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在聖誕節刊登了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本地的年輕華族家長雖然是新加坡雙語教育制度的‘産物’,他們對培養雙語孩童的態度積極、行爲卻消極”。
參與調查的78名年輕華族家長雖然認同學習華文的重要,但對于營造雙語學習環境的決心卻很容易動搖。尤其是在孩子升上小學後,部分家長爲了不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會“自動自發”減少用華語同孩子溝通,擔心會妨礙孩子的英文學習。
這份由新加坡教育部屬下的國立教育學院亞洲語言文化學部的助理主任兼中文系主任胡寶月教授,以個人名義與一家本地學前教育中心合作的調查,就好似一面“照妖鏡”,照出了目前新加坡教育體制與社會環境的本質。
看上去就像一對很恩愛的戀人,不斷重複著:“寶貝,我好愛你。”但如果這份愛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沒有落實到行動和生活中,那充其量也只是“空談”,“有空才愛”罷了。這樣的感情能持久嗎?
上述調查結果的關鍵在于:家長的內心是矛盾的。雖然他們也覺得華文重要,但始終還是認爲英語比華語重要。一旦學習華語會妨礙到孩子的英文成績時,取孰舍孰,抉擇已不言而喻。
舍華語是爲了不想影響親子關系
參與調查的78名家長在與配偶溝通時,有63.1%表示會用華語。可是一旦與孩子溝通時,89.2%的家長卻選擇用英語,用華語的只有63.1%。這顯示了多數的年輕華族家長雖有能力用華語跟孩子溝通,最終卻選擇用英語溝通。有的人是因爲擔心會影響親子關系而妥協、有的則表示孩子詞彙量不夠,難以溝通而作出妥協。
說來說去,也只是將“爲何不說華語”的借口裝飾得更加冠冕堂皇。
將華語當成一種選擇 甭想說好華語
紅螞蟻小時候,父母和祖父母皆不是雙語教育制度的“産物”,受教育也不高,在家講的只有華語和方言,但這不影響螞蟻掌握中英文和至少兩種方言。螞蟻身邊的同學和朋友大部分都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一個個雙語掌握能力都很不錯。反觀那些從小父母在家用英語跟他們溝通的同學,時至今日依然說不好華語。
我們由此得出一個結論:當說華語成爲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一道選擇題時,小孩對華語的掌握能力自然而然成了“第二天性”。因爲自然,因爲習慣,學起來少了痛苦多了樂趣。
學華語會妨礙英語學習?匪夷所思
有網民也提出相似觀點,認爲學習華語會妨礙英語的掌握,這種想法本身就相當匪夷所思。兩者間不應該是一種不兼容的互斥關系。在國際華語流行樂壇上享有盛名的新加坡籍歌手如林俊傑、孫燕姿、蔡健雅、陳潔儀等,原本都是英校生,但華語卻越說越流利,這得歸功于大中華區的語言環境,以及歌手的自身努力。
家長選擇向現實低頭 華語在本地快沒救了
看到新加坡能說雙語的華族家長對營造學習雙語的環境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大環境的誘惑下選擇向現實低頭、向孩子妥協。紅螞蟻不禁想,看來華語在新加坡不僅僅是前途黯淡,應該是快沒救了。
並非螞蟻唯恐天下不亂、危言聳聽、更不是因爲螞蟻是悲觀主義者。相反的,螞蟻由衷希望華文華語能在新加坡長長久久普及開來。
但事已如此,“照妖鏡”都亮出來了,我們就不能繼續當鴕鳥,認爲新加坡擁有良好的雙語環境基礎、而且雙語政策也推行得很成功,所以華語在新加坡還是有前(錢)途的。
事實上,華文華語在新加坡正面臨著被淘汰的命運,就像一段同床異夢的婚姻,遲早要分道揚镳的,關鍵只是在于什麽時候捅破這層事實。這是螞蟻與諸多中小學華文老師和高中華文老師聊天後總結出來的。
昨日:新加坡還不是“家”,華語是民族情感與身份的象征
新加坡在1965年8月宣布獨立後,居住在本地的華人大多來自中國南方地區。身爲移民,情感上並沒有理所當然將這個南方小國當成自己的家園。當時好多人都做好“在南洋掙了錢後就回中國”的打算。對他們而言,中國才是家。在這樣的大前提下,華語和方言的普及推廣,自然是水到渠成。
今日:中國是祖父母或父母的“遠方的家”,華語是裝載先輩情感與記憶的語言
對于那些在新加坡出世的第一代華人,新加坡就是家,根之所在。在家中常聽父母和祖父母提起在中國生活的點點滴滴,聽起來很新奇。掌握好華文華語,即意味著擁有一把可以開啓先輩們情感記憶的鑰匙。
以往,學校的教材多注重讓學生感受華文華語的美,以及專屬于中文字和華語語境的那份刻骨銘心的觸動。那是一段閱讀小說時必須逐字逐句咀嚼,然後合上書本去消化文字所帶來的感動的日子。
雙語教育制度在80年代強制推行後,雖帶來“華校生”與“英校生”的斷層,卻也培育出許多兼通雙語和雙文化的國人。
明日:新加坡就是“家”,華語連“祖母語”都談不上
未來在新加坡出生的年輕人,他們的父母甚至祖父母輩都已經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對他們而言,華語不僅僅不是母語,連“祖母語”也談不上。
這些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代年輕新加坡人所認同的文化與價值觀,不再是傳統華族文化,而是更貼近英語的西方文化。他們在尋找的是一種“現代新加坡華人”的身份。
說得好聽,就是他們與西方文化和世界價值觀接軌;說得不好聽,他們就是“香蕉人”。無論在文化、思想、價值觀和行爲上都向歐美地區看齊,只是外貌是華族。這不存在好與不好,只不過是大勢所趨。
不如讓華語置之死地而後生
強制新加坡年輕人學好華語,就像英文俚語所說:硬要將一個方形夾子塞進一個圓形洞裏(square peg in a round hole),過程不僅痛苦也不自然,始終格格不入。
如果我國推行雙語教育政策僅僅只爲了讓年輕國人未來不至于吃虧,能夠隨著中國崛起,在經濟領域裏占優勢。那可以預見的是,以後說華語的年輕國人將越來越少。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想去中國工作,而且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的英語也說得非常流利,無須非得使用華語來溝通。
在70、80年代港劇盛行時,廣東話都是看電視劇學的。90年代掀起日劇和動畫熱,新加坡的日語學校一夜爆滿。現在韓劇崛起,能流利說“安甯哈塞喲”和“歐巴”的國人不計其數。中國電視劇崛起在即,軟實力正席卷全球,誰又能保證日後華語不會在新加坡迎來新的黃金全盛期?
這或許也是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許多宗教和心理學不都教導大家,要先認識到死亡並接受死亡爲既定事實,才能活得更精彩充實嗎?
砸重金培育華語精英
雖然我國的雙語教育制度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但既然看到華語在本地的沒落,我國政府若真重視華文華語,不妨考慮采用培育奧運會金牌健將的方法,砸重金培育出一批真正意義的華文華語精英,派他們四處爲國爭光。這樣不但能讓教育資源更爲集中,也讓那些真正喜愛華文華語的年輕國人有了新的動力。
華文領域如果有更多類似約瑟林那樣的奧運金牌得主,或者類似向洋、董姿彥那樣的偶像級人物,相信會有更多年輕國人主動愛上華文華語。廣撒網,有時不見得比集中垂釣來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