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將在明年初委任獨立委員會,可能會從明年起逐步就各種手術公布收費標准,希望提高醫生收費的透明度,供病人求醫與醫療業者制定收費時參考。衛生部希望這能有效管理醫療成本,加強醫療財務資源的可持續性。這套收費標准適用于公共醫院和私人執業醫生,但僅供他們參考,他們自己也可斟酌是否調整收費。
按照市場邏輯,醫生看病,病人付費,天經地義。但是費用多少,卻可以按照醫術、口碑等所導致的供需規律來決定。但這也未必准確。新加坡著名外科醫生林美麗于2007年爲文萊皇室成員看病,7個月療程竟然索要2400萬元天價,最後得面對醫療理事會94項專業行爲不當的指控。此案當中或有不當之處,但也反映所謂看病行情的主觀性。
按照市場邏輯,治病的優先順序不是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而是根據病人口袋深淺。有錢的隨時要檢查什麽馬上進行,幾乎不會發生延誤治療的情形。沒錢的拿政府津貼,急症可能也要等上數個小時,病床一度更是僧多粥少,要掃描器官可能也得經年累月地排隊,皆因公共醫療資源供不應求,奈何?
按照市場邏輯,醫療也是一棵搖錢樹。自新加坡成爲區域醫療樞紐後,不但區域國家的權貴蜂擁而至,連中東的富豪也前來看病。GDP上升自然不在話下,但是醫生、護士、病床就這麽多,供需規律必然導致醫藥費上漲。雖然牟利的大多是私立醫院,公民照理還能在公立醫院得到照顧,可是水漲船高,當私營部門撈得盆滿缽滿,在公立醫院服務的人員不可能不心動,要留住核心團隊人才就只能給“市場價格”,最後羊毛還得出在羊身上。
按照市場邏輯,政府不應該幹預自由市場作爲供需信號的價格。所以作爲醫生行業協會的新加坡醫藥協會在1987年所制訂的收費准則,協會自己因擔心抵觸競爭法,自動在2007年廢除。准則可以讓病人對行情有所了解,也能避免醫生任意收費,本來一舉兩得,協會也在2010年向競爭局申請恢複,但被拒絕。這或許是衛生部要公布手術收費標准時戰戰兢兢的原因。
更麻煩的是醫療保險的問題。奇難雜症似乎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而越來越多,保單要保的病種就不斷增加,保費自然也要漲。而且隨著越來越多人購買全保的附加利益(rider),看病時難免就有所謂的自助餐心態,不吃白不吃,什麽有的沒的檢查統統做一遍心安再說,結果還是推高了整體保費。
在市場邏輯的大義面前,連面對民衆醫療怨言壓力的政府也只能繞道而行,以委任獨立委員會(避開所謂的利益沖突),分階段公布手術費標准等小步前進的方式,試圖緩解醫藥費上漲的趨勢。但是不難看出,只要市場邏輯不被否定,任何措施最終將是治標不治本,民衆“能死不能病”的抱怨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