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被美國媒體“INSIDER travel”評爲2018年“全球首選旅遊目的地”的新聞上周引起熱議,不少國內外讀者直言“不可能”,認爲新加坡貧瘠的曆史與充斥著人造氣息的景點擔當不起這一寶貴榮譽。
爲了捍衛我國作爲一流旅遊目的地的地位,有事沒事愛全島趴趴走的紅螞蟻,決定和大家分享三個新加坡特色去處,希望無論是身爲本地“土著”的你,還是外國遊客的他,探訪完這些景點後,一想到新加坡,可以跳出魚尾獅、濱海灣、聖淘沙等傳統觀光勝地的局限,刷新對小紅點的不同印象。
文化遺産:武吉布朗墳場(Bukit Brown Cemetery,俗稱咖啡山)
華人除了清明時節,忌諱到訪墳場,紅螞蟻是知道的。但武吉布朗墳場,這個中國以外全世界最大的華人墓園,用墓碑細說新加坡社會演變的曆史。
占地86公頃的武吉布朗墳場位于島國中心地帶,在1922年開始啓用,1972年封山,超過10萬名往生者在此長眠。因多年來遷墳至此的緣故,園內有最早可追溯到1833年的墳墓,前後跨越100多個春秋。
人在生時還會按照財富多寡決定你住亞答屋還是花園洋房,但無論是無名氏還是富商,死後記載你一生事迹,都由墓前一塊石碑書寫。碑銘記載了墓葬主人的原籍、性別、子嗣、谥號、立碑年及對社群的貢獻。
于是有心人憑著有限的線索,通過對墓碑銘文的解讀,揭開本地早期華人移民的曆史謎團,找到開埠先驅、華社領袖、同盟會成員、抗戰英雄的墳墓,不少人並不被曆史教科書記載,卻在南洋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要不是政府在2011年宣布,超過3700個墳墓要爲了新建道路而遷墳(俗稱“死人給活人讓路”)而聲名大噪,引起各路民間保護團體關注,武吉布朗墳場內的不少墳墓已因曠日彌久而乏人打理,漸漸湮沒在熱帶草木中,還成了觀鳥勝地。
在本地尋墓人、曆史學家等志願者的努力下,如今的武吉布朗墳場已經被發展成爲一條頗爲成熟而相對小衆的文化遺産觀光步道。每個星期的周末,都有至少一場免費導覽,帶領參觀者找尋“加東王”周如切、華僑銀行創辦人之一陳延謙、建國總理李光耀的祖父李雲龍、我國首位女醫生李珠娘(也是李光耀的姑姑)等人的身後地;聆聽新加坡早年故事;追溯辛亥革命、尊孔運動、甚至抗日戰爭期間,和中國之間密切的關系;切身感受多民族文化在本地交融的文化成果。
在國家文物局等機構的資助下,遊客也可以跟隨新啓用的武吉布朗導覽路徑(Bukit Brown Wayfinder),利用文物局網上PDF版冊子,參照導覽路徑在墳山豎立解說板,自行一段新加坡人物曆史之旅(見封面圖)。
如果你膽夠大又不怕黑,還可以參加“夜遊武吉布朗墳場”的免費導覽,據說能看到和白天不一樣的東西。遊墳場還有一大好處——不會像聖誕節時的烏節路一樣人擠人(說不定是鬼擠鬼,反正不擠到你就是了)。
紅螞蟻翻了一下資料,這個星期六就有一場夜遊活動,夠膽的話,不妨參與吧。
自然風光:拉紮魯斯島(Lazarus Island)
有不少讀者評論稱,新加坡充斥各種人造景觀。那紅螞蟻就給你介紹我國“大自然味道滿分”景點——拉紮魯斯島。
感謝政府沒有在島上建造任何豪華酒店和旅遊設施,最大限度的維持了島上原有風貌。自然到什麽地步呢?島上沒有衛生間,你得走回聖約翰島(St John’s Island)才能使用衛生設施;島上沒有任何商店,但凡造訪需自備食物。
