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召車服務業者Uber和Grab宣布,雙方已經達成協議,Uber已把東南亞的業務賣給Grab。雙方今天(26日)通過聲明指出,Grab將接管Uber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業務和資産。
不僅如此,Grab還將把Uber在區內的共乘和送餐業務Uber Eats整合到Grab現有的多式聯運和金融科技平台中。
根據收購協議,Uber將持有Grab 27.5%的股份,Uber總裁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也將加入Grab的董事會。
Uber App 在東南亞只能繼續運營多兩周,而Uber Eats將會運營至5月底。之後,Uber品牌在東南亞將就此蒸發。
對此,Grab總裁兼創辦人之一陳炳耀就說:“今天的收購象征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新結合的業務在區域間會是私召平台和成本效益的領導者。我們與Uber聯手後,將能更好地爲顧客提供優質服務。”
想必很多讀者聽到這消息後一定很好奇:“那我的Uber App現在還能不能用呢?”
4月8日前 公衆仍可使用Uber App
紅螞蟻今天下午就收到了Uber發來的重要通知:“Uber將會與Grab合並,開啓新加坡及東南亞地區私召車的全新篇章。這也意味著,Uber將在2018年4月8號之前與Grab進行交接,8日之後,所有的私召車服務得通過Grab App呼叫。但是,您仍然可以在全球80多個國家使用Uber App。”
也就是說,4月8日之後,Uber將徹底從東南亞地區消失。
一家獨大後 本地公衆受何影響?
Grab完成收購行動之後將壟斷本地私召車市場,消費者和私召車司機都擔心,自身的利益可能受損。據《聯合晚報》報道,受訪學者認爲,隨著Grab成爲私召車業界的龍頭老大,乘客和司機日後可能將享有更少優惠。
乘客黃太太(46歲,銷售人員)在接受采訪時就說:“對私召車乘客來說,有競爭是好事,因爲兩家公司爲吸引乘客,會競相推出各種乘車優惠,要是一家私召車公司被另一家收購,乘客以後就不會有這麽多‘好康’。”
私召車司機黃順光(54歲)表示,擔心私召車司機的利益可能減少。“合並後,私召車司機面對的競爭來自德士公司的司機,私召車司機以後也沒得跳槽去另一家私召車。”
新躍大學高級講師樸炳俊博士也指出,優步被Grab收購後退出戰局,Grab在未來有可能操控私召車的收費,這是政府必須密切留意,並在適當時候介入的。
政府及業界人士怎麽看?
一家獨大的市場需要監管,政府方面今天也很快做出表態。陸交局在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已留意到Grab收購Uber的消息,並將研究這項交易會對“點對點”(point-to-point)交通服務業所帶來的影響,將確保不會有單一業者獨占市場,以免損害乘客和司機的利益。
競爭局也針對收購事項發聲,強調在新加坡的競爭法令下,根據競爭法第54節條文,任何估計會大幅削弱競爭的合並交易屬于違法,競爭局因此有權下指令改善情況。
全國德士師傅協會及全國私人出租車司機協會執行顧問洪鼎基在接受《聯合晚報》采訪時說,如果Grab侵犯乘客和司機的權益,“希望反競爭條例和陸交局條例能把他們拉回正軌”。洪鼎基認爲,Grab收購Uber之後,花在員工開支和廣告宣傳的開支可能會減少,從而降低營運成本,因此相信Grab能著重于爲司機和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本地ComfortDelgro該何去何從?
雖然這起收購案涉及私召車市場的兩個大咖,但也有可能沖擊本地德士業老大哥康福德高(ComfortDelGro)。要知道,去年底康福德高(ComfortDelGro)爲了占領更大市場份額才與Uber合作並達成戰略協議,收購了Uber子公司Lion City控股的51%股權。後者擁有獅城出租公司(Lion City Rentals)約1萬4000輛車子,交易總值高達6億4200萬新元。可才過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Uber就宣布退出東南亞,換取競爭對手Grab的股權,這對康福德高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興業證券(RHB)研究主管瑟卡(Shekhar Jaiswal)就告訴《聯合早報》,一個業者獨大的情況,很有可能將整個德士業“邊緣化”。
言下之意,康福德高恐怕是要進入寒冬了。
《海峽時報》高級交通專線記者Christopher Tan就分析,如果康福德高繼續與Grab對抗,那麽它將會面臨到更加嚴峻的挑戰,兩者之間的競爭無疑也會愈演愈烈。由于Grab早前就有說過要打算買下SMRT的德士生意,Grab背後的野心,顯而易見。
外賣、金融、保險行業也得小心
除了私召車行業,Grab目前也已開始涉足外賣行業(如GrabFood)、移動支付行業(如GrabPay),以及Grab金融(Grab Financial)的貸款與保險服務等等。這些行業目前都處在風口。據了解,GrabFood目前也在印尼和泰國運營,預計將會在今年6月之前打入其他東南亞主要城市,如新加坡、吉隆坡等。
少了Uber Eats,多了GrabFood,本地的外賣行業是否又會出現轉機?
據Grab內部知情人士透露,“我們新的生意將會比打車服務大100倍。”Christopher Tan就建議:金融機構應該密切關注這一野心勃勃的破壞者。
Uber爲何要賣出東南亞業務?
Uber選擇將東南亞的業務賣給Grab並換取股份,與Uber在中國(把中國業務出售給滴滴出行換取後者20%股份)和俄羅斯(把俄羅斯業務與Yandex打車服務合並,並獲得37%股份)的策略相似。
據不具名知情人士指出,Uber此舉目標是要在2019年的IPO(首次公開募股)前削減成本。科斯羅薩西今年初就曾表示,他現在致力于發展日本、印度等主要市場。從像東南亞這樣的市場撤出,將會提升Uber的收益水平。
Christopher Tan認爲,Uber專注開發其它市場而選擇退出東南亞,是明智之舉。他說:“很明顯,優步在東南亞並沒有一個穩固的立足點。而Grab有。事實上,優步已經公開承認在該地區蒙受了‘巨大損失’。”
據了解,自九年前成立以來,Uber已經燒掉了107億美元(約141億新元),單單去年就損失了45億美元(約59億新元),加上它在北美、亞洲以及歐洲等地區都感受到了明顯的阻力,爲了提振公司盈利,撤出東南亞市場也是迫不得已。
誰成爲了最後贏家?
Grab這次成功收購Uber,主要還是得“感謝”大股東日本的軟銀集團(SoftBank)。要不是在軟銀積極的促成下,這項交易也沒法完成。
據搜狐新聞報道,軟銀曾在1月份,收購了Uber15%的股份,它還持有新加坡Grab、中國滴滴、印度Ola和巴西99的股份,並公開表達了對Lyft的興趣。未來全球的共享出行市場,軟銀可能是最大贏家。
紀源資本GGV管理合夥人童士豪曾表示:“軟銀非常聰明,它早就開始布局收購Uber的競爭對手,在中國投資滴滴,在東南亞投資Grab,這樣對Uber形成擠壓。”
東南亞私召車行業原本是Uber、Grab和印度尼西亞的Go-Jek三強鼎力,各自近年來積極在東南亞市場大展拳腳,都希望能夠奪下這個有著6億人口的市場。隨著Uber賣給了Grab,東南亞市場已由之前三強競逐轉變成如今的“雙G對決”,私召車市場離“一統天下”的局面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