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庭上一系列與11歲及12歲未成年少女相關的刑事案件頻頻出現,都脫離不了兩個關鍵詞 :互聯網與性。在這些案件裏,才剛剛發育的小女孩雖是受害者,卻因爲受到好奇心驅使,在網絡世界這個自助餐環境裏“任點任吃”,結果玩火自焚。
案件一
12歲的女孩凱莉(假名)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結識了一名20歲男子,兩人不僅在手機上相互交換彼此的裸照,還聊起帶有“接吻”、“擁抱”、“自慰”等字眼的話題。據《海峽時報》報道,兩人第一次通過網絡聊天,女孩就答應成爲該男子的女友。第一次的約會地點無獨有偶就選在男方家中,男子一進房就撫摸女生,還要求女生作出猥亵行爲。他倆的關系三個月後在學校老師的調查下才東窗事發,男子最終被判坐牢16個月。
案件二
23歲的男子通過交友軟件OkCupid認識一名14歲少女,網聊一周後決定見面,男子帶少女回家,兩人在房裏聊著聊著,就開始擁抱接吻,最後沒有戴安全套就發生性關系。少女後來發現自己懷孕,便將此事告訴男子,並協議一起平分墮胎費。男子上星期面對13項包括侮辱女性尊嚴以及性侵未成年少女的控狀,被判坐牢16個月。
案件三
41歲的公司董事發現其12歲兒子在社交平台面簿上收藏11歲前女友裸照,竟以此打電話逼女童見面,借討論與他兒子鬧分手一事爲由,奪走其初夜。之後的一年半內,公司董事更與女童“相戀”,並多次胡搞,東窗事發後被控上法庭。被告在高庭上稱患重度憂郁症,不過被精神科醫生駁斥。目前案件仍在審理中。
案件四
47歲男子在情婦的女兒七、八歲時就開始性虐待她。女孩後來在讀小學五年級時上了性教育課才意識到叔叔對她所做的行爲是錯誤的。她最後鼓起勇氣向被告的妻子求救,後者帶她去見社工後上警局報案。被告最終被判坐牢34年、鞭打24下。
不同的案例,卻都反映出兩個相同問題:一個是互聯網的誘惑與危害,另一個是性教育的缺乏。
警方提供的數據顯示,單在2016年,涉及14歲以下未成年女性的法定強奸案就有66起,2017年有69起,比2013年的51例都有所增加。
然而,專家們指出,真實的數字應該會更高,因爲並非所有的強奸案都有被記錄在案。
諾貝爾心理健康診所的精神病顧問醫生Marcus Tan醫生總結說,從近期的幾起案子就能看出,智能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手提電腦等)的相對購買力的提升,以及互聯網的普及,孩子更容易在無監督的大環境下訪問各種不同的消息傳遞平台,這同時也讓一些性侵犯者更容易接近這些毫無戒心的孩子。
未成年的早熟行爲,除了可能帶來懷孕和性病等問題之外,更嚴重的是帶來心靈上的創傷。
Marcus Tan醫生補充說:“未成年性關系的發生,根據不同的背景因素,可能會讓當事人感到自責、羞愧甚至是産生其他負面情緒。這些情緒會長期存在,影響當事人的自信心,甚至是影響他們長大後的感情生活。”
本地兒童上網時間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智囊團數字商學院(think-tank Digital Quotient Institute)2017年下半年對29個國家的3萬8000名八至12歲的孩童進行了一份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孩童們平均每周花32個小時的時間上網。
新加坡孩童上網所花的時間,比平均數高出3個小時,達到每周35個小時。數據也顯示,70%的兒童擁有個人手機,他們的上網時間更是達到每周45小時。這即意味著本地兒童平均每天在看視頻、玩手機、iPad、電腦及在其它互聯網電子設備上花的時間,超過6小時30分鍾!
這6小時30分鍾如果都花在網上浏覽不恰當的內容,那對孩子在身心上的迫害是相當可觀的。
調查還發現,本地有超過半數的九歲孩童、以及將近80%的12歲孩童經常使用社交平台和聊天軟件。超過半數的男生,都是在念小學時,通過手機首次接觸到色情網站的內容。
無可否認,互聯網對孩童的誘惑力是確確實實存在的。網絡上的新事物層出不窮,信息海量以及它所具有的交互性、隱蔽性、宣泄性都強烈地吸引著孩童在網上奮力“沖浪”,一些暴力、色情的信息也混雜其間,容易對孩子造成心靈汙染。
可我們又不能因要保護孩子而杜絕他們上網,正如不能因摩天大樓可能給自殺者提供方便,而停止建造它一樣。
我們要學會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同時也得學會接受它的弊端。當然,接受並不代表就是認慫!小孩子有一種天賦,那就是學習能力強。父母完全可以爲孩子提供更良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在家中學習,尤其是性教育方面,要讓孩子更早學會分辨是非對錯,分清青紅皂白。
父母不羞于談論性課題 孩子反而會越自在
性教育家弗萊德凱撒(Fred Kaeser)博士就曾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雜志上表示:當孩子們通過互聯網接觸到許多性方面的信息,卻又沒有能力分別是非對錯時,就只能靠他們自己去摸索出經驗。
然而,他們當中有很多人都無法從正確觀點去分辨眼睛所看到和接觸到的內容究竟意味著什麽。有些人在受到誘惑後,就會效仿屏幕上所看到的動作,找人在現實生活中實踐。
弗萊德凱撒提出了以下兩點:
一、以家長的身份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比他身邊朋友和媒體更權威、更管用。
二、與孩子討論性方面的話題,不見得就會增加他們對性的興趣,但肯定會幫助他們更好的應對一些性方面的疑問。
越禁忌越讓孩童感到好奇
東方社會一直視性教育課題爲禁忌,朋友間聽到這類話題都會羞得面紅耳赤,更別說在家庭裏去和親人,尤其是父母主動開口討論這事。在西方教育裏,孩童很早就接觸到性教育,我們在潛意識裏總覺得這樣的西方孩童太早熟、容易早戀、會影響學習……
然而,越是將性教育視爲禁忌,孩子們就會越發好奇。當父母不避諱談論性這個課題,孩子們的疑惑得以解答,反而會因爲對性知識有深刻的認識,能明辨是非,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什麽不該做,應該如何做才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行爲。
紅螞蟻覺得一些兒童心理學家所提出的建議相當可取。那就是,身爲父母,與其只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有沒有進步,功課做完了嗎?更重要的是嘗試去認識自己的孩子,誰才是他們的好朋友。別老想著只通過安裝互聯網過濾器來限制孩童的上網時間,或者保留他們的社交媒體密碼。這只會引起孩子反感和叛逆。
不妨嘗試和孩子交朋友,問問他們對這件事和那件事的看法,就像他們與朋友之間也會討論各種課題。當父母與孩子建立起讓孩子感到安全舒適的關系時,一旦發生什麽事情,他們就會第一時間找上父母,一旦有疑問或者對某些事物感到好奇時,也會來問父母。
紅螞蟻不是心理學家,卻認同開誠布公的親子溝通方式。想用最省時省力的方法來教育孩子或改善孩子行爲的家長,其實才是最不負責任的家長。
如果把孩子當寶,那孩子的成長與學習,不就是最值得家長們傾注時間和精力去做的一件大事?這條路根本沒有捷徑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