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裏稱爲“Destroyer”(直譯“摧毀”)的美國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USS John S. McCain),本周一(21日)船身遭撞擊摧毀,導致船上水兵受傷和失蹤。美國第七艦隊的司令也即將被“驅逐”、仕途慘遭“摧毀”。
美國《華爾街日報》和CNN有線電視新聞網23日先後引述美國官員的話說,美國海軍在軍艦連續發生四起撞擊事故後,即將解除第七艦隊司令奧庫安(Joseph Aucoin)的一切職務。
CNN在報道中使用的字眼更爲強烈,直接說美國海軍計劃“remove”和”dismiss”第七艦隊司令奧庫安,即解雇開除的意思。
上述報道也提到,美國海軍官員拒絕對此事置評,但根據兩名熟知內情的美國官員透露,奧庫安應該會在美國時間星期三遭解職。奧庫安是在2015年9月出任第七艦隊司令。
慘了咯!你還要我怎樣?
報道也說,奧庫安很可能是因爲自今年一月起,在他管轄的海域內連續發生了四起軍艦撞擊事件而遭解雇。其中兩起事故造成了多名美國軍人受傷和死亡。最關鍵的是,兩起致命撞擊事件發生的時間相隔不到三個月,頻率太高。
看到這裏,不免想起美國總統特朗普21日在接獲撞擊事件消息後,第一時間受訪時的經典反應:慘了咯!(That’s too bad. 你還要我怎樣?)
接二連三撞上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查德森在撞擊事件發生後告訴美國媒體:“衆所周知,這是三個月內的第二起撞擊事件,也是在太平洋水域發生的一系列撞擊事件的最新一起。我們自然極爲關注,這當中是否發生了什麽我們至今還未發現或注意到的情況。“
理查德森也強調,美國海軍采取更強有力的行動來扭轉這個趨勢,于是下令司令部設在日本橫須賀港的第七艦隊暫停運作幾天,采取步驟強化現有的安全措施。
理查德森也說,他們也會開展內部檢討,評估第七艦隊各方面的表現,包括人事、導航能力、維修記錄、作戰能力、軍需品、資格鑒定、人員晉升條件等等。
分批暫停運作24小時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斯威夫特(Scott Swift)本周二(22日)晚上在樟宜海軍基地召開記者會時也透露,太平洋艦隊已經分批輪流暫停運作24小時,直至下星期一(28日)結束爲止。
他還補充說,雖然四起撞擊事件都是“獨特”的,但“它們不能被視爲獨立單一事件來看”。美國海軍會展開調查,找出這當中是否有共通的因素。
理查德森和斯威夫特發表言論的一天後,美國媒體就爆料:美海軍即將宣布解除第七艦隊司令奧庫安的一切職務。
只找到殘骸
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USS John S. McCain)是在21日淩晨5時24分在新加坡海峽近白礁一帶的水域,與一艘懸挂利比裏亞國旗的商業油槽船Alnic MC相撞,造成船身左舷受損破了一個大洞、船身多處也入水。
事發時,驅逐艦上有10名水兵失蹤、另五人受傷。受傷的五名船員送院治療後已無大礙,其中一人目前已出院。由于10名水兵仍下落不明,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仍在協助展開拯救行動。
美國海軍潛水員在目前停靠于新加坡海軍基地的麥凱恩號的進水密封船艙內已發現了無數“殘骸”(remains),不過目前還不清楚這些“殘骸”究竟屬于幾名水兵。
斯威夫特在記者會上也透露,馬來西亞海軍也在海裏找到一具遺體,已經運送給美國海軍確認身份。有知情人士向《海峽時報》透露,馬來西亞在海裏所找到的遺體一共有三具,都在等待確認身份。
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周二(22日)發文告補充說,新加坡和美國海軍正合力搜尋撞擊地點中心位置一帶的中央海域。馬來西亞負責搜尋北部海域,印度尼西亞則負責搜尋南部海域。另外,澳洲海軍也已加入搜救行動。目前由新加坡帶領的搜救行動範圍已擴大至2620平方公裏。
難道是電子恐襲?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查德森早前受訪時,不排除這次撞擊或許是由外部幹擾,甚至是黑客展開電子恐怖襲擊所致,不過他表示不想過于臆測以免影響調查的開展。
美國福斯新聞引述華盛頓麥克拉奇新聞網站的報道說,美國海軍前信息作戰專家、現任職于網絡威脅情報公司的史塔茲曼(Jeff Stutzman)的話說,驅逐艦與商船相撞極有可能不只是人爲因素所致,暗指有可能是軍艦導航或電訊設備遭黑客入侵所引起。
史塔茲曼說他無法想象美軍航行在馬六甲海峽這樣繁忙的海域,怎麽可能會沒有調動完整的導航小隊,也沒有在各個廊道角落增派監察人員,而且沒有調動更多人執勤監看雷達?
