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那”,這是中國知識分子形容神州大地不停拆這拆那的景象,像一個停不下來的推土機,永遠在工地裏幹活。
新加坡還不至于拆這拆那,但在我們52年的建國曆程中,已經把一些傳統的標志性建築物拆得所剩無幾。
國家圖書館、國家劇場、舊國家體育館、水族館、咖啡山(武吉布朗)部分墳場、丹戎巴葛火車站月台不見了……天福宮的舊名匾不知所終,粵海清廟庭園變小,最早的華校之一的萃英書院(創立于1854年)只剩下正門一面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拆除建築物和老街是爲了國家發展和城市重建所需,民衆即使不高興,頂多也只是發發牢騷,大家都知道,政府決定拆的,最終還是會拆。因爲社會上下布滿”務實“”理性“這對雙胞胎DNA,我們的人文曆史在國家發展的宏大目標下愈發顯得渺小,幾代人的集體記憶快丟失掉。
今年六月,涉及政治遺産問題的李光耀故居拆或不拆驚動了國會辯論。兩相對照,更突顯結霜橋舊貨市場在民間不舍聲中結束的無奈。往後,我們的曆史是不是只能在博物館才找得到?我們就不懂得欣賞舊的氣質和韻味,只一味向往人工翻新所帶來的青春快感?
諷刺的是,我們一面拆掉現實生活中的“真舊”東西,又一面制造供人欣賞的“假舊”事物,莫非真要成爲“新假坡”?例如,《新明日報》報道稱,樟宜機場新大廈設置了固定的傳統文化區,展示19世紀80年代至上世紀50年代的店屋外觀,就連廁所也采用了娘惹地磚與南洋式吊燈,充滿本土娘惹特色與英殖民地風格。
位于當史丹福路的國家圖書館相信是每個“70後”心中永遠的記憶。念中學時,每當學校有小組作業時,我經常與同學到國家圖書館去討論分工、采集資料。在記憶中,這幢建于1954年的紅磚建築就像個不說話的老師,很嚴肅、超厲害,什麽資料都有。1999年,當國家圖書館要讓路給公路隧道的計劃公布時,引起民間很大反彈,但終究難敵公路建設的“聖旨”。回頭看,國家圖書館被拆,僅是爲了一條500公尺不到的福康甯隧道,到底值不值,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
政府在1984年1月4日決定關閉國家劇場,那一年我念小學五年級。我不記得去國家劇場看過什麽演出,但清楚記得那裏有個噴水池。緊挨著的,還有範克裏夫水族館和裏峇峇利遊泳池。在聖淘沙海底世界未建成之前,新加坡小孩都是到範克裏夫水族館去玩的,如今這些童年回憶已無處可尋。
本地曆史學者柯木林曾撰文分析稱,在經濟挂帥,城市發展的大前題下,古建築物首當其沖。成功的背後,有曆史文化的代價,這是無法以金錢成本來衡量的。經濟發展與文物保護是一項很難協調的矛盾,兩者要取得平衡,很不容易。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保護古迹的概念,更何況這種概念須要長時間培養,並非一蹴而就。
已故新聞工作者韓山元在2012年撰文指出,雖然我國早在1971年就頒布了《保存古迹法令》,但是有關當局一來是經費少,二來是人手缺,保護文物古迹其實是力不從心,宣布某某建築物爲國家古迹或曆史古迹,但是不給錢或給很少錢幫助維修,像天福宮、粵海清廟這些具有超過150年曆史的古廟,維修、翻新主要是靠民間社團的力量。
隨著公民意識的覺醒,民間呼喚保留老建築和文物曆史的聲音越來越響,官方近年來似乎也聽見了。國家文物局開始通過不同平台,聽取文化遺産愛好者、學者、教育工作者和政府機構的反饋,探討如何有系統地記錄和保護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産。據報道,預計明年1月可公布首個新加坡文化遺産計劃(Heritage Plan)總藍圖,對未來五年發展做出建議。
另外,根據市區重建局在2014年發布的發展總藍圖,有75座建築被列爲受保留建築。據媒體報道,這些建築包括七座華人廟宇、四座印度廟、三座回教堂以及女皇鎮圖書館、亞曆山大醫院、前聯邦道濕巴刹和甘榜石叻的五座舊組屋等。
當然,人總是善忘的,時間一長,什麽都不記得。看著島國南部海岸風景線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榴蓮殼”-濱海藝術中心、新加坡摩天輪和濱海灣金沙、濱海灣花園等現代化建築物構築成一幅璀璨亮麗的大都會景象,誰還在乎國家劇場存不存在?舊圖書館消失了又何妨?
國家劇場消失31年後,人們早已習慣去濱海藝術中心看演出,高16層、交通又便利的新國家圖書館一樣能滿足人們閱讀的需要。情感上的不舍,很多時候只是一瞬間莫名的難受。相信這也是爲什麽,當局在保留與發展之間,總是傾向舍前者、取後者。
國家劇場
1959年,時任文化部長拉惹勒南宣布興建劇場,1961年發起“一元一磚運動”,號召各界人士捐款。當時國人的收入遠不如今天,卻迅速籌集到85萬元,一磚一瓦建起了屬于自己的藝術演出場所。國家劇場于1963年正式開幕,由本地建築設計師王匡國設計,五個尖角代表國旗的五顆星,弧形的噴泉代表國旗上的彎月。因建築結構不穩,國家劇場在1986年正式拆除,讓位給高速公路,伴隨幾代人的集體記憶一起走入曆史。
舊國家圖書館
建于1960年,殖民地政府當時以紅磚建起本地第一座公共圖書館。2004年3月31日關閉拆除,以讓路給福康甯汽車隧道。1997年,政府致力于發展知識經濟,國家圖書館肩負鼓勵民衆培養終身學習精神的使命。當時,國家圖書館的後院重新設計,不僅增添仿古圓形噴泉,還設有咖啡座。這裏曾是幾代莘莘學子查找資料、准備考試甚至是情窦初開的小情侶的拍拖勝地。
舊國家體育館
1973年體育場正式開幕,在30多年裏,見證了18次國慶慶典、三屆東南亞運動會,以及‘雄獅’新加坡隊的無數次主場勝利。作爲國民的共同記憶,舊國家體育場蘊含“加冷獅吼”回憶的長凳,被保留了下來,安置在濱海灣、聖淘沙、碧山—宏茂橋公園、裕廊購物步行街、榜鵝濱水步道和淡濱尼社區廣場等地,成爲公共設施的一部分。
結霜橋舊貨市場
始于1930年,終結于2017年7月10日。據報道,在上世紀20至30年代,雙溪路淡水河邊曾有一座制冰廠,要前往制冰廠,先得經過梧槽水道的一座小橋,于是就有了“結霜橋”的稱號。它是我國唯一不用申請准證或交租就可擺賣二手貨的地方。日據時代以後,因小販所售賣的貨品,大多是盜取來的,“結霜橋”舊貨市場也被稱作“雙溪路小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