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總理公署部長陳振聲昨天(30日)在新加坡外國記者協會午餐對話會上回答了一個關于接班人的敏感問題,在社交媒體上馬上炸開了鍋。關注時政新聞的網民今早起床看報紙,心裏肯定疑惑,本地報章的報道怎麽和昨天外國通訊社報道的完全不同?大家說的是同一個陳振聲嗎?
外電: 陳振聲表示准備好奉召擔任下一任總理
路透社在昨天傍晚6點50分發稿,標題是這麽寫的:“新加坡部長說,如果被召到,他准備好奉召擔任下一任總理”(Singapore minister says he is prepared to become next PM if called upon)。哇,這標題實在打眼,政治人物如此坦率的表白十分罕見,特別是在底牌還未掀開之前就表露雄心壯志,是相當忌諱的。難道,出道時以一聲“舉手”廣爲人知的陳部長,這次真的舉手說,“我來!”
約四小時後,法新社晚上10點03分也炮制出角度相同的報道,標題寫著:如果被征詢,前陸軍總長表示已做好當新加坡總理的准備。(Former army chief says ready to serve as Singapore PM if asked)。
外電修正標題: “我”改成“我們” “個人”改爲“團隊”
今天淩晨1點14分,法新社發出第二條報道,標題改成:前陸軍總長說,如果被征詢,“團隊”已經做好領導新加坡的准備。(Former army chief says ‘team’ ready to lead Singapore if asked)
從“個人”到“團隊”,那調調就大不同啦。
今早10點45分,路透社發出修正報道,標題是:新加坡部長說,他和他的同僚,都准備好奉召擔任總理的工作。(Singapore minister says he, and his colleagues, all prepared to become next PM if called upon)路透社的用詞很有意思,不用“團隊”這個詞,而是強調“他”和“他的同僚”。
紅螞蟻的直覺是,肯定是新加坡官方抗議了(又或者說“關切”),所以外電只好發出第二則報道來修正標題。
本地媒體報道強調: “團隊”而非“個人”做好准備當總理
我們再看看本地主流媒體今天是怎麽報道的。
《聯合早報》:
“昨日的對話會現場,出席者關心的另一個課題是我國領導層的更新,有記者更直接抛出陳振聲是否將成爲下任總理的問題。對此他沒有做出正面回應,只是說:“我們所有人都須做好准備,確保一旦有需要肩負這一重任時,能勝任工作。”
報道還說,“另一方面,路透社和法新社在對話會後的報道標題指陳振聲已做好准備要當總理。對此,通訊及新聞部昨晚向媒體澄清,指這兩家通訊社的標題捏造事實,陳振聲在對話會上說的“所有人都須做好准備”,指的是整個領導團隊,而不是他自己。”
”
哇,聽來有些嚴重,通訊及新聞部出面指“兩家通訊社的標題捏造事實”,這是語氣相當強烈的反駁。再看看《海峽時報》報道,同樣強調團隊而非個人做好准備,主流媒體果然真能反映官方立場。
《海峽時報》引述陳振聲說,不管第四代領導團隊是誰成爲下任總理,新加坡將“一切照舊”( “business continuity” )。這是因爲整套政策將是“團隊構思,團隊執行,團隊承擔”。陳部長說,個性和風格會在細微處有些影響,但不影響國家整體大政方針。他說,“你不會看到,如果A君而不是B君成爲總理,方向會完全相反,以致造成巨大的幹擾和中斷”。部長還說,現有第四代領導團隊的成員可以互補,取長補短,“就像踢足球那樣”。部長還指出,新加坡要更加專注于面對的挑戰,不是第四代領導,而是第四代之後是否有年輕人願意從政。
以上都是些老生長談的話,沒什麽勁爆的。《海峽》和《早報》的報道平平淡淡,爲何與路透社及法新社的辛辣報道差那麽遠?陳部長到底是說了些什麽?
據紅螞蟻掌握到的原話記錄,外電死抓的新聞點是這麽一問一答展開的:
Sharanjit Leyl
“Would you like the job?”
BBC記者Sharanjit Leyl問:
“你想要那個工作嗎?”
Minister Chan Chun Sing:
“All of us have to be prepared to do the job when called upon. And I will just repeat what Minister Khaw Boon Wan shared with us – In Singapore, leadership is a responsibility to be borne, not a position to be sought. You might think we sound very cliché, but I think I can speak for my fellow colleagues, that we all believe in this. We are where we are because of what the Singapore system has given us. We own this dream that we want to be called Singaporeans forever more. We know that it is an uphill task for a small nation to defy the odds of history, to survive without a hinterland. But we are also confident that with the advent of new technologies, that we can make it transcend our innate geographical and resource limitations. We are confident but we are never complacent. But all of us know that when called upon, we must not shirk from the responsibility.”
