪。
在這些一廂情願的腦洞背後,其實是民眾洶湧的猜忌與憤怒。也是從那一年開始,美國民眾再也不願意相信他們的政府。
《刺殺甘迺迪》劇照
事實上,在甘迺迪遇刺當年,美國內政外交急轉直下,政治壞境也愈加糜爛。
1968 年 4 月 4 日,也就是甘迺迪遇刺的 5 年後,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
同年 6 月 5 日,他的弟弟羅伯特·甘迺迪也在競選美國總統時被刺殺,而他競選的口號,正是退出越戰和稅改。
在此之後,美國深陷越戰泥沼不能自拔,種族矛盾驟然升級,民權運動此起彼伏,失業率急劇上升,油價飛漲……整個 70 年代,是全體美國人最為苦悶和迷茫的年代,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全面坍塌,直到今天,那段歷史都是美國人不忍直視的傷疤。
70 年代紐約貧民窟
而甘迺迪之後的幾位接任者,相比之下也確實不如甘迺迪的魅力強大:從全面介入越戰的詹森,到狼狽下台的尼克森,再到沒有存在感的福特和處理危機不力的卡特……直到里根上台,才扭轉了美國世紀級大水逆的頹喪。
但里根所代表的保守主義,讓那個甘迺迪時代理想主義的美國一去不復返。達拉斯那顆爆頭的子彈,讓甘迺迪成為了一個理想和悲劇的化身,當美國人回憶起他來,就像想起自己早夭的孩子。
他的死,結束了美國的天真。
歐巴馬曾說,甘迺迪在美國歷史上承前啟後,充滿理想主義,並敢於根據這些理想來憧憬和重塑美國,影響並激勵整整一代人,在美國歷史上絕無僅有。
歐巴馬在甘迺迪遇害 50 周年時參加緬懷活動,並敬獻花圈。
而甘迺迪的流光溢彩已經過去,歷史的重重真相,就讓我們期待這屆總統來解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