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行前,大多數遊客都會先上網查詢當地有哪些比較特殊的習俗,以免出遊時鬧笑話遭當地人贻笑大方。
新加坡旅遊局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在2016年首次超越了印度尼西亞晉升爲到訪新加坡遊客最多的國家。2016年1月至11月之間,共有264萬名中國遊客到訪新加坡旅遊,與2015年同比增長了36%。
這幾百萬名中國遊客,究竟是從哪些途徑得知新加坡有什麽特殊習俗呢?互聯網應該是不二選擇。然而,問題馬上就出現了。
互聯網上的信息五花八門,有些不僅無從考證、甚至信息來源都是錯誤的,導致以訛傳訛的版本層出不窮。雖然網上看似有許多不同的版本,但仔細一看,卻都是競相抄襲的,再去糾結源頭究竟是哪個版本,意義並不大。
這些所謂的特殊習俗當中,有很“奇葩”的,也有令人啼笑皆非的。但凡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不分種族年齡,聽到這些內容,應該都會反應一致地說:“這是什麽跟什麽啊?聽誰說的?”(呵呵,聽網上說的)
被誤解得不要不要的,新加坡人卻一點兒都不生氣,因爲壓根兒就不知道自己的文化習俗被曲解了。那究竟被錯誤扭曲的內容有哪些呢?
誤解一、新加坡人對“恭喜發財”之類的話反感,認爲是教唆他人發不義之財。
看到這個,簡直就醉了。
新加坡人應該只有在一種特定的情況下會産生反感吧。
那就是當你在新加坡博彩公司外對著一名剛買了萬字票或多多博彩的新加坡人大聲喊說:“恭喜發財!”,對方也許會有些不耐煩地回應一句:“Choy Choy Choy,大吉利是!”
不過,對方也有可能完全不理會你馬上走開,因爲害怕一旦開口回應,就會應驗了“反話成真”的忌諱。
這些忌諱其實沒什麽由來,只是源自一種害怕失去的心理。這和看見天空出現烏雲後,想問身邊的人帶傘了沒,卻不敢直說“雨傘”兩個字的心理是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人多數會用代號(Umbi, 雨傘的英文詞彙umbrella的縮寫)或比手勢來傳達意思,害怕會“出口成咒”。
在農曆新年期間對新加坡人說“恭喜發財”(Kong Hey Fatt Choy),大家高興都還來不及呢,甚至還會補上一句:“紅包拿來!”
在農曆新年以外的時候對新加坡人說“恭喜發財”,對方最多只會面帶疑惑地回你一句:“新年不是早就過了嗎?”
誤解二、新加坡人待人處世彬彬有禮,社交場合慣用握手禮,與東方人相見也行鞠躬禮。佛教徒與客人相見也行合十禮。
看到“與東方人相見也行鞠躬禮”這句話時,又醉了一回。因爲新加坡根本沒有行鞠躬禮的習慣,即便是佛教徒與客人見面,也很少雙手合十行禮。在新加坡,人跟人見面主要還是握手,除非是遇見僧侶,爲表尊重,才會雙手合十並微微鞠躬。
在學校裏,爲表示對校長和教師的尊敬,學生在上下課的時候以及在特別場合下也會向校長和老師鞠躬行禮。
誤解三、新加坡人對荷花、蘋果和蝙蝠等象征和平幸運的圖案非常感興趣。忌諱烏龜,認爲是不祥之物。
新加坡人(尤其是做生意的人)對所有能給他們帶來好運和財運的圖案都十分感興趣,這些圖案不只是局限于荷花、蘋果和蝙蝠。
忌諱烏龜的說法是不正確的。烏龜在新加坡被視爲長壽的象征,能帶來好兆頭,只不過在新加坡式英語(Singlish)當中,有幾個與烏龜相關的詞彙稍帶貶義,說的人開心,聽的人可能心裏就不太舒服。
最著名的烏龜詞彙就是“Suah Ku” (閩南話裏“山龜”的發音)。這是用來嘲諷一個人信息閉塞,就像久居山林裏的烏龜那樣少見世面,所以容易大驚小怪。
還有一句Singlish是“You ah, slow like tortoise.”(你啊,就像烏龜那樣慢吞吞。)可憐烏龜就這樣躺著中槍成了損人的詞彙,但是它真的不是不祥之物。
誤解四、新加坡華人喜歡飲元寶茶,意爲財運亨通。吃東西喜歡口味清淡,愛微辣偏甜味道。
我相信新加坡華人99.9%連元寶茶長什麽模樣都沒見過,試問又怎會喜歡飲用呢?