陳振聲:
“我們所有人都必須准備好奉召擔任這個工作。我重複許文遠部長的談話——在新加坡,領導權是一個要有所承擔的責任,不是能追逐的職位。你可能覺得我們說的都是陳腔濫調,但我想我的同僚和我都有同感,我們真的相信如此。我們今天能走到這裏,是新加坡體制所賦予的。我們的夢想是,我們希望一直都能被叫做新加坡人。我們知道,小國要逆曆史潮流而上,在沒有腹地的情況下生存是十分艱難的。但我們有信心,隨著新科技的發明,我們可以突破地理上先天的不足和資源的局限。我們有信心,但從不自滿。不過,我們都知道,一旦被召到,我們不會卸責。”
外電廣義解讀“我們”當中的“我” 有“標題黨”之嫌
好吧,這下清楚了。紅螞蟻覺得,是應該還陳部長一個公道。他說的是,“我們”做好准備,不是單指“我”做好准備,外電的報道有“標題黨”之嫌。
但是啊,如果真要廣義解讀,“我們”裏頭不也是有很多個“我”,對吧?記者單刀直入地問陳部長自己想不想要那個工作,那寫稿的記者可以這麽延伸開來解讀,這很多個“我”當中,有一個我叫“陳振聲”,對吧?所以說,陳振聲自己也做好准備,那不完全錯吧?當然,這當中肯定有生拉硬扯的味道,但媒體就是有這種神一般的硬扯能力,沒有什麽是扯不到的,都說了,筆比刀還尖銳,特別是面對市場競爭的時候。
政治人物想回避問題 照樣被媒體套住
不得不說,有時候一些政治人物爲了回避“yes or no”的答案,會振振有詞地給出一個模棱兩可的制式答案,刻意用“我們”而非“我”,堆積出老生常談的大圖像,沒有精彩的細節末梢,就是“說了一大堆等于沒說”的答案。這是一種取巧的應對方式,也是一種相對安全的做法。但是,有些媒體(特別是西方通訊社)偏偏不吃這一套,你越想回避,他就越把你那個含糊的答案按他的問題直接套進去,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馬上變成一則聳動的新聞。不相信的話,可以去問問台灣前總統馬英九,他接受西方通訊社記者采訪,被問及兩岸政治協商的敏感問題時,經常被媒體套住。
人民關注接班人問題
話說回來,媒體關注新加坡政治領導層的接班問題,不僅僅因爲它帶有八卦色彩,容易博到眼球。更關鍵的是,人民關注啊。
李顯龍總理今年都65歲了。李光耀65歲的時候,吳作棟已被公認爲接班人。吳作棟60歲不到,李顯龍就被公認將接班。李光耀67歲退,吳作棟63歲退,現在李總理都已經65歲了,接班人是誰都不明確,人民能不關心嗎?
李總理已多次表明,要在下屆大選後卸任,那誰接班呢?再加上,李總理去年在國慶群衆大會演講時突然不適,財政部長王瑞傑又中過風,內閣壓力這麽大,人民能不擔心領導層更替問題嗎?前個星期,總理接受媒體專訪談及接班問題時說,接班人可能已在內閣裡,至于是誰,團隊還需要一些時間決定。
說了等于白講,這個人選不在內閣的話,難不成從別處空降?現在咖啡店的阿伯都說,有三名領跑者,他們是王瑞傑、陳振聲和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及技能)王乙康。但總理只有一個啊,說三個名字意義不太大吧?而且,不管團隊怎麽互補,總得有個掌舵手,不可能九龍治水吧?
李總理曾經形容,接班人應該“有判斷能力、有經驗、也有領導能力,除了能理解和分析問題,也能與國人相通,能向人民解釋,並動員所有人一同合作,實現國家目標”。換句話說,這個一號男神必須是“動員者”“溝通者”“行動者”“分析家”“實踐者”和“團隊建設者”。
陳振聲頻頻發聲 “溝通者”色彩醒目
別的不說,陳振聲近來頻頻發聲,“溝通者”色彩非常醒目,特別在保留民選總統制問題上,俨然是官方“推銷員”。在上調水價的民生議題上,他也在國會辯論中說明原因。這一次讓陳振聲與外國記者對談,顯示官方對他的溝通能力有一定的信心。總理的職務需要兼顧國內國外兩個大局。在對外關系方面,陳部長也有鍛煉的機會,他負責推動新中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即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總理9月底訪問中國,他是隨行的最年輕部長。擔任職總秘書長、人協副主席等職位,又讓陳部長可以深入基層,了解民情,有利于扮演好“動員者”的角色。
陳部長和外電記者都取了巧
所以說,從資曆看來,陳部長舉手說“我來”,還是符合一定的預判邏輯。這一次,陳部長在回答敏感問題時,取了個巧,強調“我們”而非“我”,外電擴大解讀,也取了個巧,“我們”當中還是有那一個“我”。一個答複,兩種解讀。我們再次見識外電記者的厲害之處,生拉硬扯的功力實在深厚;我們也完全明白部長的用意,他其實沒有要正面回應問題。新加坡人都清楚啦,我們的部長們怎麽可能在公開場合講那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