拉紮魯斯島是我國南部島嶼之一,通過海堤與面積較大的聖約翰島連接起來。最吸引人的環形沙灘長800米,是新加坡最長的沙灘之一。沙灘上還種植了許多椰子樹,充滿熱帶島國風情。紅螞蟻就不時帶著帳篷爬到沙灘上“安營紮寨”,曬曬太陽讀讀小說壘壘沙堆,遠離鋼筋水泥和嘈雜的人類。
最讓紅螞蟻沉醉的是拉紮魯斯島的海水,用“水清澈見底”來形容絕不爲過。踩在細軟白沙上和愛人嬉戲、戴上潛鏡浮潛看小魚、“姜太公”垂釣大魚上鈎……運氣極佳的時候,可以遠眺野生海豚的蹤迹。還可以花上千元,和三五好友租上一部遊艇,開到小島海域狂歡。
若趕上每年下半年舉行的文化遺産節,還能參加涵蓋聖約翰島、實林格島(Seringat)和拉紮魯斯島的”三合一”導覽,了解島上的自然與人文曆史,絕對值回票價。
怎麽去:從濱海南碼頭搭船前往,單程約30分鍾。成人來回船票售價18元,12歲以下孩童票價12元(紅螞蟻只提供信息,不賣票)。
城市發展:實馬高垃圾埋置場(Semakau Landfill)
“實馬高垃圾埋置場”名字有些拗口,其實大家都叫它“垃圾島”。埋置場位于新加坡本島以南約八公裏,是我國唯一的岸外垃圾埋置場。
爲什麽向大家推介垃圾島?因爲在紅螞蟻看來,這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城市國家如何處理垃圾同時保護自然環境的極佳例子。
不同于大衆對垃圾埋置場廢汙橫流臭氣熏天的想象,小島的自然生態在建設垃圾埋置場時獲得妥善保護,有茂盛的紅樹林環繞水域。根據《聯合早報》的資料,一共有789種動植物在此安家,其中包括55種稀有鳥類,全島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說回垃圾島,其實是在實馬高島與錫京島之間海域,修築一道周長七公裏的石堤,將海域圍繞起來,形成垃圾埋置區。石堤鋪有防滲透隔膜和海粘土,確保垃圾瀝出液或有害物質不會外泄。這樣使得隨著新加坡人口增長與經濟建設而帶來的垃圾有地安置的同時,還能維持生物多樣性。
實馬高島擁有草原、紅樹林、海草湖、岩石沙灘和潮間帶,是新加坡唯一的五種生態環境並存的地帶。
遊客可以在由國家環境局主辦的免費半日遊中,了解新加坡固體垃圾的處理,以及垃圾埋置場的運作,並能乘坐巴士參觀埋置場。
除此之外,訪客還可以在海邊享受美景;在退潮時,到島的西部海岸潮間帶漫步,欣賞有趣生物,以及觀鳥。但實馬高島不准浮潛、遊泳、釣魚或露營。
說了這麽多的好,參觀實馬高垃圾埋置場卻有一定的難度。難在哪裏呢?參觀者須組團至少15人,並在參觀日至少三周之前上國家環境局網站報名。另外,雖然參觀是免費的,但是要自付包船費用,從West Coast Pier、Marina South Pier或Pasir Panjang Ferry Terminal租船前往,來回旅程收費約400新元。
所以這回考的不止是遊客參訪的決心,還有提早進行規劃的能力了。
有句英文諺語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意思是說,哈姆雷特雖然只有一個,但是其人物形象會因不同人的不同理解而千變萬化。新加坡並不會因爲以上三個景點更爲人所知,而成爲名副其實的“全球首選旅遊目的地”,不過本地旅遊資源和遊玩選擇的多樣性會因此而有所提升。
除了自己親身前往,還要將你心目中的新加坡特色去處推薦給到訪本地的外國親友,也讓他們感受一番“非常新加坡”的獨特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