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螞蟻本周二才發稿說,移民與關卡局網站在永久居民申請資格欄目中,增加了“在讀學生”這一項,消息在本地新移民論壇炸開了鍋,好些人將之解讀爲,新加坡政府靜悄悄地放寬永久居民申請條件。
豈料,螞蟻今晚看到早報網和8頻道新聞報道說,移民與關卡局在回複媒體詢問時稱,允許在本地就讀並符合資格的外籍學生申請永久居民,並不是新的措施。
留學生圈集體會錯意了?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
本地新移民人數不少啊,難道大家一下太激動,集體會錯意了嗎?紅螞蟻咀嚼了一下移民與關卡局給媒體的回複,嘗試理出個頭緒來。
移民與關卡局說了什麽?
綜合本地媒體的報道,移民與關卡局是這麽說的:
政府在2015年4月13日的國會中已經指出,給予外籍學生永久居民身份的計劃已經在我國實施一段時間。移民與關卡局現在不過是讓有意提出申請者,更容易獲得相關資料。當局會繼續根據一系列標准,對每名申請者進行整體評估,以評估申請者能夠如何爲我國作出貢獻,並融入本地社會。
上述這段話有三個主要意思:計劃已經實施一段時間。現在讓申請者更容易獲得相關資料。對每名申請者進行整體評估。紅螞蟻幫大家去理解這三層意思。
螞蟻首先上了內政部網站,翻查了2015年4月13日的國會口頭詢問記錄。但找遍了卻沒有看到,“給予外籍學生永久居民身份的計劃已經在我國實施一段時間”這樣的表述。紅螞蟻找到的是,後港區議員方榮發和時任內政部第二部長易華仁之間的問答。
方榮發:有多少外籍學生在本地念中學一年級或念完中一之後,獲當局邀請申請永久居民並接受成爲永久居民?這樣的學生,有多少人日後成爲我國公民?這樣的學生,又有多少人日後放棄永久居民或公民權?
易華仁答:從2001年至2014年間,大約有7000名在本地中學和初級學院就讀的外籍學生成爲我國永久居民。大約有840人或12%的永久居民日後成爲公民。1%獲得永久居民的學生放棄永久居民身份,沒有人放棄公民權。
問答之間說的基本都是數據,並沒有提及政策性的信息。所以,紅螞蟻基本理出這樣的頭緒:
“給予外籍學生永久居民身份的計劃已經在我國實施一段時間”,這個說法完全正確。但是啊,這其實是“認真地在說廢話”的經典案例,有誰不知道這個計劃已經在我國實施一段時間呢?
都說魔鬼藏在細節中。真正要理清的是:這項計劃是不是從外籍學生普遍被動等待受邀申請永久居民,改爲學生普遍可以主動申請了?
從被動申請改成主動申請嗎?
關鍵詞:被動、主動。
從被動申請改爲主動申請,這個細致的變化,才是讓本地外籍學生和新移民興奮起來的原因。所以,才會有人嗅出當局放寬永久居民申請條件的味道。
據紅螞蟻了解,過去,只有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的配偶及未滿21周歲的孩子、新加坡公民的父母、投資者、就業准證及S准證持有者有資格申請本地永久居民。至于外籍學生,一般只有收到政府邀請信的人,才會去遞交申請表格。有少部分外籍學生會碰碰運氣,到移民與關卡局櫃台詢問是否可以申請,如果當局回複有資格申請,就會給外籍學生申請表格。
而現在,只要符合以下條件的外國學生,都可申請:
- 必須是本地學校在讀學生
- 申請時已在本地居住兩年以上
- 至少通過一項新加坡國家級考試,如小六離校考試(PSLE)、GCE ‘N’/’O’/’A’水准考試,或是直通車課程(Integrated Programme)學生
從隱晦到白字黑字嗎?
而最讓留學生圈子興奮的是,有眼尖的網民本周發現,移民與關卡局網站將“在讀學生”加進有資格申請者一欄中。
換句話說,過去的申請過程較爲隱晦,需要等官方發出邀請信或者等外籍學生自己去櫃台詢問,而現在是白字黑字公開地釋放信號:外籍學生你們可以來申請啊。那麽我們能這樣理解嗎?移民與關卡局所謂“現在不過是讓有意提出申請者,更容易獲得相關資料”,就是這個意思?
申請不表示一定獲批
當然,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是:申請過不過關,又是另一回事了。開放讓你申請,並不表示你一定申請到。所以,移民局就說,“對每名申請者進行整體評估”。不過呢,從被動到主動,從隱晦到白字黑字,這樣的細微轉變已足以讓新移民論壇的網民腎上腺素分泌增多了。
據說,有關政府開放外國學生申請永久公民的消息在本地留學生圈子傳開後,不少人深受鼓舞,齊齊上網申請。
想申請就掏出100大元吧
另據紅螞蟻了解,那些准備申請進入本地大學的外國學生,不少人打了一下算盤之後,都想去申請永久居民。因爲永久居民和外國人的學費差一倍之多呢。
當然啦,還是那句話,申請永久居民不代表就一定能成爲永久居民。根據《聯合早報》上個月的報道,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約561萬人口中,約53萬是永久居民。真想成爲他們其中一人的話,就掏出個100大元去碰碰運氣吧,不是沒有成本的,也不是suka suka的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