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是紅螞蟻危言聳聽,也不是假新聞,而是今天剛公布的一項關于新加坡人賭博習慣的調查結果。
全國預防嗜賭理事會(National Council on Problem Gambling,簡稱NCPG)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去年每10名華人當中,就有六人參與賭博。三年前(2014年),每10名華人當中只有五人參與賭博。這些華族賭徒又以年齡40歲以上的離婚男、分居男和鳏夫占多數。
最熱門的三種賭博類型依然與三年前相一致:萬字票(4D)排第一、多多博彩(TOTO)和社交賭博(如打麻將等)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參與的人數也普遍有所增加,經常賭博的人也出現老齡化迹象,網民看了有共鳴。
除了華族賭徒有所增加以外,本地18歲以上的公民和永久居民的賭博參與率,過去三年也增加了八個百分點,從44%增至52%。換句話說,每10名新加坡居民當中,不分種族、年齡、性別和宗教、至少有五人過去一年內參與了至少一種類型的賭博。
以萬字票爲例,2014年買萬字票的人只有35%,去年卻增至42%;
買多多博彩的人則從2014年的27%上升至去年的36%。
參與社交賭博的人,也從2014年的10%上升至去年的21%。
相比之下,賽馬和線上賭博反而沒那麽“吃香”,參與的人都只有1%。
這是本地賭博參與率過去10年來從58%連續下跌至44%後首次回彈。調查也顯示,有45%的受訪者在18歲至24歲之間第一次開始嘗試賭博,比2014年增加了3個百分點。他們當中有超過半數在初次嘗試後,就成爲賭博常客。
對于理事會公布的調查結果,網民多不以爲然。
在他們看來,國人工資普遍沒有上漲,物價卻節節攀升,大家“走投無路”之際,用少少的錢(一塊錢就可以下注)來買一份大大的希望,就像很多組屋區安娣經常挂在嘴邊的那句話:“有買就有希望!”
調查也顯示了目前的潛在問題賭徒和病態賭徒的整體比率爲0.9%,2014年是0.7%,差距雖不顯著,但是2017年的每月中位數下注額卻是2014年的三倍:從80新元增至250新元。也有更多病態賭徒每星期賭博至少一次,比三年前增加了17%。
全國預防嗜賭理事會是這樣定義潛在問題賭徒和病態賭徒的:
- 無時無刻都想著賭博
- 無法抗拒加大下注額所帶來的興奮與刺激
- 一旦減少賭博次數或停止賭博就會出現脫瘾症狀
- 遭遇問題或心情不佳時會用賭博來逃避
- 輸錢後通常隔天會再下注來試著“回本”
- 對家人和治療師說謊,掩飾自己的賭瘾
- 完全失去控制戒不了賭瘾
- 因賭博問題影響了學業、丟失工作甚至破壞重要的家庭關系
- 因賭博欠債不斷向他人借錢填補漏洞
一般賭徒的每月中位數下注額在2017年則是30新元,與2014年的20新元相比,只增長了10新元。
有不少網民半調侃地將責任歸咎于新加坡博彩公司(Singapore Pools)的獎金額過于吸引人,讓賭徒欲罷不能。
這位網民說,多多博彩的獎金太過有魅力,就連鬼魂也心動,更何況是人。
另一位網民則分享說,自己三歲的女兒也被高達1400萬新元的多多獎金所吸引,把她自己撲滿裏的錢也拿出來下注。對于低收入家庭而言,生活越來越艱難,如果能用30新元博得一個贏取1400萬獎金的機會,又有誰不會心動且付諸于行動?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賽事即將在6月14日掀開序幕,賽事將持續一個月。世界各地賭徒通常都會趁這個四年一度的賽事砸錢碰碰運氣,有人賭注高得令人咋舌,也有人孤注一擲。
理事會主席陳建勳接受各大中英文報章訪問時說,盡管社會各階層都有可能染上賭瘾,理事會尤其關注弱勢群體,包括青少年涉及網絡賭博的情況。隨著2018年世界杯即將到來,理事會將加強防範賭博的宣導工作,並繼續讓更多人能輕易獲取援助。
全國預防嗜賭理事會是在2005年成立。當時,新加坡政府剛立法讓賭場經營在本地合法化,本地的兩家賭場——濱海灣金沙和名勝世界是在2010年開始營業。該理事會每三年會抽樣調查3000人,進行一次全國賭博普查,今天公布的是第五次調查結果。
亞洲新聞台也找出了2016年香港、澳門和英國的全民賭博參與率與新加坡進行比較。香港是61.5%,澳門51.5%,英國則是48%。相比之下,新加坡2017年的賭博參與率(52%)雖低于香港,卻比澳門和英國來得高。看來,新加坡的華族Uncle還是比較“厲害”。