CNN在報道中也引述了未署名的美國海軍官員的話說,初步調查顯示,撞擊很可能是驅逐艦在駛入馬六甲海峽後“驅使方向能力”(steering capability)出了故障所致。較早前,另一名美國海軍官員也告訴CNN說,有迹象顯示,該驅逐艦在撞擊商船之前,“曾短暫喪失了‘驅使方向的能力’,撞擊後驅使方向的能力又恢複了。”
斯威夫特在記者會上強調說,暫無迹象顯示撞船與網絡攻擊有關。目前,爲撞擊原因下定論,或者確認是不是人爲因素,都爲時過早。
中國日報網22日也刊登了一則題爲“美國海軍在亞洲水域已經成爲禍患”(US Navy becoming a hazard in Asian waters)的評論,質問爲何軍事設備如此先進的美國海軍也會出現問題?
中國日報在評論中說:“最新撞擊事件的調查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得出結論,但無可否認的,自美國首府華盛頓啓動平衡區域力量的舉措而促使美國軍艦不斷活躍于亞太區域後,已日益對商業船只的安全形成威脅。”
據路透社報道,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曾在本月10日于南中國海執行航行自由任務,並駛入中國控制的南沙群島美濟礁12海裏內。
撞擊事件引發海域主權之爭?
撞擊事件發生後,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報章報道說,馬來西亞海事執法機構總監英德拉祖基菲裏在2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指出,麥凱恩號與油槽船相撞事件是發生在柔佛州4.5海裏的馬國海域,而且相關搜救行動也是由馬國所帶領。
祖基菲裏說:“這個事件是發生在馬來西亞海域,更確切些,是在直落拉姆尼亞(Teluk Ramunia)海域內。”他還說,馬來西亞的搜救行動是獨立開展的,並沒有與新加坡提前說好或進行配合。
他總結說:“比較重要的是,我們不希望在這個事件上引起地面資産的沖突。現在不是爭執那裏是哪個國家海域的時候。目前最重要的是將關注力放在搜救行動上。”祖基菲裏所影射的主權紛爭,指的就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爭執了幾十年的“白礁島主權紛爭案”。
祖基菲裏在回答CNN的詢問時也強調說:“新加坡應該……加入我們帶領的搜救行動。這個事件是發生在馬來西亞海域裏。”
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則在周一(21日)發表的文告裏指出:”該局是在當天黎明時分接到美國海軍的通報,說美國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USS John S. McCain)與一艘懸挂利比裏亞國旗的商業油槽船Alnic MC在新加坡海峽的新加坡海域裏相撞……新加坡正在帶領搜救行動,相關的新加坡機構也將給予一切所需的援助。“
從地圖上看,撞擊地點確實就在白礁島附近,所以才會引起馬國突然借撞擊事件來“宣誓主權”。
針對新馬的不同說法,斯威夫特在樟宜海軍基地召開的記者會上受詢時只表示,美方目前專注的是搜救失蹤水兵,並表示非常感激新馬兩國在事發後給予的及時援助。
海牙的國際法院在2008年5月23日以12對4票裁決白礁島(Pedra Branca,亦稱Pulau Batu Putih)主權屬新加坡,同時又分別以15對1票,將中岩礁(Middle Rocks)的主權判給馬來西亞。
類屬“低潮高地”(low-tide elevation)的南礁(South Ledge),主權則判歸擁有它所處的海域主權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