在新加坡,人們最熟悉也最常飲用的茶,就是小販中心天天用來制作拉茶(Teh Tarik)的廉價茶葉末(tea dust),都是南洋一帶專屬的品牌,名字很好玩,不是椰子就是玫瑰。
這裏的華人喝茶時,通常不是選擇菊花茶,就是香片或普洱。幾乎所有新加坡中餐館都會提供這三種茶葉,非常適合新加坡人不想浪費時間在“無聊”選擇上的性格。想喝不帶咖啡因的,就直接選擇菊花茶;喜歡口味清淡又帶點香氣的,就選香片。喜歡口感濃郁、能去膩又不傷胃的,就選擇普洱,快捷簡單。
至于說新加坡人吃東西都喜歡口味清淡,愛微辣偏甜味道的說法,就更不貼近事實了。多數新加坡人都能吃辣,好多人甚至無辣不歡怕不辣。而且新加坡最著名的幾道菜肴幾乎都是辣的,或者加了辣椒後會更好吃,例如辣椒螃蟹、黑胡椒螃蟹、咖喱魚頭和海南雞飯(一定要搭配很多辣椒一起吃)。
誤解五、新加坡人認爲“4”、“6”、“7”、“13”、“37”和“69”是消極的數字,他們最討厭“7”,平時盡量避免這個數字。
在方言裏,“4”這個數字與“死”的發音相似,不受歡迎是可以理解的。“7”這個數字在廣東話的發音是罵人無能的意思,也罵男子雄風不振,因此香港民衆都比較忌諱這個數字。
和香港人相比,新加坡華人,尤其是那些祖籍廣東的,對7這個數字的反感程度要低很多。
13這個數字在新加坡比較不受歡迎,主要是受基督教的影響,相信13是個不祥之兆,13號星期五更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但是新加坡的高樓大廈還不至于像香港的大樓那樣,將“4樓”和“13樓”直接從電梯按鈕上永遠抹除。
至于數字6、37和69都是消極的數字的說法,就更無從考證了。無所謂,反正現在也沒有那麽多忌諱了。
六、新加坡人舉止文明,處處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他們站立時,體態端正,而不把雙手放在臀部(雙手叉腰),因爲那是發怒的表現。
新加坡人站立時,姿勢都相當隨心所欲。在非正式場合下雙手叉腰,不一定是發怒的表現,也有可能只是在舒展背部和頸椎,真的必須視情況而定。
其實,大部分的新加坡人都相當容易相處,有話不妨直說。與其去揣摩對方究竟是什麽意思,是不是生氣了,直接開口問就行了,不用看對方有沒有雙手叉腰。
七、新加坡人視黑色爲倒黴、厄運之色,紫色也不受歡迎,只偏愛紅色。
黑色其實是新加坡CBD商圈白領最偏愛的顔色,無黑不歡。少了黑色作爲襯托,專業形象就會大打折扣。除了在農曆新年年初一和初二盡量不穿黑色之外,其余的時間穿黑色、紫色的人並不在少數。
至于新加坡人偏愛紅色的說法,雖然也沒錯,但也只限于每年八月份慶祝國慶日和農曆正月慶祝華人新年的時候,才會看到比較多人穿成像一個大紅包那樣,過馬路特別安全。其余的月份,穿紅色的人還是偏少。
入鄉隨俗
來新加坡旅遊,其實更應該注意的是在電動扶梯上記得靠左站立,不然你可能會被很多趕時間的人大聲嗔說:“Excuse me, 借過。”
看到年長的男子或女子時,不要不好意思,與其糾結叫大哥大叔還是大姐大媽,開口叫 Uncle 或 Aunty 准沒錯。
到小販中心或美食閣用餐,大排長龍的攤位肯定都是比較好吃的;如果看到空置的桌子上放著一包包紙巾,那些都不是免費的,而是有人用紙巾宣告主權,“霸占”了一個用餐位子。
將口香糖帶過來在新加坡境內食用並不犯法,不過不能公開售賣。吃完口香糖必須妥當處理後才丟進垃圾桶,千萬不要隨手“拈花惹草”。放心,不會因爲這樣就被處以鞭刑的。
只要入鄉隨俗發揮“怕輸”(kiasu)精神,多學幾句新加坡式英語,這麽一來,你到島國的任何一個角落買東西吃東西,基本上都能通行無阻。新加坡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